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殘酷青春電影該如何定義?有哪些代表作?
摸着石頭過河的孩子
高一的時候我開始讀棉棉的小説,她在小説裏説道這是我的“殘酷的青春”。後來又有一位更年輕的作家,她的《北京娃娃》被出版商直接定位為“殘酷的青春”而成為話題人物。她們寫的帶有嚴重個人自傳色彩的小説,裏面的人物無一不是在成長的這條大河中,為觸摸彼岸的世界而撞得頭破血流。我把這些渴望與世界和諧相處卻一直在跌跌撞撞的孩子稱作為“摸着石頭過河的孩子”。那麼描寫這些孩子的電影也應該可以打上“殘酷的青春”這個標籤。
棉棉的《糖》中那個愛着《惡之花》和徐星的紅,經歷了千瘡百孔的愛情、東跑西顛的演唱謀生、吸毒和飄搖了十年的動盪青春,才勉強開始像正常的孩子那樣站在了河岸上。小説裏有一句話可以用來説明“殘酷的青春”:我們不是好孩子,所以我們沒有糖吃。
一些外媒認為棉棉是在中國劇烈社會進程中青春動盪的一代青年的縮影
正如“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一樣,那些“得不到糖的孩子”才有殘酷的青春。得不到糖的孩子,帶着家庭冷漠、性格不健全、暴力、性好奇、社會歧視等創傷在河中艱難前行,為了到達彼岸的温柔世界。有的艱難地摸着石頭過了河,脱胎換骨一般把曾經的歷史抹去,假裝像好孩子一樣與對面的世界和諧相處,像《致青春》裏的朱小北淡定從容地變身劉雲。而有的孩子雖然過了河,但身上的創傷卻永不能痊癒,在對面的世界強顏歡笑,像《愛情的牙齒》裏的錢葉紅,從瘋狂去愛到不會再愛,她分到的是一顆不甜的糖。而有的孩子卻沒過得了河,永遠地沉在了水底,像《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的星野,死得熾熱但無聲無息,原來上帝就從沒有為他留過一塊糖。
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性格塑造決定我們如何和彼岸的世界相處,而到達彼岸後的人生其實是一直在專心抹去曾經青春路上的問題。青春因為殘酷過,過河後才會反思地更多。所以“殘酷的青春”一直是文學作品和電影喜歡錶現的主題。
有些作品致力於呈現青春的燥熱反應,如《愛情的牙齒》、《陽光燦爛的日子》,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這些電影弱化年青人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單純講述劇烈的青春襲來,剩下的是滿目瘡痍的單薄身軀。
熾熱的青春燃燒完,剩下的是千瘡百孔的人生。《愛情的牙齒》
有的是探討家庭缺失和社會問題帶來的青春動盪,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你媽媽也一樣》、《大象》、《四百擊》。從古到今,橫貫中西,家庭問題造成的青春問題是青春類電影喜歡錶現的重點。
問題少年是電影喜歡探討的焦點
而有的是雕刻一段年輕人被迫艱難的生活歷程,不是簡單的勵志片,儘量還原真實的生活,殘酷而冰冷。如:《冬天的骨頭》、《羅塞塔》、《單車少年》等。
貧窮倔強的少女,她的青春就像那把冬天的骨頭。
有的是寫有着奇異人格的青春,像《登堂入室》、《水果硬糖》、《胖女孩》等,這是往人性深處探究的另一種青春片方向。
有着奇異人格的少年。《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