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淺析高僧玄奘西行的原因 玄奘西行的目的何在?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經典

玄奘西行原因

玄奘西行是我國佛教史上重要的事件,正是玄奘西行後帶來的佛教經典,促成了我國佛教事業的發展。那麼玄奘西行原因是什麼?當時的國內也是有很多佛教典籍的,為什麼玄奘還要決定西行呢?

玄奘雕像

玄奘在十三歲時就出家了,並且常常跟隨同樣出家的二哥一起學習佛教的經論和典籍。兩兄弟常常在國內到處雲遊拜訪高僧,得到了慧休等高僧的指導,在十幾年的積累下,玄奘的佛學造詣達到了一定程度,對佛學上的知識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自己的見解。

在此時,玄奘遇見了來自印度的波羅頗密多羅。這名僧人是在印度權威的佛學學院受戒的弟子,佛學造詣在玄奘之上,能背誦很多唐朝沒有的佛學經論。玄奘前去請教,在兩人的交流中,玄奘接觸到了更多的佛家經典,並且意識到自己在佛學知識上的淺薄。

其實在玄奘西行前,早就有很多名僧人西去取經,這些古人的事蹟讓玄奘心生嚮往,立下了西行的志願。而玄奘西行原因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在學習中發現,佛學典籍雖然多,但是不同的人對於這些經典的詮釋是不同的,有些甚至存在着極大的差異。這讓玄奘意識到,長久下去對佛教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以上種種就是玄奘西行原因。經過深思熟慮後,玄奘終於下定決心西去取經。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能夠為佛教做一點貢獻。

玄奘西行的目的

在《西遊記》中,玄奘在觀世音的指教下踏上了取經的道路,他的目的是為了學到大乘佛法,難道歷史上的玄奘西行的目的真得也是學習大乘佛法嗎?歷史上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真正的目的其實很多,不止這一個。

玄奘畫像

首先,玄奘之所以會去取經,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向人們闡釋佛法。因為當時的玄奘發現,在國內很多佛法的釋義大相徑同,有些甚至背道而馳。具有較高佛法造詣的玄奘意識到這一點對於佛教思想的發展是十分不易的,而他本身就是在這些解説不同的教義下長大,缺乏正確詮釋這些教義的能力,所以他想要去佛教的發源地探索這些教義的真正釋義。

其次,玄奘在西行前曾經遇見過波羅頗密多羅,這個僧人是在正統的印度佛學學院受戒的。他所能背誦的許多佛法經論,是當時唐朝所沒有的,而這些經論一直吸引着玄奘。當得知印度有許多這樣高深的佛經之後,玄奘就想要去印度將這些佛經取來傳授到唐朝。

第三,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迅速得到了興盛。但是印度佛經的翻譯卻是一個難題。在唐朝,雖然已經有了許多被翻譯過的佛經,但遠遠不夠僧人們學習,玄奘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想要西行,他希望自己通過遊歷印度等國家來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從而為唐朝翻譯更多更正確的佛經。事實上,玄奘回國後,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玄奘西行的目的很多,但綜合而言就是為了能夠在唐朝弘揚佛法。

玄奘西行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不論電視劇還是書本,想必大家對唐僧這個人物一定非常熟悉了,這部著作講述的就是唐僧帶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重點描述的是他們途中遇到磨難和克服這些磨難的經過。那麼大家知道歷史上的唐僧是誰嗎 ?他就是玄奘,今天我們來看看玄奘西行的故事吧。

玄奘西行路線圖

玄奘本來是漢朝名臣陳寔的後人,他父親也曾經做過官,後來歸隱後靜心研究儒家學説,但玄奘卻跟隨哥哥長捷法師學習佛法,他學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覺得大乘佛法更好,更加能救苦救難,在當時唐朝的大乘佛法還是不完善的,於是玄奘立志要去西域學習大乘佛法。

但在唐朝貞觀年間,個人是不能私自出境的,在627年,玄奘向政府提出申請,單被拒絕了,於是他便悄悄混到商人隊伍裏,踏上了自己的西行之路。玄奘先是出了玉門關,進入沙漠,之後來到了高昌國,又翻越了帕米爾高原。克服了途中的千難萬險,終於到達了佛教聖地天竺國。

玄奘在天竺一待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他向許多著名的高僧學習佛法,他持之以恆,不放過任何的學習機會,玄奘還徒步考察了走訪了整個西域大陸,終於在一次重要的佛法辯論大會上,以自己學習的深奧的佛法加上自己的實踐經歷,辯論得許多高僧啞口無言,這也算是玄奘學業有成了。於是在公元 643年,玄奘啓程歸唐,並且將657部佛經也帶回了中土。他回到長安後,也受到了皇帝唐太宗的接待,之後他又把這些帶回來的佛經全部翻譯成了中文,他也被人們奉為當時佛法最為高深的聖僧。

這就是玄奘西行取經的故事,當然《西遊記》等小説都是根據玄奘西行改編而來的。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

唐僧取經途遇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實這個故事就是以唐朝時期的玄奘取經為原型改編的。那麼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有多少呢?他又是怎樣一步步克服,最終取到佛經的呢?

