他是岳飛手下得力大將,殺死岳飛弟弟嶽翻,以命護岳飛安全

什麼是血海深仇?莫過於國恨家仇。
往大了説,亡國之恨,應當用舉國之力報仇。但是人畢竟是人,但凡沒有威脅到自身利益,什麼滅國之仇、什麼民族大義,都是浮雲而已。
所以説,家仇必報。滅門之災、奪妻之恨,是個有血氣的男人,都不會咽的下如此血海深仇。前者,清康熙年間施琅,一家老小被鄭經盡數屠殺,迫使施琅投奔姚啓聖,共同完成了收復台灣的大業;後者,豹子頭林沖,先是一忍再忍,換來的是林娘子被調戲、草料場暗殺,是可忍熟不可忍,逼上梁山。
但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岳飛則不同以上諸位。面對着自己親弟弟嶽翻被陣斬的血海深仇,竟能放下仇恨接受降將。
兄弟如手足,兄弟被殺,亦如斷臂之恨。家仇如此,在有足夠權力去決定仇家命運時,岳飛選擇了放下。放下家仇,為了國家大計。
將軍額上能跑馬,成大事者必有氣量。岳飛的氣量換來了一位得力干將——楊再興。並且這位降將也未曾給岳家軍蒙羞,在生命的岔路口,他選擇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主將岳飛。帥將之間超越生命的情誼,正是岳家軍戰無不勝的秘訣所在。
家仇
趙構南下逃脱金人的追捕,金人以摧枯拉朽之力迅速佔領了長江以北的絕大多數地區,金佔區的漢族百姓生活在異族的壓迫之中。
期待朝廷的救援?不可能,當時,金國貴族搜山檢海尋趙構,趙構帶着少數親兵和立朝的班底向南亡命逃脱,各路國家軍隊也是不斷向趙構聚集,給予趙構足夠的安全感,也能在趙構最缺乏安全感時掙個眼緣,以此在南宋新朝封官加爵。將領們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因此官方軍隊自顧不暇。再者,南宋穩定後,趙構一朝數次北伐,也是置北岸百姓於不顧。單由岳飛第四次北伐來説,岳家軍雖然孤軍深入,但在自身能力強勁和北方故國百姓的積極配合下依舊勢如破竹。金軍節節敗退,眼看着岳家軍光復故都開封指日可待。奈何趙構、秦檜求和心切,拋棄北岸所有戰果,十二道金牌迫使愛國將領岳飛撤回。趙構此舉不僅挫傷士氣軍心,更是放棄北方敵佔區的全部百姓。
他是岳飛手下得力大將,殺死岳飛弟弟嶽翻,以命護岳飛安全
正如岳飛在《乞止班師詔奏略》中所説的: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南宋偏安一隅拜趙構、秦檜所賜。
無論如何朝廷靠不住,既然如此只有民間武裝自保。建炎南渡時期,官方的軍政在重構,民間的鄉野村夫也在抱團取暖,形成一方豪強。他們其中大多數自保,這些民間武裝使得趙構很沒有安全感,朝廷打壓這些豪強已經提上來日程。
恰巧,紹興元年,擁兵十萬、佔據道、賀兩州之地的草寇曹成,因為貪圖錢財,進軍南下,掠奪嶺南財產。此時的楊再興便是曹成的部下。
本因出師無名而懊惱的趙構抓住了機會,藉以剿賊的名義派出岳飛鎮壓曹成,以削弱天下民間武裝,這一不可控因素。
曹成扼守莫邪關,呈現出螳臂當車的姿態。岳飛自是為了民族大義,多次勸降曹成。未果,張憲領兵出戰。
張憲麾下郭進破關,岳家軍排行第五的虎將韓順夫領兵推進,曹成軍隊敗北逃出關隘。本來事情就該因此了結,怎奈楊再興領敗兵劫營韓順夫,韓順夫斷臂身亡。
為什麼勇武的岳家軍會失敗?戰力排行第五的韓順夫輕易地倒在戰場之上,戰無不勝的岳家軍在哪?
