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安石出任宰相,蘇軾氣得不行寫首千古名作,沒點水平真看不出來
在我看來,中國古代文壇,才高八斗者多如牛毛。真正的巨人其實只有站在山頂的一小撮。本期,我們來談談蘇軾。世人談起蘇軾,無不為他淵博的學識與驚豔的才情所歎服。其實,我倒覺得蘇軾最讓人服氣的,其實是他對搖搖欲墜的宋朝的矢志不渝。不論朝廷怎麼對不起蘇軾,他還是一世為臣,不改初衷。所以説,蘇軾對於朝廷可謂是殫精竭慮。
王安石的新政,蘇軾覺得對朝廷沒有什麼好處,所以他始終站在王安石的對立面。當王安石東山再起,二次出任宰相之時,蘇軾就寫了下面這首詩諷刺王安石,沒點水平還真看不出來。全詩短短28字罵人不帶髒字,竟成一首千古名作。
《花影》 (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那亭台樓閣上面的百花諸影,鋪墊成一層又一層。我好幾次呼喚童子讓他掃走,但是影子是沒有辦法掃走的。等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花影剛剛消逝,退走。過了一會,月亮又升了起來,月光照向大地。花影又陸陸續續的出了,想必是被月亮給送了回來。
這首詩看似描繪的是花影,實則暗指作者內心深處的憤懣無奈之情。這是一首徹頭徹尾的雙關詩,表達了作者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思想感情。全詩比喻新奇,喻近而旨意悠遠,襯托出作者複雜縹緲的思緒。
“瑤台”暗指朝廷,原本一切很美好,然而花影卻破壞了這種美景。於是詩人命令童子去掃地,此處便是諷刺。密密麻麻的影子指的就是朝中身居高位的小人,自己就是正直的臣子。 上瑤台指的是朝中佞臣不思進取,只知阿諛奉承,藴藏着作者濃濃的鄙視。“掃不開”就是説作者不管怎麼積極,也無法除掉朝中的毒瘤。就算能夠掃去,也還是會再生。此處表達自己無法言盡的憎惡之情,作者屢屢上奏,可還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就算能取得一些成果,奸臣暫時退去,可他們還是會再一次活躍在朝堂。“收拾去”,我們可以讀出作者的慶幸之感。這其中有對朝廷的負責,也有對奸臣暫時退去的欣喜之感。可太陽逝去,月亮還是會出來,花影仍然會再次出現。“送將來”,讓作者的欣喜之情瞬間消失,剩下的就是對朝堂的隱憂。
這首詩情緒最激昂的當屬後兩句。雖然感覺作者的語氣是那麼平和,但作者的心中彷彿無聲之處,驚雷炸響。太陽落山了,是作者最好的期待,因為這代表饞臣都被貶謫了,朝堂恢復清明。可明月升起,又讓作者扼腕嘆息,意味着小人又將鵲起。
這首詩最讓人稱道的地方就在於,花影浮動,帶動着作者的心。這就讓作者的雙關意境變得更加傳神。既有對自己的感慨,也有對朝中世事變遷的無奈之情。總之,這首詩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諷刺,但更多的是對王安石的不滿。他的新政本就是錯誤,作者反對也是出於一片好心。可惜,事與願違,不但人家沒有領情,反而自己落了一身不是。眼看着朝廷每況愈下,作者卻無能為力,其實,作者最想嘲諷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