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的成就有多大 張仲景的醫品怎樣
張仲景生於公元前150年,死於公元前215年左右,是東漢南陽涅陽人,就是如今的河南省人。他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張仲景主要確立了辯證論治,撰寫《傷寒雜病論》,被後世稱為醫聖。在《傷寒雜病論》裏收錄了大量方劑,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瑰寶。
張仲景照
被稱為醫聖,在中國醫藥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醫學理念和行醫品格值得現在的醫學從業者學習。他在任長沙太守期間開堂坐診,造福當地一方百姓。
《傷寒雜病論》開創了六經辨證的先河,是後世從醫者的必學經典作品,晉代太醫的《傷寒論》,宋代的《金匱要略》都是根據《傷害雜病論》的一些章節或者原理改編。張仲景除了編寫《傷寒雜病論》之外,還寫了《辯傷寒》《口齒論》等,可以都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而不復存在,也是醫學史上的一大憾事。
張仲景不僅有着極高的醫學能力,還有着突出的醫學品質和素養,他發明的餃耳湯就是心繫貧寒百姓受凍耳之苦,潛心研究出來的,實用性很強。並且張仲景行醫用藥講究極簡,為百姓節約成本。
張仲景不僅在中國醫藥學史上有着醫聖的稱號,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有着極高的榮譽,在漢代之後,每朝都有專門研究張氏醫學的人,超過了五百家,到了現在,還有張仲景研究學院。他在亞洲地區,特別是日本,朝鮮,東南亞,都有着很高的影響力,是現在中醫楷模,他的精神鼓舞的後世從醫者探索生命的奧秘。
張仲景醫品
張仲景在醫學上有很高建樹,在大堂上坐診被稱為坐堂醫生。因為接觸了大量的病人和案例,他的醫術更加精湛。張仲景同時蒐集很多民間的偏方和許多醫生的方劑療法,然後根據自己的認識來研究,再在病人身上不斷實踐。
張仲景雕塑
不僅如此,他為人還特別謙虛,為了拜訪名師,不畏懼路途遙遠,不在乎旅途勞累,到了地方第一時間就要去拜師取經。當時襄陽城有個綽號叫做“王神仙”的神醫,他在醫性和醫道上都很有研究,有着自己獨到的體會。張仲景將他的藥性和醫學都學得透透徹徹,然後融入了自己的理論之中。
當時面臨戰亂,一些庸醫橫空出世趁火打劫,給病人看病也不診脈,隨便對視幾眼就開始抓藥,不管把人治成什麼樣,只知道賺錢,草菅人命。還有一些有技術的醫生不給百姓看病,他們多是追逐權勢榮耀。當時瘟疫流行,死在傷寒上更是不計其數,不光是平常百姓,達官貴人家也是一樣。張仲景自己的家族原本有200多人,十年之後死的就剩70多人了,十之八九都在傷寒上。這些都讓張仲景十分氣憤,痛定決心要找出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拯救天下黎民蒼生,能夠控制瘟疫的發展態勢。
於是他辭官來到了嶺南,開始避世研究醫學,然後編纂醫書,他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更多的人懂得醫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的情況。為了百姓也能看懂,他特地用的都是一些樸素的語言,包括藥材都用圖畫在旁邊註釋,最後終於寫成了十六卷的《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寫完這本書之後沒多久,便與世長辭,遺體由人運回故鄉。
張仲景學風
張仲景在醫學上地位很高,但是他一直堅信每個人都有優勢和劣勢。虛心和同行交流,並且有問題的時候就會找他們探討,遇到別人醫術比他好的地方,他就降低姿態向人家請教。
張仲景像
在中國封建社會,像醫學這樣的都是屬於手藝活,並且這是吃飯的傢伙,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外,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寶貴技藝的流失。那時候南陽有個著名的大夫叫做沈槐,行醫已經很多年了,孤身一人潛心研習醫術,今天已經七十多歲,頭髮花白了,無兒無女。人老了,就會容易想到以前的一些不好的事,加上他身邊沒有人陪着,漸漸地身體越來越衰弱,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
當地的同行知道之後就來看望老頭,給他看看病,但是都是同行,説話又得小心翼翼。就這樣,沈槐的病情越來越重。後來張仲景去了之後,看到沈槐的情況就開出了方子。五穀雜糧做成藥丸塗上硃砂,然後給他服用。
沈槐覺得可笑,他就把這個藥丸掛在屋檐上然後逢人就嘲笑;“看,這是張仲景那個小子給我出的藥方,多可笑,誰能吃五斤面,純粹是個庸醫。”他一想就覺得可笑,笑着笑着心中的鬱結之氣就沒了。
後來張仲景見面的時候就給沈槐道喜,沈槐這時候恍然大悟,原來張仲景這小子的目的是為了給我治病,然後自愧不如,逢人邊説張仲景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