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零零散散上百位皇帝,然而,很多皇帝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誅鋤異己,將所有威脅皇位的隱患都統統排除乾淨,例如,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首要做的就是清除異姓王,剷除開國功臣;誅殺開國功臣最狠的當屬明王朝的朱元璋了,他幾乎將開國功臣剷除殆盡。
當然,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李世民建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東漢劉秀善待開國功臣的帝王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皇帝登基後,總是先誅鋤異己的;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帝王們幾十年如一日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帝位不穩,甚至因此患上了疑心病,皇位真的那麼容易受到威脅嗎?
其實,很多人看待帝王都有一個直觀的疑問:“當上皇帝好不好,是不是想幹嘛就幹嘛?”針對這個問題而言,皇帝這個職業還真心不太好乾,首先皇帝的每一天每個時辰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幾乎大多數時間都是固定的,偶爾想去旅遊一下都得幾年或者幾十年出去一趟,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京城運籌帷幄。
講到這裏,或許很多讀者會提出質疑:“皇帝們不是經常去避暑山莊或者什麼行宮度假嗎?並且度假一次時間也不短。”皇帝也有度假旅遊,不過皇帝們出去玩很難玩得開心,你出去遊玩,京城總得留個人監國吧?還必須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大部分皇帝都是讓太子來監國,但參照以往的皇家紛爭,帝王們其實心裏還是無法完全相信任何一個人,就算他是自己的兒子。
唐高祖李淵不是晚年跑去度假了嗎?留着太子李建成監國,然而,還沒玩幾天就爆出太子私運武器,這直接讓李淵坐不住了,這不是有謀反的嫌疑嗎?每朝每代的帝王們是無法相信任何人,這不是他們猜忌心作祟,而是皇位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就算監國的人十分忠心,可是其他人呢?總有人背後鼓搗小動作。
因此,中國大多數皇帝一輩子都是猜忌過來的,沒辦法不得不去懷疑任何人,一旦出現兵變、反叛、宮廷內亂等行為,到那時候不僅是皇家動盪更是會影響到天下;這就是帝王的無奈,真帝王往往是孤家寡人一個,親情、愛情、友情這些統統是潛在威脅,所以上天給了你無上的權力,也會剝奪你最重要的一系列東西。
古代帝王登基誅鋤異己的緣由
五千年大多數帝王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會朝廷大換血、皇族大整頓,首先就是朝廷官員大換血,這一點肯定是要施行的,比較舊臣忠誠於上任帝王,無法讓現任皇帝用的舒心,並且有的大臣權力實在太大了。
大臣權力太大,嘉慶剷除乾隆寵臣和珅例如乾隆皇帝時期,大貪官和珅的權力相當的大,並且和珅一直以來都是和嘉靖明爭暗鬥,可是不管是和珅還是嘉靖,乾隆皇帝彷彿都視而不見的樣子,根本不會插手二人的紛爭,和珅貪污是朝廷很多大臣都知道,乾隆爺心知肚明,可是乾隆就是喜歡和珅,始終沒捨得動他,直到嘉慶登基,這位出了名的權臣就這樣被扳倒了;並且朝廷上大換血,幾乎重臣們都被換掉了。
那麼假如皇帝們登基後不誅異己,還是大膽的用老官員們,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我們來盤點一下古代有哪幾個登基後沒有誅異己的皇帝:唐高宗李治、明英宗朱祁鎮,這倆位是真的沒動朝廷的舊臣,那麼這倆位是什麼下場呢?
