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劃片”“民辦搖號”...入學新政能否惠及更多孩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據統計,2019年全國95.32%的縣通過了國家基本均衡認定,累計已有23個省份整體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多措並舉,相繼出台了入學新政策。

  “多校劃片”、“民辦搖號”等改革新政策,能否推動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未來如何才能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家庭和孩子?

  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通過“多校劃片”、“搖號”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楊善竑認為,“多校劃片”保證和推進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能夠改變“單校劃片”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

  楊善竑:“多校劃片”和“就近入學”這兩個招生的方法手段,實際上就是讓資源相對均衡地分佈到各個地區,現在多擴大一些片區來享受相對好一點的學校的資源,通過這兩種方法來相互的互補、調節,來滿足現在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上學的情況。

  全國政協常委蔡威認為,在就近入學的基礎上,目前搖號是促進教育公平最現實的手段。

  蔡威:就近入學應該是鼓勵的,但是中國,包括我們這些大城市,優質資源還是少數,這樣就產生了矛盾。現在比較公平的大概就是搖號,先是按就近,接下去就是搖號。

  加大監督力度

  保證學位資源分配透明

  雖然“多校劃片”政策有助於推動教育公平,但一些家長擔心“多校劃片”後學位資源分配不透明會產生不公。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才華表示,將會在落實中加大監督力度,堅決禁止擾亂招生秩序的行為。

  才華:“多校劃片”重在“落實到位”,要本着“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督”的招生原則,對各小區的分配要平均,“派位”更需隨機,學位的搖號分配應讓民眾參與監督。一方面搖號系統的運作要公開,引入專業的第三方監督。另一方面,每個學校每年的對外招生人數,參與搖號人數,最終搖號結果都要進行公開,以杜絕暗箱操作。

  促進集團化辦學、師資交流

  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

  通過“多校劃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等方式,多地逐漸消減學區房的優勢、縮小了公辦與民辦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差距。全國人大代表閔曉青指出,從招生政策入手治理“擇校熱”只是外圍措施,可以通過發展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

  閔曉青:集團化辦學發揮以點帶面、帶片的去發展,這裏面我們要理清楚集團與校區的關係,要使集團文化與校區文化相互滋養,那麼也要體現外在的文化和內在的內涵發展協調一致,這樣才讓大家感受到這是一個整體,以優質的總校去引領輻射周邊的其他學校,以至於發展這一片的教育資源的均衡、優質。

  但是通過多年的調研,全國人大代表李靜發現,為了使集團式辦學規模發展速度和質量相匹配,將集團化辦學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首先要解決的是師資不平衡的老大難問題,加大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交流力度仍然是較為可行的措施。

  李靜:比如説像我們襄陽推行的有區域化的集團辦學,有一些地方推行的是打通教師的交流的通道,我們經常性的可以把一些優秀的教師、一些名師,能夠根據這些區域集團內薄弱學校的要求,隨時去支援,去幫助這些學校的老師提升整體的質量問題,這樣一來才真正的是優質學校帶動薄弱學校,一起共同發展。

  通過信息化手段

  緩解鄉村教師結構性不足

  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全國兩億多學生居家通過在線教育軟件進行線上學習,信息化手段暢通了優質教育資源流動的渠道。而提高教育質量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師資結構的優化配置,全國人大代表韋振益分享説,柳州市通過信息化手段,較好地緩解了鄉村教師結構性不足的問題,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韋振益:通過同步互動課堂方式,有效解決農村偏遠學校因教師匱乏而導致英語、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課程無法開齊開足的問題,依託信息化同步教師的網絡教研,實現教師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培養一支根植於本土的鄉村優秀教師隊伍。

  總枱央廣記者:孫魯晉、盧薇朵

  新媒體編輯:周文超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廣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0 字。

轉載請註明: “多校劃片”“民辦搖號”...入學新政能否惠及更多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