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挑戰怎麼樣 忽必烈秘器揭秘蒙古墓葬

 

忽必烈的挑戰

《忽必烈的挑戰》是日本學者杉山正明的一部歷史著作,1995年榮獲三得利學藝賞。目前,該書已經翻譯成中文,副標題為“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的大轉向”,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忽必烈的挑戰》

書名中的“忽必烈的挑戰”,並不是單單指登上大汗之位、在戰場上戰勝對手,比如蒙古帝國打了四十多年的南宋,更主要指忽必烈需要建立一個地跨亞歐大陸既有陸地也有海上的帝國,一個既軍事也通商的大帝國,所以還應該説是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國家體系。

該書以蒙古帝國和元朝為研究對象,不過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元朝不是中國的一個朝代。它要講述的也不是忽必烈如何帶軍打仗、如何征服侵略、如何建立元朝,而是忽必烈建立的從西太平洋到地中海的帝國裏包含着的一種世界性的政治經濟體系。作者杉山正明稱之為世界歷史上最早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體系。

該書的重點,是蒙元與當時以及後來整個世界的歷史。在書中,蒙元不再是一個殺人如麻的野蠻入侵者的形象,反而是整個大陸經濟發展和繁榮的推動者,甚至對外征服也是以商貿為主而非軍事。而後世頗受其益,因此明清、奧斯曼國、俄羅斯等後來的世界強國,也都與蒙古帝國有着許多聯繫。

作者如此獨特的視角和見解,源於他在對這段歷史的研究中利用了許多漢語以外的文獻史料,比如波斯文,而這時其他學者所不具備。

忽必烈秘器

《忽必烈秘器》是著名作家殷謙的《蒙古秘藏》系列長篇小説的第二部。系列小説都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名為《發現成吉思汗陵》在2012年出版,第三部《傳國玉璽》與《忽必烈秘器》同時在2013年面世。

《忽必烈秘器》

因為蒙古人簡單而隱秘的墓葬傳統,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陵墓一直沒有被發現,而在傳説中,裏面有無盡的寶藏,被稱為蒙古秘藏。作家殷謙為了解開這個秘密,不僅研究了大量歷史文獻,去了內蒙、甘肅等地實地調研,據説還專程去了蒙古國,與那裏的歷史專家進行交流,還秘密採訪了當地的幾十位當年守陵人的後裔。根據收穫的歷史資料,他寫出了這一系列三本歷史懸疑小説。

小説的主線就是幾個考古學家根據線索一步步地發現並尋找到成吉思汗陵的故事,期間主角們經歷磨難,包括許多蒙古的秘術,比如薩滿教的割馬舐血、蒙古鐵騎的踩水過河、長生天請神術等。小説也講述了許多蒙古帝國和元朝時期的歷史故事。比如在第二部《忽必烈秘器》裏,就有涉及忽必烈與他的后妃們之間的感情,還有他兩次征討日本的原因。而第三部主要寫的是元順帝的故事。

整部小説最為關鍵的內容,就是解開成吉思汗、忽必烈以及之後元朝歷代帝王的陵墓的所在。作者在書中的推斷,是現在的貝爾湖底,那裏就是埋葬這些蒙古皇室的大禁地。至於真相如何,還需研究考證。

忽必烈是什麼意思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漢譯,它在蒙古語裏原本意思是家業、血統的繼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繼承家業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類似於英語裏的“-er”、“-or”等後綴。

忽必烈雕像

忽必烈,有一個蒙古尊號“薛禪汗”,其中“薛禪”是賢者、智慧之類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時常會在本名的後面加上社會稱呼之類的後綴,“薛禪汗”就是忽必烈本名的後綴。再比如鐵木真的“成吉思汗”,也是他的蒙古尊號,意思是“擁有海洋四方”,其中“成吉思”就是海洋、大海的意思。

蒙古族因為自身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傳統,大多是以動物、日月、花草等各種東西來命名。比如,忽必烈的同母長兄蒙哥,“蒙哥”的意思就是蒼穹、天空,再比如他們的父親託雷,名字時指鏡子,而祖父“鐵木真”就是堅硬的鐵的意思。當然,給子女以東西取名,其實寄託着深層寓意,就是希望他們像這些東西一樣,像鐵一樣堅強,像鏡子裏的我一樣,像天空一樣廣闊等。

此外,蒙古族名字也常常是直接就是父母的期望。比如“巴圖”是“結實”的意思,“烏雲”是智慧的意思,“斯琴”是聰明的意思,“高娃”是美麗的意思等。所以女演員斯琴高娃的名字就是父母希望她既聰明又美麗。

而“忽必烈”的名字,其實也是他的父親託雷對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可以繼承大蒙古國。


 