唐高宗李治和明朝朱祁鎮是個例外李治被武則天架空,朱祁鎮被瓦剌俘獲,雖説這不是老臣們的過錯,但如果這兩位皇帝上台後,把朝廷大換血又會有什麼樣的情況,李治如果登基後開始大換血,那麼就不會給武則天安插自己的人手的機會。
朱祁鎮如果繼位後就換上自己的臣子,那麼自己被瓦剌抓住後,朝中大臣也不會立刻換朱祁鈺成為皇帝后,老臣們忠心於宣宗,而並未忠心英宗,這就有了反正都是宣宗的兒子,換誰當不上當。
這還是朝堂上老臣們最好的結果,最差的結果是,老臣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拉幫結派直接架空皇帝,這就是東漢末年為什麼皇帝們屢屢沒有威信的原因,因為漢末的皇帝們都很少對手下的大臣宦官們開刀,直接導致了大臣和宦官們對皇帝開刀。
大臣、宦官、後宮掌權,皇帝不得不大開殺戒要知道掌握朝廷的權力是極為誘惑了,很多人都抵擋不住權力的誘惑,權力就像是癮品讓人越陷越深,這樣的癮品往往掌握在皇帝手中是最穩妥的,一旦被大臣宦官后妃們掌握住,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在明朝之前,很多朝代幾乎都設立丞相或者宰相這一職位,這個職位權力有多大,這樣給大家説:“丞相和宰相相當於攝政王的存在,統管六部,甚至和平時期統管軍隊的日常。”這樣的權力就極為特殊了,如果一個新皇帝反應稍微慢一點,那麼相權立馬壓過皇權,到時候想扳倒相權是極為不容易的,遇到為國為民的良臣宰相還好,要是遇到個心機大的宰相,那就不是國家的福氣了,而是國家的禍事。
皇帝登基後大換血不是沒有憑藉,多少歷史證明了新帝登基不採取用人措施,後果會越來越嚴重;皇帝可是一點都不好做,不僅是職業病(工作勞累)的高發職業,並且平均壽命還不高,很多都是累死的。他們為什麼非要親力親為,無非是害怕一旦放手權力,權力就會一去不復返。這就是皇帝的憂愁。
皇室太子和宗親都對皇位虎視眈眈
説完朝堂中的那些事,就不得不提到皇族那些事,別看皇帝在位的時候,皇子們彼此之間相親相愛、團結一致,一旦皇子們哪位登基為帝后,只要有某個皇子覺得:“他不就是年齡比我大一些嗎?能力和威望哪有我高,我認為皇位應該是立賢。”
於是某個皇子就開始搞事了,不僅是皇子們爭鬥,皇叔們、皇孫們也都會進入爭鬥,只要你覺得自己比皇帝強,你就想搞事,畢竟誰都想成為皇帝;所以,皇帝不僅要勤政,還要腦子聰明,整頓完朝廷,下一步就整皇族們,把那些勢力大的皇族們都給弄掉,以防他們搞事情。
皇帝弄掉這些勢力大的王爺們這還不算過,還得把這些王爺們的男丁兒子孫子們給弄掉,以防止有些王爺的後人以復仇為名義搞事;就是這兩步都是十分的困難,厲害點的皇帝幾個月幾年就搞完了,一般點的皇帝得整個十幾年。
皇帝如果稍不注意這兩步出錯,那麼下台的就是你這個皇帝了,明朝建文皇帝不就是這樣的嗎?屁股沒坐穩,就開始招惹叔叔們,招惹就招惹了,還要把叔叔們弄得沒一點顏面,燕王朱棣就是被朱允炆一步步逼到造反的。所以説,當個皇帝不僅是職業病頻繁的職業,還是一個性命高危的職業,一個沒注意自己就人頭落地。
皇位都會面臨哪些威脅?
皇位很容易受到威脅,不管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皇位始終都是存在安全隱患,這種隱患既來自於朝廷內部,也來自於朝廷外部,更來自於國家內外部。
朝廷內部潛在威脅朝廷內部的相權或者是內閣,都是影響威脅皇權的第一個隱患,很多人都不理解這個道理,簡單點來説:朝廷的所有官員是不是都需要來自選拔?官員們是不是新老交替?那麼掌管和這個新老交替的任務是皇帝完成嗎?不,皇帝搞不了,得是重要大臣負責,一般是禮部和吏部管。
但這倆部門又是由宰相或者內閣首輔管,所以大家其實可以這樣看,整個朝廷的官員其實更親近與宰相們、內閣首輔們,他們至少不會隨便就把自己給弄掉?至少不會動不動因為一點過錯就把自己給流放,黑臉都是皇帝唱,這些大臣都是唱紅臉。那麼一來一去之下,唱紅臉的不就佔便宜了。
所以歷史上很多宰相和首輔們往往掌握了朝廷任命的權力,朝廷之上均為他們的學生,這樣一來,皇帝孤家寡人一個,他們怕什麼?怕兵權,如果皇帝連兵權都沒了的話,那麼這個皇帝已經和傀儡差不多了。所以皇帝們最忌諱的是宰相、內閣首輔們掌握兵權,兵權是皇帝最大的庇護,也是最後的庇護,只要不觸碰兵權,那麼隨便你們怎麼弄,不開心了直接弄倒你。也因此,朝廷內部影響皇位的主要就是政治隱患。
來自朝廷外部的威脅上面説了朝廷內部影響皇權的主要就是政治隱患,那麼朝廷外部影響皇權的是什麼呢?是軍隊,例如藩王、親王的鎮守軍隊啊!節度使的軍隊啊!統兵在外的將領的軍隊啊!這些都是皇權最嚴重的威脅。
如果説皇帝身邊最後一個庇護兵馬不如藩王們!那麼結果就是朝廷之外的地方軍隊就會起兵威脅,統兵是親王們,又是正統,又有兵馬,關鍵的是朝中大臣找不出理由來調查他的正統問題,那麼天時地利都佔盡了,親王們不起兵,難道還留着被朝廷宰嗎?
