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想自家的寶貝女兒多才多藝,可是興趣班報多了又擔心“貪多嚼不爛”。
其實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也是一門學問哦。
——鹿媽
◆◆◆
最近整理了一下手機相冊,發現好多倆孩子的照片和視頻,還有不少她們小時候畫的畫。
當時可能只是隨手一拍,但現在回頭看看,覺得特別有意思。
尤其是那些畫,真是能感覺出來孩子的成長和思維的發展。
這兩張是她倆4歲時候畫的,可以看出很稚嫩。
這兩張是她倆5歲時候畫的,能看出線條更具體一點兒了。
這兩張就是6歲時候畫的了,能感覺到有加入她們自己的想象力在畫裏。
這三張是7歲時候畫的,6歲左右給她倆報了一個畫畫的興趣班,學得挺開心的,畫風偏向“寫實”了。
這幾張是8歲時候畫的,有時候畫完會給我講,畫的是什麼,怎麼畫的,懂一點點技巧了。
這幾張是現在9歲畫的了,其中這個玫瑰,是倆娃送我的母親節禮物,是我最寶貝的東西之一。
之前跟一個朋友聊起,寒假年後給女兒安排了繪畫、吉他、英語三個興趣班,朋友説我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沒給孩子快樂的假期。
不過從我家的情況來説,這3樣兒都是孩子特別喜歡的,她們自己還挺有成就感的。
我也專門跟一些專業的老師和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聊了聊,結合我自己的一點經驗,希望跟大家單純分享一點兒我對孩子天賦、興趣和興趣班的看法,可能會對在“放鬆”與“督促”中猶豫的朋友有用哈。
興趣≠興趣班,但最好讓孩子趁早多接觸
早前分享過一篇文章《馬雲吐槽中國教育:那些從小上興趣班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提到過馬雲的一個觀點:
“從幼兒園開始,就要給孩子種下文化的種子,學習琴棋書畫”,因為“唱歌能夠通向靈魂,舞蹈能夠懂得節奏,畫畫能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趁早開始”,也是我身邊的朋友涵涵媽總結的一個經驗。
她早前一直堅持“孩子童年就該快樂的過”,什麼也沒讓孩子多接觸。
後來發現小學組織的各種活動,其他同學都能展示各種才藝,而女兒幾乎都只是“打醬油”,孩子自己挺有失落感的。
後來想讓孩子學點什麼,發現課業之外的時間和精力都變得特別緊張。
而且別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到二三年級已經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特長了,女兒還在各種試錯和折騰的“起步階段”,學習熱情和自信心也受點影響。
其實我是比較贊同大家儘早的培養一下孩子的興趣。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參加各種展覽、旅行等方式,做一點點啓蒙,讓他們興趣加深。
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家庭的又可以給孩子一些支持的話,那可以在幼兒園階段,選一些興趣班,讓孩子嘗試一下。
因為幼兒園階段沒有太多課業要求、孩子又有精力,不用怕試錯。
孩子適不適合學這個特長、適合什麼樣的老師,都能在一年左右時間就試出來。
小學階段,最好就不要帶着孩子在幾個興趣班之間趕場了,學得太雜,對孩子對父母,都是不小的壓力。
孩子可以保留最喜歡、最有潛力的一兩項,作為長期堅持的特長。
孩子會因為有熱愛、更願意去挑戰更高的難度,加上“童子功”的加持,更容易出成績。
興趣班,應該怎麼選?
