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0年授任翰林院編修,到1901年病逝於直隸總督任上,李鴻章足足當了51年官,見證了晚清50年的絕大部分風雲歷史。如果把李鴻章擔任過的職務,放在今天來看,相當於什麼官職呢?
我們從頭説起吧。
李鴻章是在1847年考上進士的。隨後,他進入翰林院學習。3年後的1850年,翰林院散館,李鴻章授任翰林院編修。
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職責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相當於現在的中央兩辦秘書局的工作人員。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李鴻章隨工部左侍郎呂賢基回安徽老家與太平軍作戰。1857年,李鴻章父親去世,他丁憂回家,為父親守制。
1859年,當太平軍打到李鴻章老家合肥一帶時,李鴻章舉家逃走,到江西南昌李瀚章處避難。曾國藩知道後,將李鴻章召至幕府,擔任幕僚,負責起草文書。
清朝時期,地方官員都聘請了幕僚。幕僚俗稱“師爺”,他們沒有編制,也沒有俸祿,由地方官員支付薪酬,相當於臨時工。在晚清四大名臣中,除了李鴻章,左宗棠也做過幕僚。
李鴻章在曾國藩幕府工作了好幾個年頭。1860年。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後,順勢而下,攻陷了江蘇多個地方,兵鋒直逼上海。上海士紳請求曾國藩派兵相救。曾國藩最初希望曾國荃率領湘軍前往上海,但曾國荃一心一意包圍攻打南京,不願分心去上海。曾國藩又寫信邀請湘軍宿將陳士傑出山,也被他婉拒了。
李鴻章看到機會難得,主動請纓,請求曾國藩派他到上海去。隨後,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派遣下,回到安徽老家招募了一支軍隊淮軍,浩浩蕩蕩地開到上海。手裏有了軍隊還不行,李鴻章還得有一份職務才行。1862年,在曾國藩的推薦下,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清朝時期,上海屬於江蘇管轄)。
巡撫是封疆大吏,為從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銜則為正二品。李鴻章所擔任的江蘇巡撫,相當於現在的江蘇省長。
李鴻章率領淮軍在江蘇一帶與太平軍作戰。由於李鴻章有財力雄厚的上海作為靠山,不差錢,買了一批新式武器,並僱請外國教練訓練的新式軍隊,大大提高了淮軍的戰鬥力,幾場硬仗打下來,收復了不少實地。
1865年,僧格林沁親王在攻打捻軍時,落入捻軍的包圍圈,戰死沙場。清廷任命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欽差大臣,北上督師與捻軍作戰。與此同時,又命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一職。在清朝,“署理”的意思是官員出缺或離任後,由其它官員暫時代理職務。兩江總督管轄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相當於今天這3個省的省長,同時兼任衞戍區(警備區)的司令員。
1868年,曾國藩從兩江總督任上調任直隸總督。李鴻章隨即正式擔任兩江總督。1870年,曾國藩從直隸總督任上回任兩江總督,李鴻章再次接任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負責總管直隸的軍民政務,為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後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天津市的市長和河北省的省長,同時兼任衞戍區(警備區)的司令員。
李鴻章在擔任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時,還兼了一個職務,分別是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清朝在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之前,沒有專門的外交部門。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分別負責各自區域的外交事宜。因此,李鴻章又兼具了今天外交部長的身份。
正因為此,李鴻章才獲得了豐富的外交經驗,從而出現在《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談判桌前面。當然,這對於李鴻章來説,未必是什麼好事。
李鴻章除了擔任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外,還短暫擔任過湖廣總督和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的轄區是湖南和湖北,兩廣總督的轄區是廣東和廣西,這就説,李鴻章相當於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的省長,同時兼任衞戍區(警備區)的司令員。
1868年,李鴻章曾經被朝廷補授為協辦大學士。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1895年,李鴻章因為中日甲午戰爭失利,被革除了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等職務,只給了一個文華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為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正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