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每個都不同,這句古話説的是父母的作用,其實追根到底,一定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在發揮着作用,孩子養在誰的身邊並不重要,而教育的規則和理念才是關鍵,父母不當的教育,往往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負擔和障礙。
同學家的七歲孩子,入學後的第一次考試就被評為"學習標兵",雖然考試的成績和自己的"猴子"差不多,但是自己卻沒有同學的待遇,同學在講台上分享經驗,而自己只能被老師請到辦公室喝茶。
老師説: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但是小毛病太多,比如不遵守課堂秩序、捉弄老師和同學、中午吃飯不好好吃,上個課卻吃零食……絮絮叨叨説了"猴子"十多件令人髮指的事情。
聽得我不自覺地緊張起來,這真的是在我眼中非常優秀的孩子嗎?怎麼有這麼多的毛病。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和同學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從小隻要孩子成績好,其他事情基本都按照孩子的想法執行,基本上是"溺愛"的父母,想到這裏才明白自己的錯。
最終老師語重心長地説:作為家長,要想讓孩子真正地成材,教育他們時千萬不要以這些作為衡量標準。
這些行為,可以幫助孩子成材
01、不過分施加壓力
孩子成材,是每個家長的期待,甚至有些家長將自己人生中未實現的願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殊不知這樣的壓力,會使孩子喪失自我,也會使他們的人生負重過大,無法按照自己的心願生活,對孩子來説是非常折磨人的事。
02、不用孩子作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着不同的天賦,一味的比較只會讓孩子失去信心,也會讓孩子在不斷地比較中,喪失前進和學習的動力,父母的比較,是摧毀孩子的關鍵。
03、不以分數作為衡量標準
詹·拉·洛威爾説過:智力教育就是要擴大人的求知範圍,在他們成長中不斷開拓孩子的眼界,讓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廣大,進一步刺激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對未知的世界產生好奇心,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單純地以成績作為衡量標準,只會讓孩子的世界被封閉,未來也會喪失色彩。
04、不溺愛和縱容
孩提時代會出現很多不守規矩的行為,讓家長無比苦惱,但是出於對孩子的愛,總是無限度和底線的包容,一味地採取溺愛的態度應對,久而久之孩子的行為越來越離譜和不受控制,所以為了使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長,還是應該適度地規勸,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成長。
05、鼓勵和尊重
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給予更多的鼓勵,不管孩子的成績是否讓家長滿意,及時的鼓勵和包容,會讓孩子的童年更快樂,也會讓孩子擁有更強大的信心,未來成材的機會也會更大。
加里寧説過:決不要把他們教育成悶悶不樂,過早就想變為成年的人。快樂是屬於孩子的,不管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都要以保存孩子的快樂為基礎,上述的教育觀念,不僅可以促使孩子成材,也可以讓他們快樂地度過童年,相信培養出的優秀孩子,會讓每個家長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