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後期作品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擅長寫詞,《如夢令》、《醉花陰》等都是李清照詞曲代表作品。李清照的詞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前期和後期。李清照前期的詞曲風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李清照畫像
李清照後期的詞風壓抑沉悶,抒發了自己離鄉愁緒之苦。
李清照後期的作品有《聲聲慢尋尋覓覓》、《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臨江仙庭院深深幾許》等。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她的詞風多變,通過對景色和人物的描寫和刻畫,引發世人的深思。《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李清照後期的詞曲經典作品,全詞內容為:“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詞人在上闋通過描寫“薄霧”、“愁雲”、“瑞腦”、等意象突出了季節環境。秋天到了,詞人感覺到窗外一片壓抑愁悶的景象,生活在這樣蕭瑟沉悶的天氣中,詞人的心情也逐漸愁苦和抑鬱。隨後,詞人寫到了重陽佳節,藉此節日來反襯出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寥感。中秋佳節本該是家人賞菊喝酒團聚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陽佳節,只剩下詞人孓然一人,心中不免有些孤苦和淒涼。下闋中,詞人借上闋意象,抒發了自己思念丈夫思念親人的心情。
李清照紀念館
李清照去世後,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女詞人,多處修建了李清照紀念館。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李清照紀念館位於山東省章丘市百脈泉畔。位於章丘市的清照園,是由著名園林設計師周培正所設計修築,紀念館佔地面積共18000平方米。
李清照紀念館
全園共有15座建築組建而成,分別有吟風榭、文書齋、漱玉堂等,這些建築突出了明代的建築風格,讓遊客在觀賞李清照生平閲歷的同時,又可感受宋朝建築的博大精深。位於章丘百脈泉畔的李清照紀念堂於1959年開始修建,後來又不斷地進行開拓和完善。1999年,當地政府決定對李清照紀念堂進行大規模地修建。如今,李清照紀念堂具有非常高的紀念價值和參觀價值。整座紀念館突出了宋代建築的特色,院中有樹木和落花,亭台樓閣交相輝映,顯示出園林建築的曲徑通幽。李清照展室位於李清照紀念館內,每個展室都有不同的風格,分別從圖像、文字、畫像、繪畫等方面展示了李清照的人生事蹟。”李清照紀念堂“六個大字是著名詩人郭沫若於1959年題寫而成。李清照紀念堂的正廳,呈坐北朝南的方位,裏面放有李清照的雕塑,以及她的詩詞作品等。正廳的左邊是李清照展室,主要以繪畫方式呈現了李清照的生平閲歷。正廳右邊的李清照展室,陳列的是後人對李清照作品的研究著作。
這個紀念堂優雅僻靜,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一代詞宗”李清照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
李清照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詞牌名是永遇樂,收錄於《全宋詞》。全詞多用對比手法,描繪了作者在元宵節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詞人晚年對往昔的追憶和懷念。
李清照《落日熔金》詞意畫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第一句描繪了黃昏時候落日餘輝的景象,用“熔金”二字,形象地傳達出太陽西下,餘輝照滿天邊時候的意境。但是緊接着就問了一句“人在何處”,來了一個突然的轉折,既表達了作者對昔日生活的嚮往,又表現出對故人的懷念。第二句承接上句,開始對春天景色的描寫,但是當時並非暮春,而是初春。雖然染柳煙濃,但是還有梅花尚未凋落,所以又問了春意有多少呢?其中“幾許”是個虛詞,指代着當時春意不濃,詞人似乎對此有所遺憾。第三句開始對南宋京城內的元宵佳節的盛況進行描寫,但句末仍是以反問“風雨”來結束,作者意圖在於用“風”和“雨”來表現自己的多愁善感,並藉此來借指作者自身漂泊的身世。而第四句才開始正式寫到她的個人境況。雖然詞人晚年比較寥落,但因為她早已名聲在外,所以仍有許多達官貴人的夫人來邀請她參加元宵盛會,但都被詞人一一謝絕,表達了詞人在飽經風吹雨打後平靜如水的心態。
下闕開篇再寫北宋舊京元宵的盛況,那個時候,京城繁華,而自己有太多的時間去遊玩了,但偏偏作者最喜愛的,還是這個元宵節。之後接下去後描寫了當時刻意的穿戴打扮,從另一個角度描繪出京城的繁華,也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日子的懷念。最後兩句,作者突然收回遐想,重返現實。如今,鬢角的頭髮已經開始花白,神情又佈滿了憔悴,當時自己無限嚮往的元宵佳節她已經提不起任何興趣了,她寧願傾聽着別人的歡聲笑語,去重温往日的美好生活。