因此,皇帝登基第二步整頓內部兵權時候是最為難的,你還不能急躁,得慢慢的來,一旦讓對方查看出風吹草動,那好!皇帝你完了!輕則讓國家動盪,重則被推翻;而皇帝雖然有調度天下兵馬的權力,但一旦親王造反,皇帝能調動的就只有京師的軍隊。
最可怕的就是內部大臣們聯合親王一起造反,那麼你這個皇帝下台是沒跑了!這就是典型的政治結合軍事產生的巨大壓力,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就證明你這個皇帝是不值得大臣和親王信任的。
國家外部的潛在隱患談完國家內部容易出現的一些事故,那就不能不説一下國家外部那隱患;鄰國是最喜歡在每任新帝登基的時候,帶着兵馬來侵略或者掠奪中國國土的,比如草原的一些騎馬民族,只要你朝廷換皇帝或者朝廷動盪,那麼這些趁火打劫的民族們就開始南下進犯。
這時候皇帝還沒辦法去應對他,首先內部的事情就沒辦法解決;無奈之下,皇帝們只能給予這些草原民族好處,他們才肯離開,所以歷史上草原的民族早就摸清了中原王朝的一些規律,只要是王朝有一點內部問題,那就是出兵的好時候。
而幾乎大多數王朝皇帝更替,草原騎馬部落就來找事,每個新帝就會剛登基時候遇到這個問題,所以新皇帝是最為難的時候,也是最兇險的時候,稍不注意萬劫不復;同時新帝登基這個時期也是最考驗一個皇帝的時候,你要是這時候乾的風生水起,那麼你就是一個明君。
國家內部存在的風險
新帝登基原本是一件好事,但要趕上一個啥災害、瘟疫或者是旁門左道啥的,那麼人民們又開始搞事了!每個新帝們登基後都會去祭拜,就是祭拜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穩定,其實也是害怕這時候出點啥災害的,政府還沒有完全整頓乾淨,遇到災害百姓民生凋敝,政府又無法團結救扶。
這樣一來就有了農民起義、地區起義,農民一旦起義了,好了你這個王朝説不定得更換朝代了,親王們也別爭了,國家都快完蛋了,還爭啥爭?不過也有一些皇帝認為剛登基時候遇到這種起義反而是好事,第一如果能夠完美的解決爭端,那麼就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第二利用農民起義來轉移朝廷內外的矛盾和注意力,讓所有人團結一起應對挑戰,説不定還能和平穩定的解決內部矛盾;而明朝崇禎皇帝是最悲催皇帝,首先朝廷內沒大臣和他站在一起,然後藩王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國家外女真滿洲在攻打明朝,國家內部各種自然災害,李自成農民起義浩浩蕩蕩,崇禎皇帝真可謂是舉步維艱,同時遇到這四個隱患,那麼這個國家氣數已盡,救不回來了。
小結
還有很多皇帝,本來無心做皇帝,是一系列的偶然因素或外界壓力讓他們登上皇位的,他們本來沒有那麼雄才大略,更沒有治國理政能力,原本嚮往凡塵夫子的生活,卻落帝王家,皇帝職位對他來説就是個苦差事。
例如千古詞帝李煜,書畫雙絕的宋徽宗,還有那愛當木匠的明熹宗朱由校,如果他們不被推上皇位,或許他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或許不至於當亡國君主。
皇家無真情,朝堂無真意,王朝帝王從一走上那把龍椅開始,就意味着自己的人生會十分的艱難,無時無刻地思考所有可能發生的內外部矛盾,失眠也成為了許多皇帝的職業病,旅遊更是成為了奢望,這就是帝王的悲哀,還有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