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業討伐武則天,最後為何卻虎頭蛇尾?

李敬業,又名徐敬業,曹州離狐人,唐朝官員、將領。司空李世績之孫,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襲祖父英國公爵位。

李敬業討伐武則天,最後為何卻虎頭蛇尾?

武后廢帝唐中宗為廬陵王,立李旦為帝,後李旦上表請辭,由武后臨朝稱制。公元684年九月,李敬業與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人起兵於揚州,李敬業自稱為匡復府大將軍,領揚州大都督。以勤王救國、匡扶盧陵王李顯復位為名出師,由駱賓王寫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以號召天下,士卒很快增至十多萬人。

武則天派遣梁郡公李孝逸為主帥,魏元忠為副帥統兵三十萬征討。彼時,李敬業的部下魏思温建議直攻東都洛陽,而薛璋則勸他先南進常州、潤州。結果李敬業聽從了薛璋意見,先南渡長江攻陷潤州,再北向與李孝逸戰於高郵,李敬業初戰獲勝,但久戰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敗李敬業軍,李敬業逃往潤州,為部下所殺。

先來看看李敬業討伐武則天的“虎頭”。

首先,李敬業的祖父李世績乃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元勳,不但歷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並且在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位高權重,故而在大唐朝野內外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李敬業作為李世績的孫子,又承襲了爵位,將門之後和豪門勳貴的雙重身份,影響力非一般人可比,因而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召集到眾多人才和積聚龐大的兵力。

其次,武則天臨朝稱制大權獨攬,又廢中宗李顯,立李旦為帝,不但改變了大唐朝廷內部的權力分配格局,而且從儒家的傳統來説是非常明顯的僭越之舉,李敬業的討伐在大義上是站得住腳的,因此在朝廷內部獲得了相當多的支持。

李敬業討伐武則天,最後為何卻虎頭蛇尾?

最後,從南北朝後期到隋朝再到前唐,揚州所處的長江下游地區經濟一直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口和土地都在不斷的增加,擁有挑戰中央的充足資源。

由於李敬業起兵之初,很快就召集到了十餘萬兵力,再加上駱賓王那篇流傳千古的檄文迅速傳遍整個大唐帝國境內,助長了聲勢,讓武則天一度惶惶不可終日。然而,李敬業隨後的一連串嚴重失誤讓討伐行動從“虎頭”變成了“蛇尾”,不但迅速葬送了大好局面,還把自己和同伴的性命一起輸掉了

首先,妄圖改朝換代,失去了大義的名分。

李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打的旗號是回覆中宗李顯的帝位,可是起兵之後卻根本沒有派人去跟李顯聯絡,反倒找來一個相貌像已故太子李賢的人,以他的名義來號令天下。如此一來,世人便明白了,李敬業根本無意讓中宗李顯復位,而是想自己取代李唐皇室,而彼時武則天雖然臨朝稱制,可仍然是以李唐的名義進行統治,兩相對比,在大義上就輸了。

其次,戰略方向選擇錯誤,貽誤戰機。

李敬業的部下魏思温建議他率兵直取洛陽,“山東豪傑以武氏專制,憤惋不平,聞公舉事,皆自蒸麥飯為糧,伸鋤為兵,以俟南軍之至。不乘此勢以立大功,乃更蓄縮自謀巢穴,遠近聞之,其誰不解體!”

實際上,崤山以東地區豈止是僅僅對武則天統治不滿,而是對長安的統治始終不滿,隨時準備發難。

李敬業討伐武則天,最後為何卻虎頭蛇尾?

眾所周知,李唐皇室屬於關隴集團,與崤山以東地區的豪門大族一直存在深刻、尖鋭的對立和矛盾,此處又與北方遊牧民族控制區接壤,歷來都不是非常的安分,再加上大唐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在山東地區發生過數年慘烈的戰鬥,故而這裏的普通老百姓同樣對朝廷抱有深深的敵意。

可是李敬業選擇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向江南進攻,準備先建設穩固的基地,然後再向北進攻,從而讓威脅遠離京城和唐朝的腹心之地,讓武則天的朝廷能夠從容不迫的徵集軍隊。

最後,把不切實際的希望寄託在朝廷內部同黨的陰謀上。

中書令裴炎始終對武則天當政不滿,多次強烈要求其還政天子,在李敬業起兵之後,與李敬業聯繫,謀劃趁武則天前往龍門萬佛洞之時將其劫持,脅迫她還政。顯而易見,這個計劃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可執行性非常低,最終也確實沒有等到機會。

李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選擇的時機和地點都沒有任何問題,可惜的是,他的個人能力與其自身的抱負和祖父差距太大,一番騷操作之後,最終弄成了虎頭蛇尾的結局,非但沒有撼動武則天的根基,反倒變成了其展示實力的絕佳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5 字。

轉載請註明: 李敬業討伐武則天,最後為何卻虎頭蛇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