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興起於密林深處的大興安嶺,是首個統一中原地區的北方少數民族,在中國的民族史上曾佔有顯赫的歷史地位。而這個民族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秦、西燕、南涼、南燕、吐谷渾、代國、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十二個地方政權。
其中,拓跋鮮卑曾經橫掃羣雄,終結了十六國的分裂局面,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廣大地區,建立的北魏政權更是開創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統一黃河流域的先例。
那麼問題來了,“鮮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它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呢?到了今天又是哪個民族呢?我們本文一起來探析一下!
“鮮卑”一詞的含義
關於“鮮卑”一詞的含義,在史學界並沒有統一的看法,目前來説主要有以下四種觀念;
第一種觀點是認為“鮮卑”的諧音是“犀毗”;而“犀毗”在相關史料中的記載是指胡人衣服的腰間上掛着的帶鈎,這種帶鈎最早出現在東胡。當然了,這種説法在筆者看來是不嚴謹的,因為將胡人衣服上帶鈎的名稱,來作為民族實體的“鮮卑族”名稱是不夠嚴謹的。
第三種觀點是説,鮮卑族起源於大興安嶺,而大興安嶺在古代的時候就被稱為是鮮卑山,因此鮮卑族的名稱就是從這山名來的。第三種觀點則是認為“鮮卑”族稱是由他們的一個部落酋長的名字轉化而來的。
第四種觀點則是認為“鮮卑”在滿語中對應的音節是“仨逼”,而“仨逼”在滿語中的含義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鮮卑”在蒙古語言中對應的音節是“斯波勒克”,而“斯波勒克”在蒙語中的含義是美好、祥瑞的意思。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鮮卑族之所以會取“鮮卑”為本族的名字,其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們對“吉祥如意”、“幸福美好”生活之嚮往!
“鮮卑族”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鮮卑族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戰國時期,匈奴實力日益強盛,當時匈奴自稱為“胡”,因其地理位置處在東邊,因此匈奴又稱為“東胡”。鮮卑族人長期受到東胡匈奴的壓迫,後來由於漢武帝對匈奴實行打擊,使得鮮卑族人最終逃亡到烏桓山和鮮卑山得以擺脱匈奴的控制,並逐漸發展壯大。
“鮮卑族”的崛起
在東漢時期,北匈奴勢力逐漸衰弱,而鮮卑族勢力逐漸強大,於是便趁機多次對北匈奴進行了打擊。在南匈奴等西域各部族的配合與支持下,鮮卑於大約公元85年出兵進攻打擊北匈奴,使其元氣大傷。
公元87年的時候,鮮卑族再次對北匈奴發起了進攻,在此次戰役中,鮮卑軍還斬殺了北匈奴的首領優留單于,促使其勢力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幾年之後,北匈奴再次受到東漢朝廷和南匈奴的致命打擊,無奈之下便離開自己原來生活的故土進行西遷。而此時的鮮卑族乘勢佔據了原來北匈奴的地盤,即“漠北地區”。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留在漠北的十餘萬匈奴人也都併入了鮮卑,鮮卑族自此勢力開始興盛起來。
公元2世紀中葉,鮮卑族湧現出了一位英雄人物,他便是鮮卑著名的首領——檀石槐。檀石槐率領部眾相繼打敗了丁零、扶余、烏孫等地,建立起了一個地域遼闊且勢力爆棚的部落聯盟。但好景不長,這樣規模的部落聯盟,在檀石槐去世後不久就逐步瓦解了。
隨後,拓跋鮮卑便開始不斷強大起來。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族先後建立起來了遼西、代、宇文、前燕等九個政權。
“鮮卑族”與隋唐帝國之間的關係
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黜魏恭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在公元560年的時候,周武帝宇文邕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將北周國力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峯。而此時的北周已經不滿足於偏安一隅,遂集中兵力攻打北齊,前期佔領了北齊重要的軍事重地——晉陽,隨後又乘勢東進。
公元577年,北周軍攻陷了北齊的都城鄴城,北齊宣告滅亡,從此北方地區歸於統一。同時這也為後來的隋帝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隋唐時期以後,鮮卑族雖然已經逐漸解散,此時的他們既不作為政治實體的存在,也不作為民族實體存在,但是他們的後裔卻在隋唐兩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兩代開國君主都是深受鮮卑文化影響的漢人,他們的國家建立和穩定,在很大程度上都與鮮卑有着很大的關係。所以由此可見鮮卑文化對隋唐兩代帝國的影響之深。
這裏我們還需要補充的一點是,在歷史上只有“二元帝國”才能同時統治長城南北地區,而所謂的二元帝國便是既懂得草原邏輯,又懂得中原邏輯的國家,一般來説只有少數民族政權可以,比如清朝和元朝。
但是在唐朝的時候也可以同時統治長城南北地區,那難道它也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建立的國家嗎?當然不是,李家王朝自然是漢人建立的王朝,但是唐帝國本身並非是一個真正“純正”的漢人王朝。這一點所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閲一下這段歷史!
現在的“鮮卑族”
根據歷史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古代鮮卑族後裔都被漢化並融入到了漢族中了,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族,另外還有一部分拓跋鮮卑南征時沒有出來的鮮卑族留在了東北地區,他們大都分佈在了黑龍江、外興安嶺西邊、烏蘇里江兩岸包括海參崴一帶,但是其中有一大部分被當年的《尼布楚條約》劃給了俄國。另外還有一部分則演變為了今天的“錫伯族”。
參考文獻:《隋唐史》、《簡述鮮卑族的起源及發展演變史》、《五代十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