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4日消息(記者楊禕)“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教與學狀態,因為融合了‘互聯網 ’‘智能 ’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在5月14日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 據悉,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本次在線教學規模之大、範圍之廣、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吳巖説。 新聞發佈會現場(來源:教育部網站) 吳巖認為,在高校應對疫情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發生了四個新的變化: 一、改變了教師的“教”。教師從剛開始有一點緊張,甚至有一點抱怨,慢慢變成比較興奮、比較從容,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素養空前提高,有很多老師以成為網紅教師感到自豪和驕傲。 二、改變了學生的“學”。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大家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師生互動性滿意度很高,有的甚至超過了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 三、改變了學校的“管”。過去學校的教學管理更多是面對面,現在的管理是背靠背。學校依靠大數據得到更加精準有效的數據,據此來進行管理,管理的成效讓人非常滿意。 四、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原先的大學是有圍牆的,這次在線教學不僅打破了物理上、空間上的圍牆,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心理上的圍牆,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新的教育形態。 下一步,教育部將會把此次大規模在線教育教學的生動實踐,轉化為疫情結束之後的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內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範式等在內的一整套改革方案,以“學習革命”推進“質量革命”向縱深發展。
【來源:央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