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主要在哪些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北周武帝滅佛

北周武帝改革

北周武帝宇文邕,武川人,中國歷史上北周王朝的第三任帝王,自公元560年即位到578年逝世,共計在位十八載。

北周武帝圖片

在這十八年的勵精圖治中,北周武帝不僅誅殺權臣宇文護,還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北周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關於北周武帝改革談論的比較多的是他改革的目的以及側重點。

針對北周武帝改革的分析主要可以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入手,在政治上,宇文邕在建德二年先是確定了三大教的地位先後,以儒家思想為先,佛教最後;建德三年,武帝又下令全國範圍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建德六年,武帝又推行滅佛政策,強迫相當於當時北周境內人口總數十分之一的300萬僧侶還俗,在當時北周滅齊的背景下極大的緩和了北周兵力和財力極度匱乏的境況,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北周武帝改革在軍事方面主要的目標是消滅北齊,以此統一北方。公元563年宇文邕聯合突厥合力征討北齊,當時的北齊國力已是江河日下,所以最初北周與突厥聯合軍勢如破竹齊力攻佔北齊20餘座城池,但後因北周孤軍奮戰而慘遭失利;公元572年宇文邕為清掃親政障礙而誅殺了權臣宇文護,此後他大力發展生產並吸收農民為府兵以擴充軍備;公元575年周武帝派遣18萬大軍征討北齊,最終因中途生病不得已班師回朝,但此次征討大挫北齊勢力;公元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併成功俘獲齊王,滅掉北齊,同時也為日後的隋朝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是一個體恤百姓的皇帝,後來打敗了齊國,建立了北周盛世。歷史上的北周武帝便是宇文邕,他出生於543年死於578年,屬於鮮卑族代郡武川人。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由於宇文邕從小就聰明所以宇文泰便見人就説:“成吾志者,此兒也。”

北周武帝劇照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十二歲時便被封為輔成郡公,武城元年,又進封為魯國公並且兼任宗師,但是宇文邕的性格深沉不輕易發表任何意見,周明帝便説宇文邕是:“此人不言,言則必中。”

所以他們都是有遠見的,560年四月明帝被宇文護派人毒害,他們便讓十七歲的宇文邕登基稱帝,稱為北周武帝。但是北周武帝在位時社會動盪不安,發生種種事情的原因就在於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因為宇文護壟斷了北周實權所以導致社會不穩。而且北周武帝深知宇文護的勢力正在一天天的擴大,自己只能忍耐着,北周武帝表面上與宇文護相安無事但是在暗中卻一直積聚力量,終於在一次恰當的機會中和眾人一起殺死了宇文護。

宇文護死後,北周的大權都集中在北周武帝的手中,並且北周武帝把宇文護的兒子親信都殺死了,北周武帝終於迎來了親政。宇文邕本人生活簡樸、做事果斷明確、耐苦勞,關心民間疾苦,後來更消滅了齊國,使百姓生活安定。

578年宇文邕死於病災,享年三十六歲,諡號武皇帝,葬孝陵,廟號高祖。

北周武帝滅佛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事件即北周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是一個仁慈的人,並且北周武帝虔誠的佛信徒,但是北周武帝滅佛在歷史上是真是存在的,所以關於該事件發生的原因一直是後人的興趣所在。

周武帝劇照

就史料上記載,當時北周的佛教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寄生蟲,和尚們不務正業不繳納税費,並且當災難到臨時,和尚們不但對災民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機吞併土地,這便使本來就遭受災難的人雪上加霜,這實際上就是滅佛事件的導火索。

北周武帝滅佛正式發生是在公元574年,當時北周武帝強行限制僧侶人數,這一策略不僅增加了財政收入,同時也使得軍隊人數大大的增加了。在北周武帝滅佛期間,曾有一個比較大膽的僧人告訴北周武帝,佛是救世主,施恩佈道,周武帝這樣對佛會遭到報應的。但是北周武帝並沒有害怕反而説只要百姓幸福國家興旺,他便寧願承受任何懲罰。

北周武帝在位期間,北周國國運昌盛,滅佛事件非但沒有使得皇帝遭到報應,反而使他獲得了百姓的愛戴。北周的僧侶之所以放肆是因為北周的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都是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從而使得佛教在北周發展非常迅速,隨着時間的推移,僧侶們仗着皇帝的重視,開始自大,忘記了本心,所以到了北周武帝時期,佛教的發展已經嚴重影響了江山社稷,為了國家餓發展,百信能夠安居樂意,所以才有了北周武帝滅佛事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7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周武帝主要在哪些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北周武帝滅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