這個問題之前也有不少朋友問過,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和天賦。
這裏再給大家看兩張圖片哈,這兩個積木的圖片是同一天拍攝的。
那時候我家兩個女兒都很小,她倆説要搭城堡,左邊這個是我家大女兒搭的,右邊這個是我家二女兒搭的。
兩個孩子是雙胞胎,不存在年齡、教育、引導方面的差異。
但是能看出來,二女兒會在搭積木的時候,能夠表達更豐富的想法。
她確實也在畫畫或者一些跟空間、幾何方面相關的事情和問題上,有更專注的表現。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有她自己獨特的天賦的。
我們父母一方面是要給孩子機會去嘗試,讓孩子展示他的天賦,同時也需要順着孩子的天賦,幫助孩子做深入的挖掘。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看這個特長或興趣,反過來對孩子是否有幫助。
咱們之前也發過很多講高考狀元的文章,我那時候收集了上百個學霸們的資料,發現這些“學霸”們的特長,其實也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
安徽省理科狀元董吉洋,小提琴專業八級,國際象棋國家二級運動員、運動健將,在網球、羽毛球、長跑等各類比賽中都取得過不錯的名次。
四川省理科高考狀元張家傑,獲得過全國物理學科競賽銀獎,籃球、游泳也都不錯,鋼琴業餘十級。
浙江理科狀元徐嘉驁,最大的愛好就是下棋、踢球,他還是一位圍棋業餘四段的選手......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這些孩子基本都是每人都3個方面的興趣點:
一項藝術方面的特長,比如鋼琴、小提琴、古箏、繪畫、舞蹈其中的某一項。
一項體育特長比如籃球、長跑、羽毛球、足球、乒乓球。
一項訓練思維或專注力方面的特長,比如書法、圍棋、象棋、國際象棋。
細想起來,會發現這些對一個人的促進作用也是最大的:
藝術能夠讓孩子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路,同時教會孩子堅持;
體育能強健的體魄,給孩子好的精神氣質;
書法和各種棋類包括現在的各種編程、機器人課程,對培養孩子專注力、訓練孩子思維是特別有幫助的。
想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又不知道找什麼方向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興趣班,該怎麼學?
關於興趣班該怎麼學,我特別想跟朋友們分享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説過的一個故事。
周教授有個學生是小提琴專業,有一次周教授收到幾張小提琴音樂會的門票,就想要送給這個學生。
不料學生立刻就拒絕了,學生説:
“周老師,我什麼音樂會都聽,就是不聽小提琴。一聽小提琴的聲音,小時候學琴的痛苦記憶就都回想起來了。”
周教授説這是“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
學習任何一門技藝,肯定都是要下功夫要付出辛苦的。但不是説一定要把孩子逼得很痛苦,才能有成就。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孩子在興趣的指引下,把學習任務看作是好事、積極的事,這樣他們才會主動的渴望更多更有挑戰的任務。
大家可以在孩子因為想懶惰、想放棄的時候,推孩子一把,鼓勵孩子堅持。
但底線就是,不要用極度的嚴苛,磨滅掉孩子自己本身的興趣,這樣是最得不償失的。
最後,跟大家説幾個報興趣班的年齡參考吧。
英語啓蒙的興趣班,我覺得可以越早越好。
0-2歲就可以給孩子聽聽英語兒歌來做啓蒙了,2-6歲就可以報班。
因為越小的孩子,對語言越敏感,也越不容易牴觸。
繪畫類的興趣班,我是讓孩子5歲以後才開始上的。
因為2-5歲左右,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的一個關鍵期。
這個時期不一定要開始學技巧,大家可以在家裏給孩子啓蒙,鼓勵孩子大膽創作。
之後如果孩子興趣強烈,可以引導孩子開始學習。
書法方面的興趣班,要分軟筆和硬筆。軟筆書法5歲左右就可以,對陶冶孩子性情很有幫助。
硬筆書法要等到7歲左右,手部肌肉達到一定靈活度之後再開始。
另外像游泳這類的體育運動還有鋼琴、小提琴這類的樂器,最好也是在孩子5歲以後再開始。
因為太早的話,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還達不到要求,學習起來,會有不小的難度。
不過爵士鼓之類的打擊類的樂器,互動比較強,4歲左右就可以接觸了;
而像古典吉他,長笛,古箏等樂器,太小的孩子不容易掌握節奏,8-10歲再開始最好。
另外咱們前面説的象棋、圍棋之類的,大家可以先陪孩子在家玩兒,5-6歲再開始正式學。
因為太小的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而5、6歲正是開發智力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