玄奘雕像

首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中第一個就是來自本國的阻止。當時天下剛定,唐朝根本不允許國人出鏡。所以玄奘最初想要得到國家的扶持遞上西行的申請書時,是沒有回應的,唐太宗根本就不同意,這一點與電視劇有着較大出入,電視劇是為了美化唐太宗。事實上,玄奘之所以能夠成功西行,是自己喬裝打扮,混入災民中偷渡離開。

離開長安之後,玄奘還遇到了一路阻攔他的軍隊和士兵,在他人幫助下,玄奘離開了涼州。此時的玄奘狀況已經十分悽慘,馬匹死了,僧人也離開了,也而就是説現在的玄奘只能孤身步行前往。

在穿越沙漠時,他差一點被士兵射殺。在沙漠中惡劣的生活條件讓他舉步艱難,而此時更不幸的是他賴以生存的水被倒翻了。在沙漠中,孤身一人,沒有水,並且還迷了路,在這般艱難的狀況下,玄奘竟然堅持了整整5天,並且成功走出了沙漠,來到了目的地的第一個國家——高昌國。

在高昌國中,由於國王的賞識,硬要留下玄奘,但是玄奘不願更改自己的決心,所以就絕食抗議,最後高昌國的國王妥協了,放玄奘離開。但是離開後的玄奘又遇到了雪崩,之後他的身邊就只有兩名弟子陪伴在身側。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數不可數,多次還威脅到了他的性命,幸好玄奘沒有放棄,終於到達了印度習到了正宗的佛教經典。

玄奘西行時間

玄奘為我國古代佛教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他西行所取得的佛教經綸還是他回國後對佛經的翻譯,都大大推動了我國佛教的興盛。眾所周知,歷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經是獨自一人的,那麼玄奘西行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有多長呢?

玄奘畫像

玄奘出生於公元602年,死於公元664年,在這62年的時間裏,他將一生都傾注在佛教上。在13歲時,當時還是在隋朝,他受到了隋朝大理寺卿的賞識,在東都的淨土寺出家,從此以後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研究佛經上去。

在公元622年,他受戒,拜訪名僧,開始講經説法。在之後四五年的時間裏,他得到了眾多高僧的指點,在這些人的基礎上,他有着自己的見解,名氣逐漸開始在蜀中等地傳播。並且意識到唐朝的佛學有很大的隱患存在。

在公元626年,由於天竺僧人的佛學知識的散播,玄奘首次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貞觀二年的時候,29歲的玄奘正式踏上了西行的路途。此去之後,直到公元645年,他才重回長安,期間歷經了將近19年的時間。

在玄奘西行時間裏,他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途經了唐朝西部地區,並且離開了唐朝的疆域,途經高昌國、迦畢試國等,最終達到了印度。他用十九年的時間遊歷了將近110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學習當地的佛學知識,最後終於學有所成,將這些佛教的理論思想帶回了唐朝,並且傳揚開來。

玄奘西行取經

《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大家都看過,裏面的每個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唐僧了,畢竟整部劇的危難都是圍繞着唐僧展開的。其實唐僧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這個原型就是玄奘。那麼玄奘西行取經又是怎樣的一個傳奇呢?

玄奘畫像

玄奘是唐朝有名的高僧,他在佛經上翻譯的功績讓他成為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的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這樣高的評價,是對玄奘西行取經和翻譯事業的肯定。

由於佛教思想上的種種分歧,在貞觀元年,玄奘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貞觀二年,玄奘開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他在途中經過了涼州、玉門關、五烽等地,最後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伊吾。在高昌國,玄奘受到了當地國王的禮遇。過了高昌國治國,玄奘繼續一路西行,先後經過了屈支、碎葉城、赤建國、葱嶺等地,玄奘停留在加濕彌羅國。

在那裏,玄奘學習了許多梵文經典,之後他又在附近遊歷了四國,並且分別學習了當地的佛法知識。在玄奘31歲那年,他終於進入了印度。在印度他不僅僅是學習佛教經論,還尋訪了那裏的佛教遺蹟,更是先後遊歷附近的數十個國家。在印度之後,玄奘再一次啓程,西行到了薩羅國、達羅毗茶國、缽伐多國等地。

直到公元643,玄奘終於開始啓程歸國,並且還為中國帶來了超過600部的佛教經典。玄奘西行取經時總共遊歷了110個國家,他的經歷和際遇是我們難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