岳家軍之所以戰無不勝是因為其治軍嚴謹、團結一心。而這時的岳家軍中盡出現了敗類。
韓順夫以為區區草寇不堪一擊,從戰況上看破關、敵軍敗逃。於是他便開始,飲酒作樂,享受從關中掠奪來的美女。這種姿態怎能有半點岳家軍的作風,驕兵必敗,所以韓順夫就死在了楊再興的刀下。
韓順夫必死,戰前卸甲縱性,焉能不死。他應該慶幸死在楊再興的刀下,不然他就會以更為屈辱的方式結束一生,死在岳飛的刀下,死在軍法的刀下。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沒有死在戰場,反而死於亂性的軍法,何其屈辱。
楊再興重奪莫邪關,糧軍統制王經再攻,這一次岳飛的弟弟嶽翻被楊再興陣斬。如果説第一次兵敗是因為韓順夫驕縱放肆,讓楊再興鑽了岳家軍的空子。那麼此時嶽翻被陣斬足以看出楊再興絕非常人。事關重大,張憲親自上陣,莫邪關破,楊再興向廣西方向逃竄,終於在一條水澗裏,楊再興被張憲活捉。
楊再興被壓到岳飛帳下,本來難逃一死。
誰料岳飛見楊再興氣宇軒昂,恰巧楊再興也有招降之意。岳飛不計前嫌,自此楊再興成為了岳家軍的一員虎將。
陷陣
宋紹興十年,岳飛開始了第四次北伐,榮耀與無奈盡在此役。岳家軍擁兵十萬,在張浚、韓世忠等中興大將的協作下,共同北伐金國。在開戰之初,趙構密信各路主帥,此次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揚軍威,國土不可盡取。兵馬未動,便自縛手腳,這便是趙構的風格——懦弱,北伐的目的便是給逼迫金國議和,再續宋遼時澶淵美夢。
這年七月八日,岳飛主力軍張憲兵臨陳州;王貴圍困洛陽。眼看着北宋西京洛陽就要光復,北伐形勢一片大好。就在此時,岳飛後方的張浚部開始逢合趙構的意思,開始撤軍。秘密撤軍,實現沒有通知岳飛。早一些,岳家軍還沒有將兵力四散出去;晚一些,戰局形勢轉化為岳家軍的戰績,金兀朮會因為大敗而收縮兵力。可偏偏是在岳飛身邊兵力最薄弱時,張浚開始撤退。明顯置岳飛、岳家軍於不顧。
金兀朮在岳飛之前得到了張浚撤退的消息,他大喜過望,幾乎在一瞬間集結了1.5萬金軍精鋭部隊向岳飛的大本營進攻。此時的岳飛將大本營設立在潁昌城(今河南許昌)東南端的郾城縣內,此時岳飛身旁只有為數不多的背嵬兵(岳家軍主力騎兵)還有一部分遊奕兵(岳家軍偵察兵),剩下的主力部隊全部發往前線。此時的郾城縣顯然成為了岳家軍最為薄弱的部分。
當岳家軍發現金兀朮的金兵時,已經是在郾城縣20裏處。岳飛可以逃跑,但是他選擇了迎戰。岳飛終將是岳飛,臨陣逃跑會削弱士氣。岳飛這個人便是岳家軍的軍魂。
金軍主力兵種有:
鐵浮屠,重甲騎兵,全身連帶馬匹包裹重甲,行動緩慢卻如同銅牆鐵壁;
枴子馬,輕騎兵,從大軍左右兩邊殺出,不斷左右迂迴,衝散地方陣營。
當天,金兀朮領鐵浮屠三人一組,馬匹之間以鐵鏈相連,增加衝擊力。
岳家軍士兵身穿重甲攜帶長刀、巨斧。長刀兵在前,半蹲身子迎戰鐵浮屠,斬馬腿;巨斧兵隨後擊殺漏網之魚。
當時戰場,鐵浮屠第一排接連倒下,連帶着後方騎兵陣型大亂,潰不成軍。金人相繼死於巨斧兵、自家踩踏中。
岳家軍也傷亡慘重,這種取勝方法,無疑犧牲了長刀兵的生命。一位位長刀兵被踩成肉泥。無奈之中的辦法,鐵浮屠重甲包裹,馬蹄是唯一的弱點。
當天金兀朮衝鋒十次,皆敗下陣來。
正當亂作一團時,一個宋軍騎兵衝入金軍陣中,左右廝殺,彷彿尋找着什麼。此人正是楊再興,他單騎陷陣,尋找金兀朮,要以彼之道換之彼身。
可是金兀朮躲了起來,楊再興無奈身負十多處創傷,殺敵百餘人歸隊。金軍撤退。
赴死
此次小規模交戰後,朝廷僅僅只頒發了一封嘉獎信。援軍沒有、張浚部重新回到戰場不可能。不變的是岳飛。
七月十三日,金兀朮重新集結12萬大軍,向岳飛駐地郾城縣進發。那天暴雨如著,300名岳家軍巡邏隊在臨潁縣小商橋附近發現了12萬大軍。此時的楊再興正在300偵察兵中。
面對400倍於自己的敵人,楊再興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再一次勇敢的迎戰。大雨泥濘,楊再興再一次衝入敵陣,如入死地,甚是勇猛。金軍甚至有少許潰逃之意。金兀朮怒氣沖天,派出千夫長、萬夫長迎戰。結果楊再興在激戰中斬殺萬夫長撒八孛堇,千夫長、百夫長百餘人,金軍兩千餘人。
最後,力戰不支,被亂箭射死。
楊再興完美的體現了岳家軍的軍膽,300對12萬,陣斬2000餘金兵,何其神勇。雖然楊再興是降將,與岳飛有着誅殺手足之恨。當時每當面對大義時,岳飛選擇原諒,楊再興選擇赴死。
他可以退,甚至逃。沒有人會怪罪他,敵我懸殊太大。但是,他選擇與岳飛一起面對,保全主將,為張憲、王貴的增援而拖延時間。
楊再興,南宋軍人之膽!華夏兒女之幸!
參考資料
元脱脱、阿魯圖——《宋史》,中華書局
南宋岳飛——《乞止班師詔奏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3 字。

轉載請註明: 他是岳飛手下得力大將,殺死岳飛弟弟嶽翻,以命護岳飛安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