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前一段時間,有個媽媽諮詢我孩子學習問題。

她説現在女兒8歲了,讀二年級。為了這個孩子,他們家可算是操碎了心。

她自從有了孩子就沒工作過,成了全職媽媽。原來,她想送孩子上早教班,但早教班的學費太貴,她從網上買了各種早教材料自學。上幼兒園時,我給孩子報了三個興趣班:繪畫、音樂和舞蹈。每天我都不閒着。我花時間教孩子們如何閲讀和數數。後來,為了孩子上好小學,他們花了幾年的積蓄買了一套學區房。在小學的兩年裏,她每天輔導孩子們的家庭作業。但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從最初的前幾名到現在的後十名,她越來越焦慮,覺得這些年的努力都白費了。現在我每天做作業都很慢。我得熬夜到9點多。我經常被我的孩子們拖着去忍受肝痛。有時候我想放棄,我不想照顧它,但我不確定。恐怕將來情況會更糟。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位媽媽在對待孩子上,無疑是比較上心的,但她的努力卻沒有收到相應的回報,因而現在變得越來越焦慮,時常懷疑自己過去為孩子的付出到底值不值。

實際上這位媽媽的遇到的問題,絕不僅僅是隻是她自己的困惑,有很多父母也有這樣相同的問題。

教育就是這麼奇怪,並不是説你付出越多,孩子給你回報的越多,如果那樣的話就簡單了。不僅如此,甚至很多時候,你付出的越多,反而孩子越容易變差,還不如你完全不管。

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那麼,為什麼父母很積極,很努力,孩子反而越是容易變差呢?

父母付出越多,孩子反而越容易變差

父母養育孩子,就跟農民種莊稼一樣。氮磷鉀複合肥是植物生長的主要營養元素,多提供這些元素可以促進莊稼的快速生長,但是當氮磷鉀使用一旦過量,就會影響土壤的性質,土壤就容易板結,不透水不透氣,這時候根系反而無法生長,莊稼就越來越差了。養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孩子的成長固然需要父母的扶持引導,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但是如果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周圍時時刻刻被父母包圍着,一舉一動都被監視着,那麼孩子的成長環境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父母會高期望,因此會過度干預孩子。

為孩子付出過多的父母,像全職媽媽,她們的世界只有孩子,為了教好孩子,她們付出了工作,付出了自己的獨立自由,孩子就是她們的一切,那麼她們必然會對孩子寄予厚望,因為她付出了這麼多,當然希望把孩子培養的優秀了。如果不對孩子抱有期望,她們也就沒有必要投入孩子身上太多。

高期望帶來的必然結果是過度干預孩子。因為她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他們會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努力糾正孩子,希望孩子符合自己的預期。

他們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讓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從而使得孩子更加優秀。他們也會時刻關注孩子,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就會立刻指出,改正錯誤,變得更加優秀。

過度的干預會使得孩子沒有自由空間,孩子會感覺到被控制,感到窒息。人的本性會讓追尋自己的本心,因此他們奮 起反抗。這樣的反抗會產生兩種結果:

要麼孩子變得叛逆、不聽話,事事跟父母對着幹,來維護自己的獨立性。

要麼反抗失敗,孩子徹底的隱藏自己,變成了父母的附屬品,為父母而活。父母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倒是很聽話了,但是孩子會喪失主動性,沒有獨立能力,事事依靠父母,將來成為媽寶男媽寶女。

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其次,父母會導致過度保護孩子。

為孩子付出越多的父母,一定是重視孩子的父母,要不然她也不會為孩子付出這麼多。當父母重視孩,不可避免的會過度疼愛孩子,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其它的任何事都要靠邊站。

孩子不吃飯,怕孩子餓着會追着孩子喂;做家務怕累着孩子,就不讓孩子做家務;孩子户外活動,稍微有點危險的就會攔着孩子,怕傷到孩子;別人打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分青紅皂白的還回去……

父母保護孩子本身沒有錯誤,但是過度的疼愛會使得孩子變得心理承受力弱,膽小怕事,不敢冒險,當然也就阻礙了孩子成長。

我大舅哥的兒子是被我丈母孃養大的,因為老人疼孩子,怕傷到孩子沒法交代,所以對孩子過度保護,但凡有點危險的事都攔着。現在孩子都8歲了,見到小蟲子還怕的要命,放個鞭炮都不敢放,我們這裏唱吃的螞蚱、金蟬都不敢吃。

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正因為當父母為孩子付出過多時,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過度干預和過度保護,使得父母付出的越多,反而越影響孩子的成長。

但是父母為孩子付出又是正常的,一點不付出,對孩子不聞不問,孩子犯了錯也不糾正,這顯然也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此父母如何恰當的控制自己的付出,避免對孩子產生抑制作用就成了父母付出的關鍵。

父母如何判斷自己的付出是否過當

顯然,父母付出的過多本身沒有問題,目的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伴隨着付出過多,不可避免產生的過度干預和過度保護,這才是父母應該注意的問題。也就是説,付出不是問題,付出的地方不對才是問題。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判斷自己的付出是否得當呢?

判斷付出是否得當的標準是父母能否正確的區分問題。

孩子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可以分為三類:屬於父母的問題,屬於孩子的問題和屬於雙方共有的問題。

屬於孩子的問題就是對孩子造成困擾,對父母卻沒有什麼實際影響的問題,比如孩子跟朋友交往出現問題、在學校裏被老師批評。

屬於父母的問題就是對父母造成困擾,但是對孩子卻沒有實際影響的,比如父母如何把孩子教育好。

屬於父母雙方的問題是即對父母造成困擾,也影響着孩子。比如孩子早上起不來,上學遲到,而父母還要送孩子之後去上班,也會耽誤自己上班。

我們要知道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我們是在培養一個獨立對孩子,只要孩子自己能獨立的解決問題才證明我們的教育成功。因此當問題屬於孩,父母應該儘量減少付出,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比如孩子在與朋友產生來爭吵,父母不是替孩子出頭的教訓其它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朋友之間的矛盾。

而當問題屬於父母時,父母哪怕付出的再多也不為過,因為這是父母的問題,父母有權力也有義務來解決。比如説父母應該多學些育兒知識,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溝通技巧,那麼父母哪怕花再多的時間,付出再多的精力在這些方面,都是沒有問題的。

當問題屬於雙方時,父母應該協助孩子,逐漸減少付出。比如早上起牀問題,父母不是每天都叫孩子起牀,而應該教會孩子自己起牀,形成習慣。一開始父母可能會付出很多,但是當孩子形成習慣後,父母就不用再付出了。

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但問題是現在的父母無法區分問題,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問,結果表面付出很多,卻總適得其反。

比如孩子做作業,他想看一會電視再寫。這是他的作業,是他的計劃,跟父母本應沒有關係。但是父母不同意,非得逼着孩子先寫完再看,結果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反而越是不寫。而父母看着孩子越不寫,就越逼着孩子寫。最後兩個就幹起來了。

總結

很多的父母雖然付出的很多,但是付出卻沒有效果,甚至有時反而起到反作用,歸根結底是父母付出的位置不對,什麼都要問,結果表面付出的越多,對孩子的傷害也就越大。

我們要明白教育的目的,我們是要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所以不是管的越多越好,而應該是越少越好。但是對孩子又不能完全不管,因此當父母面對孩,首先要思考這個問題歸屬於誰,然後再決定是否要付出,付出多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0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的悖論是父母付出的越多,他們的孩子越有可能變得更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