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劉邦駕崩之後,嫡長子劉盈繼位,也就是漢惠帝。對於漢惠帝這個人,大家的印象就是軟弱無能,沒有任何主見。他執政的時候大權旁落,全部都是母親呂后説的算。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個昏君。其實,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説,漢惠帝都不算是昏君,更不能説軟弱無能。我們看一下漢惠帝做的那些事情就知道了。
漢惠帝二年,蕭何去世。蕭何去世之前,漢惠帝問蕭何他去世後,誰來坐丞相的位子。蕭何問漢惠帝覺得誰適合這個位子,漢惠帝想了一下説曹參。蕭何直接説,如果陛下能重用此人,自己可以死而無憾了。光是從這一方面來看,漢惠帝在用人方面還是比較有眼光的。而且曹參當上丞相之後,漢惠帝和曹參配合的非常默契,對曹參大力支持。這才有了“蕭規曹隨”的成語。如果漢惠帝不支持曹參的話,即使呂后再插手,曹參也不會做的這麼順利。
除了在用人方面漢惠帝獨具慧眼,在處理朝中各種勢力時,漢惠帝處理的可以説也還不錯。我們都認為漢惠帝當時受呂后控制,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呂后雖然強勢,掌握重大權力,但不管怎麼樣,她都是依附於漢惠帝的。如果漢惠帝不同意的話,呂后再厲害也無法掌握大權的。在漢惠帝時期,呂后的勢力、地方諸侯勢力、朝中大臣的勢力這幾股都是並存的,而且並沒有太大的矛盾。總的來説是均衡的狀態,雖然漢惠帝不能掌握絕對的大權,但在穩定各方勢力上做的還是不錯的。漢惠帝去世後,這些勢力矛盾非常尖鋭。呂后去世後,可以説徹底爆發出來了。如果漢惠帝沒有手腕的話,他自己的皇位可能都保不住。
除了這兩方面,總的來説漢惠帝做皇帝還是不錯的。他在位期間繼續實行與民生息的政策,實現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廢除秦朝思想禁錮,推動黃老哲學代替法家學説,打開各種思想發展的大門,勵精圖治,國泰民安。這些現象史書上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在史書上,很多人對漢惠帝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班固認為他是寬仁之主。司馬遷也説漢惠帝慈仁,薛福成説漢惠帝天資仁厚,執政期間沒有任何過錯。可以説大家對他的評價多數正面的。這樣的皇帝,説他軟弱無能真的是太貶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