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陳寅恪的“恪”字怎麼讀 陳寅恪夫人是誰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陳寅恪名字中的“恪”的讀音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與陳寅恪相熟的人都稱其為陳寅恪“que”,但此讀法在《説文解字》、《康熙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中皆無記載,在20年代至40年代期間,清華北大出身的高層知識分子皆如此稱呼陳寅恪先生,這不禁引起大家的疑問。

陳寅恪塑像

如此眾多的人稱其名字為“que”,詢問其中一兩人,卻都説不出詳細原因,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曾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王力先生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恪這個字本身只有"ke"一個讀音,但在陳先生的名諱當中,大家都讀為“que”,所以我也跟着這樣稱呼了,並未有正式的資料可以作證”que”這個讀音。”

既然是人云亦云,那這個讀音的源頭出自何人呢,竟連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也將此字讀為"que”,這其中的奧秘其實可以用方言讀音來解釋,因為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恪”的讀音接近於”quo”,但國語標準中是沒有這音的,故而隨了鄉音將名字讀為"que”,陳寅恪先生在北方教學期間,大家也都習慣了稱呼其南方的叫法。

對於名字讀音的誤解,陳寅恪先生倒並不放在心上,也未曾糾正,有人問其原因,陳先生反而笑着問道:“有這個必要嗎?”如此精通國學的大師將其一生精力心血都灌注於學術研究上,對待自己的學術糾正反倒順其自然了,可謂是大家風範。

陳寅恪一直以來都被冠譽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華研究院任職期間,每堂課都座無虛席,連朱自清、吳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聽陳寅恪的課。在清華園裏至今還流傳着關於陳寅恪經典名言與軼事。

陳寅恪

陳寅恪的博學通識不僅受清華學子追崇,更是受當世名人教授的認可,他所授課的涉及範圍極為廣泛,宗教、歷史、語言等各方面學術類科目皆有獨到的研究與著述,陳寅恪曾在其課堂上立下了“四不講”的規矩:“前人講過的、近人講過的、外國人講過的、我自己過去講過的,我皆不講。”隨着陳寅恪的課堂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來,這個“四不講”的規矩也在學界廣為流傳開來。

陳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風格,往往不受常規拘束,不受輿論左右,1932年,清華大學組織新生入學考試,當時的國文系主任劉文典便邀請國學大師之一的陳寅恪國文考試代擬試題。當時陳寅恪便負責出作文題《夢遊清華園》,另一題為對對子,引起了考生譁然,僅一人獲得滿分。題目為上聯“孫行者”,滿分下聯為“胡適之”,另有“祖沖之”、“王引之”答案尚能得分,而滿分獲得者便是之後的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陳寅恪出題怪異,與當時盛行的白話文運動格格不入,但陳寅恪出此題是為了測試學生的讀書量的多少與詞彙量的貧富,更想考察學生的思維條理。


 

陳寅恪的夫人唐筲,便是“涕泣對牛衣,卅載都成斷腸史;殘廢難豹癮,九泉稍待眼枯人”中的女主人公,1967年夏天,唐筲心臟病發作,性命垂危,她的丈夫在悲憫中為其寫下預挽愛妻的對聯,伉儷情深盡在三言兩語之中。

陳寅恪夫人

1969年十月,陳寅恪最後先愛妻而去,在這之後發生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四十五天之後,唐筲也跟隨陳寅恪去往另一個世界,人們都説故人離世,會在世間停留七七四十九天,想必是陳寅恪放心不下唐筲,便與之相攜而去了吧。

唐筲的死因是因為心臟病,但在她料理陳寅恪生後事的期間,更像是在料理他們夫妻兩人的後事,她曾囑咐特意從四川趕來悼念的大女兒,若是她不久離世,便不必跑這一趟來相送了。唐筲的死是理智的,對於一個依賴藥物維持生命的人來説,死亡在輕易不過了,只要她尋得值得離開的理由,她便可以結束這世間的悽苦,瀟灑遠去,不再回頭。

陳寅恪作品

陳寅恪晚年從開堂布學轉為著書立作,將其畢生所學盡數傾注於史學研究之中,但當時,陳寅恪的眼疾已到了幾近失明的狀況,創作條件極為艱辛,在其妻子唐筲、學生黃萱的幫助下,日夜為其朗讀材料,並謄錄其所述,共整理了上萬卷的書稿,工程極其浩大。

陳寅恪作品

最艱辛的時期莫過於文革期間,陳寅恪與其妻子唐筲在造反派的刻意刁難與折磨之下,仍未放棄研究史學,只恨不過自己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加之生活條件的惡劣,陳寅恪的一生都在學術研究中度過,臨終也未曾歇筆。

陳寅恪對於中國隋唐歷史的貢獻是難以泯滅的,他在幾乎沒有參考書籍的情況下,通過切身實地的考察,撰述了兩部舉世名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開創了屬於他的研究典範,在中古研究學中,注意到了對文化種族的關注與家族的關注,克服了眾多研究學者繞不開的課題。陳寅恪開創獨有的歷史剖析方法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等歷史構成要素來分析隋唐制度,並且上溯到漢魏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古歷史衍變的過程,並對唐代歷史作出了堪稱典範的論述。

陳寅恪所著的另一部作品《元白詩箋證稿》以論及元稹與白居易的詩作為主要內容,全書共八章,約十六萬字,該書特色為以詩證史,剖繭抽絲,愈辯愈明,從詩詞中所藴含的中唐世風、習俗、政治等諸多要素入手,窺得中唐社會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