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東方賈雲海:互聯互通課堂讓教育真正回到本質上|搜狐科技5G峯會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經典

5月17日,由搜狐科技主辦的“2020搜狐科技5G峯會”在北京舉行。峯會大咖齊聚,共同探討5G技術發展,展望行業應用前景。

5G如何改變教育?峯會下午,新東方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雲海認為,實現互聯互通後的課堂可以使我們有各種能力對知識、老師和學生進行畫像,也有各種算法能力和識別能力,這些能力在雲端足以讓老師的備課變成智能化:不是老師找內容,而是告訴老師需要教哪些內容;不是孩子學內容,而是告訴孩子需要學哪些內容,整個教學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賈雲海表示,這對課堂帶來巨大的變化。老師和學生之間傳遞的不再是標準化的知識和課標,而是孩子和老師之間會與不會的信息,老師真正回到教學本質上是教人,通過信息、通過數據教不會的孩子不會的地方,然後就會發生如此神奇的變化。同時,5G把雲端和終端有效地聯合起來,並在聯合的過程當中突破了最後一公里,而且突破了幾百年來老師是教書先生、孩子只會讀書。

以下為賈雲海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現場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開心,也非常榮幸能夠參加2020搜狐科技主辦的5G峯會。説起5G也特別巧,上個月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以後發佈了一款教育領域的首款5G產品。作為一個教育公司,我們發佈一款5G教育產品,當時的核心目的是希望5G能夠跟教育更為深度地融合,從而進一步改變老師的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它的場景有很大的特殊性。我算是這個行業當中的一個業內人士,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就從事教育工作,在這幾十年當中能夠影響到我的,或者實時提醒我的,一直沒有停止的話題就是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到底在改什麼?我自己親歷的幾十年當中,總結下來大概是三個方面:改教材,也就是改課標、改大綱、改出版社的教學內容。改教法,各個教育主管部門、各個學校、各個老師一直在探索如何教,大家搜一下就會發現很多教育教學的方法一直在改。改孩子們的學習方法,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樣的形式去學如何背、如何記、如何練,我們也一直在這個方面試圖幫助孩子尋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但是所有的這些努力,大家對教育滿意度不盡如人意,各行各業對教育仍然有各種不同的需求。

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我們花了如此巨大的代價,而且一直不停息地做教育改革,取得的效果卻並不如人意?近七年來我接觸了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作為一個幾十年的老師,我突然間明白了。

我們看一下所有人極其熟悉的課堂,我自己上學的時候在學校裏接觸教育的場景,我當老師的時候站在講台,幾十年來教育的場景也是這樣。今天如果大家走進教室,我們接觸教育的課堂場景還是這樣。如果大家往前追溯,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三百七十多年了。

追溯時代進步恰恰是人類工業化的幾百年。在這幾百年當中其實教育是先行的,最早的班級授課制是把內容體系化,並把同一個年齡層次的孩子放到一個教室裏面,同時把老師教學的過程標準化,孩子在教室學習的時候是統一聽、統一練、統一考,也就是説孩子的學習統一化。

幾分鐘之前我們聽到的是工業互聯網,我們發現工業領域當中越是標準效率越高,越是標準品質越是得到保障。但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對孩子教育越是標準化、統一化,孩子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卻不一定得到更高效率的培養,也就是教育的特殊性表現在這個地方。我們越是使用工業化的思維,教材體系、教學方法、學習流程做出更為精緻的標準化,這就是我們在課改、教改、學改的構成當中做得越精緻,越背離了孩子自身成長過程當中的創造能力的發揮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這一對矛盾沒有得到解決,學生、老師會滿意嗎?家長會滿意嗎?也就是説,不滿意的原因是我們在工業思維當中面對一個一個該有創新能力的孩子培養當中,這個矛盾沒有解決,因此滿意度也不可能解決。