忽必烈年號

忽必烈是蒙古帝國最後一位大汗,也是元朝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共35年,使用過“中統”和“至元”兩個年號,前者只用了四年,後者一直到忽必烈病逝。

忽必烈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中原登基為蒙古帝國的大汗,一個多月後,他就宣佈建立年號“中統”。這兩個字大概是中原的統治者的意思,因為當時忽必烈雖然還沒統一中國,但已經統一了中原。

不過“中統”這一年號只用了四年。在1264年的中統五年,忽必烈把年號改為“至元”。據説這一年號出自《易經》,原文是“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由此可見忽必烈對漢族文化的喜愛。三個月後,忽必烈又把國號也改了,“大蒙古國”改為了“大元”,元朝從此正式建立。由此可見,忽必烈之前改年號,是為了後面改國號,從蒙古帝國改為元朝做準備。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朝廷用來紀年的一個名號,是漢族人的傳統。蒙古族人沒有年號一説,所以忽必烈之前的成吉思汗、窩闊台等人都沒有使用年號。而忽必烈使用年號,是因為他從小喜歡並學習漢族文化,尤其是尊崇儒家,之後也一直主張蒙古族接受漢化,所以在即位成為皇帝后自然更要使用漢族朝廷的那一套制度。他在詔書裏自稱“朕”,給祖父、父親、母親等人追尊廟號、諡號,這些行為也都可以看出這一點。

忽必烈姓什麼

忽必烈是是蒙古族人,因此繼承了祖父成吉思汗的蒙古姓氏,是孛兒只斤,用蒙古文表示為Боржигин,還可以用外文表示,是Borjigin。據説,在突厥語裏這是意為藍眼睛的人。

忽必烈劇照

蒙古族人時常以自己氏族的名稱作為姓氏,孛兒只斤氏就是如此。據説,按照血統來看,成吉思汗是來自奇源部包羅特包爾之金氏,所以就是“包爾之金氏”。元朝滅亡後明朝人貶低地稱他為“孛兒只斤氏”,同時也給他們的同族後裔取了漢姓,取的是首字“包”,也有音譯為“鮑”的。

因為蒙古族人也常常以自己部落的名稱為姓,所以成吉思汗出自奇源部,也就被説是“奇源氏”。不過在《元史》裏因為漢譯蒙古語時除了錯誤,變成了“奇渥温氏”,後來明朝人貶低地稱他為“乞顏氏”。

無論如何,忽必烈姓孛兒只斤就沒錯的。此外,孛兒只斤氏家族原本血統就純潔而高貴,據説是源自蒙古族的始祖母和天神,之後又出了成吉思汗等多位可汗,所以他們家族也被稱為是“黃金家族”,以示尊貴。元朝滅亡後,尤其是在清朝也有不少姓孛兒只斤的名人出現在歷史中。

孛兒只斤氏讀作bóérjìjǐnshì,中間那個“只”字不是念“zhǐ”。因為是由這個姓氏的蒙古語音譯而來的中文名,所以也有其他的譯法,比如博爾濟吉特、博爾濟錦、包爾積金等。

忽必烈後裔

蒙古族常年四處打仗,打仗到哪血脈傳播到哪的風流成性的習慣,比如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據説目前全球就有1700萬人。作為他的孫子,忽必烈自然也不會留了祖宗的面子,雖然史書上就記載了他十個兒子幾個女兒,但後裔絕對不少。

忽必烈劇照

不過相比起成吉思汗把子孫後代像種子一樣地播撒到歐亞大陸的幾乎所有地方,忽必烈因為沒有西征過,他的後裔應該就集中在中國、蒙古國、俄羅斯這一帶。他們大多是蒙古族人,或者是蒙古族演化的民族,比如阿爾泰人、圖瓦人之類。

這些人大多是忽必烈統治的那一方蒙古族軍隊或者百姓的後裔,比如在忽必烈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後,有一部分蒙古人留在了現在的雲南、四川等地,演變成今天的南方蒙古族。但是,這些人準確的説不算是忽必烈的後裔。忽必烈真正的後裔是元朝的皇室,一代代的皇帝以及各位封王等。

因為後來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忽必烈的後裔自然需要遷移和逃亡,大部分回到了蒙古故地,也應該有不少四散到了中國其他地方。之後,蒙古族被清朝征服統治,清朝為了加強與蒙古的關係,還冊封蒙古貴族為台吉。而,一般只有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血統的人才能被封為台吉,因此其中必然有不少就是忽必烈的後裔。而在中國各地,也時有人聲稱自己是忽必烈的後裔,甚至拿出了所謂的家譜,但具體如何不得而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18 字。

轉載請註明: 忽必烈的挑戰怎麼樣 忽必烈秘器揭秘蒙古墓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