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這個暑假註定是特別的。一方面,因為疫情的反覆,線上社交將成為很多學生在假期保持聯絡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經過幾個月的疫情和網課,孩子們被移動設備包圍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再次呼籲教育者關注數字化社交媒體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説到數字化社交媒體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人們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個人隱私的保護、不良信息的過濾和對陌生人的警惕上。與此相對應的,很多手機廠商和應用程序也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以此幫助成年人更好地監督管理孩子對移動設備和社交媒體的使用。然而與此同時,有一個潛在的影響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那就是數字化社交媒體有可能阻礙未成年人共情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傳播學研究表明,人際交往的質量與動用社交線索的多寡成正比。而在所有交往方式中,面對面的交流包含了聲音、表情、動作、接觸等多種社交線索,無疑是質量最高的一種溝通方式。社交媒體一直被認為會造成人際關係的膚淺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多年來,儘管開發者和使用者不斷為社交媒體增加新的社交線索,比如表情、符號、圖片、音頻甚至視頻,以此來賦予社交媒體在傳遞信息之外更有表達情感的功能,但是心理學研究發現,線下交往對於人與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繫仍然不可或缺,未成年人尤其如此。
我們知道,共情是一項發展極其緩慢、需要漫長過程才能習得的技能。人在幼年時期容易以折磨昆蟲甚至小動物為樂,就是共情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的表現之一。共情能力既與外部環境相關,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比如接觸藝術、閲讀文學作品等,但最重要的渠道是與人發生真實的接觸與溝通。當我們和人面對面時,會因為親眼見到對方的細微動作和表情而與對方感同身受。舉個例子:你看着一個人的眼睛,對他説“你可真蠢啊”,他的眼裏閃過一絲委屈,甚至泛起淚光,於是你在心裏問自己“我是不是有點過分?”但想象一下你在微信或者QQ上編寫一條短信“你可真蠢啊”,然後按下“發送”,會怎麼樣?
後者正是今天許多未成年人的社交模式。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未成年人對網絡社交的使用和依賴正在出現普遍化趨勢。2018年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時就有四分之三年齡在10到12歲的孩子擁有社交網絡賬號。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在課餘時間拿着手機聊天也已經成為常見現象。前面提到,面對面的交流因為能提供足夠多的反應細節而讓人產生共情,但有心理學家在調查後發現,正是因為可以避免正面交鋒帶來的尷尬,很多未成年人更傾向於選擇在社交媒體上對人發起攻擊。在日本,因為社交網絡上的惡語相向造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問題有上升趨勢,一家社交軟件公司專門向在校學生髮出告誡,希望他們不要通過社交軟件發送帶有惡意、會讓對方產生負面情緒的信息。在我國,近年來有不少青少年心理問題同樣與學校裏的人際關係有關。
過度依賴社交媒體會讓孩子們變成糟糕的、刻薄的溝通者,阻礙他們在成長的關鍵階段發展出足夠的共情能力,並且這種影響很有可能延續到他們成年以後。2019年,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盧家楣發佈了一項歷時五年、針對全國十多個省市高校研究生情感素質的調查,顯示高校青年學生人際情感、審美情感、勵志情感和情緒智力等指標發展相對較低,寬容感也相對滯後,不僅容易造成人際衝突,也會導致人際和社會互動中情緒適應不良。
必須承認,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裏,他們的社交模式不可能完全退回到社交媒體出現之前;社交媒體本身在突破時空限制方面也確實有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但是,教育者需要充分認識社交媒體對於未成年人情感發展的負面影響,從而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幫助他們在線下環境中更好地學習溝通,學習體察,學習接納,從而擁有更加健全的心智和情感。
即將到來的這個暑假,正是一個機會。
作者:邵嶺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