今天的話題是在聊科技、聊人工智能、聊5G,這些鮮活的、非常有競爭力的,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顛覆性變化的科技時代,這些科技能不能對我們學校的教學主陣地帶來一些變化,或者圍繞孩子成長和培養創新創造能力的本質做出一點貢獻?其實行業或者學校當中最近幾年已經悄然興起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估計大家還不是很熟悉。

當前很多學校都在試行新的課堂模式,這樣的課堂當中發生了一些變化。老師手上不再是教材,而是一個智能化的教學終端,孩子手上不再是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教學資料,而是一個智能化的學習終端,教室裏面有些設備把孩子、老師手上的終端和教室前面的大屏互通互聯起來,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有一個物聯網。互聯互通以後,教學就會發生一些變化,老師手上的終端提示老師,你教的知識點、你講的這些題孩子們會還是不會,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些變化——如果會的話怎麼辦,如果不會又會怎麼辦。這些變化對老師們就有很大的參考作用,如果會的話就不再講了,如果不會就必須講下去。對於學生來講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每個學生都會在終端上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學會,沒有學會的話自然就會認真學習下去,而且把該學的這些點很好地、很有針對性地學習下去。

這樣的課堂當中所有的能量的變化恰恰是我們今天大家所熟悉的能力,我們有各種能力對知識、老師和學生進行畫像,也有各種算法能力和識別能力,這些能力在雲端足以讓老師的備課變成智能化:不是老師找內容,而是告訴老師需要教哪些內容;不是孩子學內容,而是告訴孩子需要學哪些內容,整個教學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也有一些矛盾出現,有着這麼強大的能力,如何賦能學生和老師手上的終端,讓學生知道自己哪個會,讓老師知道孩子哪個會?如果把雲端很好地賦能下去,我們就會面臨一些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網速夠不夠,延遲能不能解決。因為面對所有這些情況,有的孩子能夠獲取信息,有的孩子沒有獲取信息,那就出問題了。最近的網絡直播課程這些現象就在頻繁發生,教育這樣的場景當中我們就很難把這個信息很好地同步下去。

5G能夠做到什麼呢?我們做過測算,一個5G可以同時連接過萬個學生終端和老師終端,那麼對於一個教室滿足起來就會非常容易。

今天也有其它垂直話題,比如交通領域,雲端和智能化的汽車會讓整個交通發生重大變化。最優秀的醫生可以從中國最北端北京給最南方海南的手術室的病人做腦科手術,就是把雲端的能力和終端的技術有效結合。如果我們把這些能力通過5G這樣的方式回到教室裏面,可能發生巨大變化,就是孩子們每做一道題會迅速傳到雲端,和上萬道題、上百萬的學生歷史上做過的數據進行對比,告訴學生可能犯哪些錯誤,不是讓孩子做幾百上千道題才發現自己錯在哪裏。同樣這些信息給到老師,歷史上你教過的學生,其他老師教過的學生,別人是怎麼處理的,怎麼處理對孩子更有利,這些內容就會推送到老師。

課堂發生一個巨大的變化。老師和學生之間傳遞的不再是標準化的知識和課標,而是孩子和老師之間會與不會的信息,老師真正回到教學本質上是教人,通過信息、通過數據教不會的孩子不會的地方,然後就會發生如此神奇的變化。

學校課堂當中,老師在正常上課,把我們5G的盒子放在家庭或遠在國外的家庭當中,能夠讓這個家庭當中所有的屏跟雲端相聯,大屏上課,小屏看數據。家長的屏看孩子該學什麼,整個家庭變成學習書房,共享的是在國外同樣班級同樣年齡老師的課,這個時候整個學習發生了變化。

把學習搬到線上不是把形式搬到線上,而是真正讓學習數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5G把雲端和終端有效地聯合起來,並在聯合的過程當中突破了最後一公里,而且突破了幾百年來老師是教書先生、孩子只會讀書,而且是統一標準化地讓孩子掌握知識。

知識掌握了,個性、創新、創造力都沒有了,背離了教育的本質。反過來從孩子的需求和成長出發,數據為孩子服務,老師為孩子服務,我們培養的是有創新和創造力的孩子。教育先行,國家才有希望,我們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