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曹操為人雖然奸佞,但是卻愛惜人才,網羅天下,收集名士,希望為他以後爭霸天下中出謀劃策。徐庶本是劉備陣營中的軍事,他“八門金鎖陣”威名天下,曹操想盡辦法要將他收入麾下。
曹操劇照
曹操知道徐庶是孝子,將徐庶母親騙到了陣營中,想要逼迫徐庶投降,為他效力。徐庶無奈,只能辭別了劉備,來到了曹營,徐庶母親恨他投降,便自殺了,徐庶深恨曹操,雖然身在曹營,去沒有為曹操獻一條計策,徐庶既然是謀士,卻沒有任何貢獻,曹操為什麼不殺徐庶呢?
首先,徐庶雖然是被迫,但是卻是來主動投降的,如果只因為他沒有獻出謀策便殺了他,那曹操的陣營裏多是歸降的人,恐怕會傷了很多謀士的心,很多想要投奔的志士,恐怕都會敬而遠之。
其次,徐庶在劉備軍營中,多次立下戰功,早已威名天下,徐庶雖然沒有出謀劃策,但是也是曹操大營中的一塊招牌,吸引很多有才志士前來投奔。連徐庶都背離了劉備前來投奔了曹營,那大家還在等什麼呢,曹營才是你們的明智選擇。
最後,徐庶雖然職位不高,但才華有目共睹,在他學習帶兵打仗本領時結交各種有識之士,雖然政治上沒有任何諫言,但是在別的方面也不是無用,就連諸葛亮在後來都感嘆“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這二人中有一人便是徐庶。
以上便是曹操為什麼不殺徐庶的原因。
劉備徐庶
我國古典文學博大精深,作品也是多得浩如煙海,比如我國的古典四大文學名著,它們都以小説的形式向人們講訴故事的同時説明很多精闢的道理。當然這些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都是非常生動鮮明的,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劉備吧,那麼徐庶呢?大家知道嗎?沒錯他們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接下來就讓我們瞭解一下劉備徐庶吧。
《新三國》劉備劇照
劉備字玄德,相傳是三國時期涿郡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保定人,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死後被人們稱為昭烈帝,也稱為先主。根據資料記載他是皇室後裔,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淪落到他這一代的時候,就已經沒落了,他最先是靠織蓆販履為生的,但劉備始終以匡扶漢室為自己的志向,他禮賢下士重視人才能夠知人善用,經過大半生的努力,終於在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依然是漢,歷史稱為蜀國或者蜀漢。劉備稱帝兩年後就病死在白帝城了,享年63歲,廟號烈祖,葬於惠陵。
那麼徐庶又是何如人也呢?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他是當時有名的謀士,是潁川人,他本來的名字叫徐福,年少的時候喜歡行俠仗義,幫人報仇惹禍上身,被同黨就出來後才改名字叫徐庶的。之後他棄武從文,遍訪名山學習謀略之術。劉備屯駐新野的時候,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但後來曹操帶兵南下時找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個非常孝順的人,無奈之下只能離開劉備,投入曹營。相傳他雖然投入曹營,但始終看不起曹操當年抓自己母親的行為,於是不為曹操獻任何計謀,所以也才有了後來的典故“身在曹營心在漢”以及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為什麼離開劉備
我們都知道劉備這個人物,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他早年起兵參加過平定黃巾起義,跟隨過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可以説是立下了很大功勞的,他自己也非常有抱負,立志匡扶漢室,而且禮賢下士。雖然在早年屢戰屢敗,但並沒有灰心,終於他得到了一位賢才,這個人就是徐庶,在徐庶的幫助下,他打退了曹軍大將曹仁李典的進攻,面對這樣一位大才,劉備自然喜愛至極。但好景不長,最後徐庶還是離開了劉備。既然徐庶投奔了禮賢下士的劉備為什麼要離開呢?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徐庶為什麼離開劉備。
《三國演義》徐庶劇照
徐庶在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把他撫養長大的,所以徐庶是個非常孝順的人。在曹操得知曹仁李典打敗是因為劉備得到了謀士徐庶的幫助,所以在程昱的建議下派人抓了徐庶的母親,並模仿徐母的字跡給徐庶寫了一封信,信中説到,如果徐庶不來,母親就會被殺害。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自然不會丟下母親不管,於是急忙從新野趕到許昌,投奔了曹操;從這之後徐庶一直呆在曹營在沒有回到劉備帳下。這也就是徐庶為什麼離開劉備的原因。
眼看着兒子棄明投暗,徐母非常憤怒和難過,於是上吊自盡了。徐庶雖然待在了曹營,但終其一生沒有為曹操獻過一條計謀,一方面是因為痛恨曹操用他母親最為要挾致使母親喪命,另一方面也因為他仍想為劉備效力。所以也才有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和”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徐庶評價諸葛亮
在三國時代,要想成就一番霸業,光有武藝高強的武將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智謀之士參與謀劃,為其出一些妙計奇謀;蜀主劉備在沒有諸葛亮之前的遭遇就説明了一點。我們知道那時稱這種謀士為軍師,在諸葛亮之前,劉備的軍師叫徐庶,也正是徐庶臨走時走馬薦諸葛,向劉備推薦的諸葛亮。當然劉備肯定會問徐庶關於諸葛亮的才能了,那麼徐庶評價諸葛亮是怎樣的呢?