全詞表達出作者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把當年和如今作為對比,突出作者現下悽慘的境遇,極富藝術感染力。
朱淑真與李清照
在中國宋代,有兩個才華橫溢的女詞人,她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她們就是李清照和朱淑真。她們天賦才華,而且作詞風格類似,所以後代經常把這兩個人相提並論。
朱淑真畫像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父親李格非也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著有《洛陽名園記》。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當時名赫一時的文人。她和她的丈夫親眼目睹了北宋王朝的鉅變——靖康之恥,看到祖國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不久之後,又遭受了丈夫病故的罹變。李清照從美好的幸福生活中一下子變得了孑然一身,她漂泊到了南方,過着悽苦的生活。
朱淑真,是新安郡開國侯汪剛的妻子,因為兩人性格不合,所以長時間分居。晚年,朱淑真在尼姑庵裏,伴隨着孤燈,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一段日子。
兩人的詞都是以描寫閨怨見長,但李清照的詞主要以哀愁為中心,她雖然對丈夫和公公有些埋怨,卻在字裏行間,都仍表達出了她對丈夫深深的愛意。到了後期,趙明誠病逝,她的詞風又開始轉變成為對國家敗落的感慨。而朱淑真,因為和丈夫婚後的生活不甚融洽,所以她的詞,大多表現為一種愁苦之感。在感情內涵上,朱淑真的詞要表達的內容,比李清照的詞更為苦悶一些。
在朱淑真死後,因為她的詞頗多禁忌,用詞也比較大膽,相對與李清照來説,她顯得更為豪放一點,不為當時世人所接受。所以她的父母,就把她的詞作都付之一炬。因此,現存朱淑真的詞並不多,僅留下《斷腸詞》、《斷腸集》等若干。
李清照入獄
李清照有過兩任丈夫,一生無兒無女,老年孤苦無依,顛簸飄零。她和趙明誠在一起的時光雖然後來也很苦,但是李清照心是甜的。二嫁張汝舟之後,她的生活有了好轉,但是心裏卻苦了。
李清照古畫像
張汝舟不是她的良配,他一開始就動機不純,李清照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知道了這個人的真面目。張汝舟是一個花言巧語的小人,他看見李清照一個人,身邊帶着一些珍貴的字畫,心裏起了歹意,他比強盜更可惡,他用感情來欺騙一個女子。李清照還是很單純,她相信了張汝舟的虛情假意。張汝舟剛開始也很好,但是有一次喝多了,他的一番話讓李清照大驚失色。張汝舟娶到了李清照之後非常得意,一不小心就説出了自己在科考的時候,作弊了,還恬不知恥的覺得驕傲。李清照是一個在文學上極度較真的人,這樣的騙子她無法容忍。並且張汝舟有暴力傾向,經常打罵她。
幾經思索之後,她決定向官府告發張汝舟的惡跡,可是宋朝時候法律規定。女子出嫁從夫,她可以告發丈夫,但是無論最後誰對輸錯,女子都要承受兩年的牢獄之災。李清照是一個硬骨頭,感情上絕不能湊合,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只有張汝舟被處罰之後她才能脱離苦海。看透了張汝舟骯髒的靈魂,她覺得自己也被玷污了。最後,張汝舟被證實作弊,被髮配到了柳州,李清照也被入獄。但是李清照名聲很大,朝中有很多好友都關注着這件事,李清照在牢裏待了九天被放出來。
李清照行茶令
李清照和趙明誠是一對門當户對的金童玉女,在那個封建社會,婚姻基本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能夠理解彼此,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志趣相投,還有了共同的精神層次。
李清照古畫像
因為兩個人都喜歡文學作品,古詩典籍,經常互相品評彼此作品。兩個人還做一些小遊戲,也是跟做學問相關,他們樂此不疲。在撰寫《金石錄》的時候,李清照和趙明誠有時候會對一些典故知識等產生不同意見,兩個人的性格又是誰都不服輸,慢慢產生競爭。
趙明誠一想,這樣不行,不利於家庭和諧,也對《金石錄》編纂不利。得想個辦法,於是他在書房裏煮茶,然後兩人對坐,一個人隨口説出一句典籍或者詩句,就讓對方説出出處,甚至精確到第幾頁第幾行。贏的人可以先喝一杯茶,輸的人後喝茶,還要負責泡茶。
這樣一來,兩個人不僅感情增加,而且博聞強識,讓記憶力增強,知識面拓寬。這被後來人稱為“茶令”,和行酒令差之甚遠。李清照對自己的記憶力特別自負,在這過程之中也常常是她贏,有一次她贏了之後得意忘形,哈哈大笑,將茶杯翻到,不僅茶沒喝上,還弄濕了一身衣服。趙明誠覺得她着一些小動作都特別可愛,也許趙明誠並不是比不過李清照,而是他覺得讓自己的妻子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行茶令”有助於啓蒙智學,夫妻兩人二十餘載終於寫出了《金石錄》的曠世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