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蘇克薩哈是誰
蘇克薩哈是誰?蘇克薩哈全名為納喇·蘇克薩哈,是清朝大臣。身為滿洲正白旗人,蘇克薩哈在清朝初期為朝廷做出了不少貢獻。很多人不知道蘇克薩哈是誰,更有人誤以為他是外國人,其實都不是,蘇克薩哈是順治皇帝託孤的四位輔政大臣之一。
蘇克薩哈劇照
納喇·蘇克薩哈是清朝滿族人,曾官任議政大臣,後來成為太子太保。由於年代久遠,史料記載不足,所以蘇克薩哈的出生日期不詳。蘇克薩哈真正走進眾人的視線中,應該是順治十八年世祖福臨謝世之後。根據順治皇帝的遺詔,蘇克薩哈和索尼等其他三名大臣被任命為輔政大臣,輔佐剛滿八歲的皇三子玄燁也即是後來的康熙皇帝。
在這四大輔政大臣中,蘇克薩哈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滿洲正白旗人的身份。仔細觀察研究就會發現,四大輔佐大臣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旗派。而這樣的安排並非偶然,而是順治皇帝為鞏固皇權的統治而精心設計的。
蘇克薩哈作為四大輔政大臣,原本的職責是和其他大臣團結一心,共同輔佐康熙皇帝處理政事。但是,來自不同派系的這四大輔政大臣之間經常意見不合。特別是蘇克薩哈,尤其與鰲拜不合,在和鰲拜的理論和爭鬥中往往處於下風,常常鬱郁不得志。康熙親征後,在鰲拜等人的努力下,蘇克薩哈被列二十四罪。在康熙六年,蘇克薩哈被處死。
蘇克薩哈的兒媳婦
蘇克薩哈是清朝時期,正白旗的人,與索尼、遏必隆、鰲拜這三位大臣並稱為清朝康熙帝的四大輔臣。貌合神離的四大輔臣,既團結一致共同輔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又勾心鬥角,爭端從未停止過。而蘇克薩哈的兒媳婦則是連結鰲拜和蘇克薩哈的關鍵。
蘇克薩哈兒媳婦畫像
由於年代久遠,關於蘇克薩哈的兒媳婦的史料記載幾乎盡失,只能從其他相關的歷史記載中,得到她的零星信息。想要研究這樣一個幾乎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什麼痕跡的人物,實在是難於上青天。説到蘇克薩哈的兒媳婦,就不得不提及蘇克薩哈和鰲拜之間的關係。同為康熙皇帝的輔佐大臣的蘇克薩哈和鰲拜,其實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和諧。當然,勢力相當的兩大派自然不會輕舉妄動,發動爭端。為了修復緊張的關係,他們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聯姻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在關於鰲拜的史料記載中有提到,鰲拜和蘇克薩哈兩大家是姻親關係。而這裏的姻親,指的就是蘇克薩哈的兒子和鰲拜的女兒之間的婚事。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而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不同的派別使他們相互排斥。但是為了將這兩大股力量擰成一股,鰲拜的女兒就成為了蘇克薩哈的兒媳婦。不過,這並沒有使得兩大家真正的連結在一起,反而是悲劇的開始。因政見不合,鰲拜將蘇克薩哈視為敵人,並列出蘇克薩哈的24條罪名,致使他全族被誅。蘇克薩哈的兒媳婦雖是鰲拜的女兒,仍難逃此難。
蘇克薩哈 多爾袞
蘇克薩哈在康熙時期是四大輔臣之一,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順治帝對他的賞識和重用。順治帝重用蘇克薩哈,這主要是由於蘇克薩哈舉報了多爾袞的關係,蘇克薩哈多爾袞究竟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蘇克薩哈(左)劇照
蘇克薩哈原本並沒有多麼大的權力,只是多爾袞手下的一個親信。蘇克薩哈雖然沒有多大的權力,卻十分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在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將順治皇帝作為自己的投資對象。他察覺出了順治皇帝對多爾袞的不滿,為了取得順治帝的歡心,於是多爾袞向順治帝遞交了一份檢舉信。檢舉信內容是關於多爾袞生前蓄謀造反,並且死後龍袍陪葬的事情。於是多爾袞被掘墳鞭屍,死後落得一個十分悽慘的下場。而蘇克薩哈卻因為舉報有功,取得了順治帝的歡心從而一步登天,成為皇帝面前的紅人。
蘇克薩哈多爾袞之間的關係並不複雜,複雜的是蘇克薩哈的野心。多爾袞估計在世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死後,他的親信會為了加官進爵而舉報自己。多爾袞死後也沒落得一個體面的下場,這一切也都是拜蘇克薩哈所賜。
不知道蘇克薩哈是否之後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譴責,總之蘇克薩哈多爾袞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主僕關係,因為他們之間並不存在主僕之間那種最純粹的忠誠與信任。蘇克薩哈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惜損人利己。
蘇克薩哈 鰲拜
蘇克薩哈鰲拜是清朝兩位不得不説的大人物。一個官至太子太保,是領侍衞內大臣;一個是滿洲第一勇士,因戰功赫赫而封公爵。兩位作為康熙初年的輔政大臣,位高權重,功銘鐘鼎。然而,權力的誕生也意味着鬥爭的開始,兩位清初的權臣在日益激烈的鬥爭中相互算計、相互陷害、相互排擠,直至死亡。兩人到底因何而爭鬥不休呢?
鰲拜劇照
眾所周知,在康熙親政之前,四大輔臣榮膺輔政使命。但是在輔政的八年時間裏,爭鬥從未休止。其中,蘇克薩哈鰲拜之間的矛盾最為突出。最初的問題是蘇克薩哈所代表的正白旗、和鰲拜所代表的鑲黃旗之間在圈地運動上產生的矛盾。不同的陣營之間圈地奪地,使得蘇克薩哈鰲拜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蘇克薩哈為了抑制鰲拜日益囂張的氣焰和勢力,上奏康熙請求解除輔政大臣之職。這一舉動直接惹怒了鰲拜集團。於是,鰲拜給蘇克薩哈網羅了二十多條罪名,上奏康熙將其處死並滅其九族。康熙當時雖然已經親政,卻無力與鰲拜對抗。最終,蘇克薩哈被處死,鰲拜又趁勢剪除其黨羽,為自己的專權掃除障礙。蘇克薩哈的死也使得康熙和鰲拜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增,最終鰲拜被康熙設計生擒並老死獄中。
蘇克薩哈鰲拜,兩位清朝的大功臣,最終在政權鬥爭中走向死亡。對於這段歷史,是非對錯,難以蓋棺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兩人之間的生死較量,為的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滿洲八旗之間的殊死較量,是清朝權力鬥爭的棋子,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