《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劉備送別徐庶之後,徐庶騎馬往許昌曹營奔去,不一會兒又回來了,他回來的目的就是為劉備推薦諸葛亮。當然先是對諸葛亮其人的評價,這樣也才能更好的向劉備説明諸葛亮的過人之處。他説到:“這個人不是我徐庶能比的,您應該親自前去請他,而不能派手下去。你如果得到他,就像周朝得到姜子牙,漢朝得到張良一樣,他有經綸濟世,挽救乾坤的大才能。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但以我看來,就是當年的管仲樂毅也比不上他。”劉備問徐庶:他的才能和德行和你相比怎麼樣。徐庶接着説到:我怎麼能和他相提並論啊,我跟他比起來,就像是下等馬和麒麟相比,烏鴉和鳳凰相比一樣,我微不足道,他可是當今世上的第一謀士啊。並且告訴了劉備,這個人叫諸葛亮,也是漢代大臣的後代,住在隆中卧龍崗,以種地為生,自號卧龍先生。得到他的輔助一定可以成就霸業的。
從徐庶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非常高的 ,拿出了古代幫助帝王成就霸業的姜子牙、張良、管仲、樂毅相比;並且不顧貶低自己,把諸葛亮比作麒麟,鳳凰。當然也正是徐庶評價諸葛亮,才使得劉備成就了自己的帝業,也才造就了“隆中對”“三顧茅廬”等代代相傳的佳話。
歷史上的徐庶
在《三國演義》中,關於徐庶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徐庶走馬薦諸葛”,“身在曹營心在漢”等等,他給人們一個為人孝道,敢於力薦英才的形象。那麼歷史上的徐庶是個怎樣的人呢?
徐庶動漫形象
歷史上的徐庶原名叫徐福,年輕的時候行俠仗義,幫朋友報仇殺人被捕,最後被人救出來後才改名字叫徐庶的。他棄武從文,學習儒家學説,終於成為了一代著名的謀士,在劉備駐守新野的時候,他投奔了劉備,為其出謀劃策。幫助劉備打敗了曹仁李典率領的十萬大軍,後來因為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抓了,所以他只能離開劉備轉投了曹操。
也就是在他和劉備離別的時候,他推薦了身在隆中卧龍崗的諸葛亮。他進入曹營之後,仍然懷念劉備,對曹操抓他母親的事很是不滿,於是不願意為曹操獻計出謀,所以才有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和”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在《三國演義》中徐庶從進了曹營之後一直默默無聞,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赤壁大戰之前,他求教龐統自己如何才能躲過這一劫。之後再沒有出現。那麼歷史上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的,歷史上的徐庶在曹操死後,也就是曹丕稱帝之後還做了中郎將、御史中丞等職位很高的大官,之後因病去世。
雖然今天人們對他的印象大都來自小説,但歷史的徐庶奉母至孝,力薦諸葛亮卻是真有其事的,當然他這些可貴的品質也是他能被人們銘記和稱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庶之母用什麼打曹操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但凡有野心或者有抱負的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當然在這個動亂的時代也成就了一大批文臣武將,比如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關羽、張飛、張遼、趙雲等等。在這條歷史長河中還有一些人物因為某些原因不得志,他們沒能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也被歷史所銘記了下來,比如徐庶,他本來投奔劉備併為其出謀劃策,但後來曹操抓了他的母親,徐庶被迫進入曹營,但始終一言不發。説到這裏想必大家一定想起了徐庶之母打曹操的故事了,那麼徐庶之母用什麼打曹操呢?
《三國演義》徐庶劇照
話説曹操知道徐庶有大才的時候,便讓人抓了他的母親,並模仿徐庶母親的字跡給遠在新野劉備帳下的徐庶寫了封信,讓徐庶趕緊去曹操那裏,不然母親便有性命之憂。徐庶為人非常孝順,於是就趕到了曹營。徐庶之母見到兒子來了之後方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後來大聲對曹操説到:“我聽説劉備是皇族後裔,是中山靖王的後人,孝景帝的玄孫。而且他禮賢下士,待人恭敬。他的名聲無人不知,就連小孩子,老人,放牛娃,樵夫都稱讚他是當今世上的英雄,我的兒子能輔佐他,算是遇到明主了。你雖然是丞相,但實際是上篡漢的賊人,還反過來誣陷劉備是逆臣,想讓我的兒子棄明投暗,你真是不知道羞恥啊,説完便拿起一塊石頭做的硯台打向曹操。當然徐庶之母用硯台打曹操之後,仍然是憤懣難平。
説到這裏,當然我們就明白了敍述之母用什麼打曹操了。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徐庶的母親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明白事理,而且不畏強權。當然在得知徐庶棄明投暗,徐庶之母用硯台打完曹操之後,還是痛苦不已,不久便上吊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