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軍事工程,長城的作用一向非常明確,即反擊的基地與防禦的工事。但最近
以色列Phys.org網站的新聞稿中,研究者針對位於內蒙境內的740公里的北線長城,提出一個疑問:如果長城主要用於防禦外敵入侵,那麼建造成本應該相對較低,比如建造一些簡陋的防禦工事即可,但事實上中國長城建造時間很長、成本很高、工事完備,而且長城防線也經常被攻破,這又是為什麼呢?
最終,以色列學者得出一個結論:
所謂控制當地居民流動,既是限制寒冷時期尋找新牧場的牧人的南下移動,又是限制王朝邊民向北移動,還有防止商人隨意向北貿易的經濟控制,以達到向關內人口收到更多的税的目的。
巧合的是,中國長城的路線,與自然界形成的農牧界線平行並列,雙方距離很近,大致可以説長城以南適合種植,長城以北適合放牧,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在農牧界線上生死搏殺了數千年。因此,中國長城分割農耕與遊牧民族,以色列學者的結論存在一定理論基礎。
那麼,以色列學者的顛覆性看法,果真正確嗎?秦始皇、漢武帝、朱元璋修長城,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人口流動?
中國長城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距今接近3000餘年。
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修長城已蔚然大觀,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在各自邊境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東胡、匈奴等遊牧民族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
秦始皇之後,凡是統治着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修過長城,甚至秦、漢、明三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古人之所以斥巨資修長城,最直接的一個目的就是防禦。
《史記·楚世家》載:“
秦始皇、漢武帝、朱元璋三人,都在反擊遊牧民族階段性勝利之後,鑑於遊牧民族的特性,不得已之下繼續選擇修長城,來確保了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給中原農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
漢初,秦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匈奴不斷越過長城擄掠,但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卻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最典型的是程不識,駐守長城的名將,治軍嚴厲,只要他戍邊匈奴就不敢來犯,反應出只要長城守軍嚴格守衞,基本就能禦敵於長城之外。可見,無論談修建目的,還是談實際效果,古人首先賦予長城的是防禦功能。
不過,有人較真認為,長城根本防不住敵人,認為長城主要功能是防禦言過其實,康熙就認為長城勞民傷財毫無作用。因為從古至今,遊牧民族的騎兵,一般都是集中兵力找一個口子往裏衝,長城修建太長根本無用。其實,這是缺乏戰略眼光的表現。
1,長城不是追求100%的防禦匈奴,而是減少入侵的幾率。有一條完整的防線與國門大開,兩者國運截然不同。印度沒有修長城,結果一目瞭然,歷史上被16個外族統治過。而且,即便在一些王朝低潮期,遊牧騎兵面對長城時,也難以隨心所欲,這就降低了中原文明的損失。
2,長城具有強大的戰略阻擊能力,不光是直接防禦,還有“關門打狗”的戰略效果。遊牧大軍進入長城以內,一旦中原文明調集大軍補上長城漏洞,那麼遊牧大軍就可能被關在長城以南,最終會被中原王朝慢慢圍而殲之。但如果沒有長城,那麼遊牧大軍就隨時可進可退。
因此,長城的防禦作用非常強大,客觀的説,沒有長城,華夏文明還能不能存在,難以預料。
除了防禦功能之外,長城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進攻基地。
漢匈之戰中,衞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秦、趙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將長城看成北伐基地。著名的漠北之戰,大量作戰物資、兵員就集中在長城據點。因此,長城不是單純防禦性工事,更是一個進攻型基地。
李陵出擊匈奴,遭到匈奴單于大軍圍困,
因此,以色列學者的結論,只能算是一個補充,或附帶的效果,長城最主要的還是防禦和進攻。筆者認為,以色列學者得出這樣的結論,忽視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大與狡詐,與對中原王朝的巨大危害性。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面臨的外敵有中國這樣強大,但中國古人依靠長城防線,抵擋住了絕大多數的入侵,度過了很多危難時期,延續了華夏文明,這才是大智慧的體現。
參考資料:《以色列科學家宣稱發現中國長城有非同尋常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