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社會須從重建師德開始
老師為萬眾表率,因而師德問題尤為重要。良好的師德不但能建構健康的師生關係,也是健康的社會風氣的基礎。
然而,最近曝出一些新聞卻讓“為人師表”的傳統觀念蒙塵,讓老師的尊嚴受辱:常州14歲女生繆可馨因老師批改作文自殺,而老師曾經打過她耳光。河南小夥為報復二十年前老師的體罰,攔路掌摑老師而被判刑,最近出獄。山東女子苟晶曝出多年前被班主任的女兒冒名頂替,她的班主任曾是山東省高級教師,還是被電視台多次報道過的模範教師……
師德是在從事教育活動時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可能是終生的。師德也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社會風氣和世道人心。
好教師造就好學生,好學生創造好未來,影響社會文明進程,可見師德的重要性。可是上述各種有損教師形象的案例,不免讓人們對當下的教師素質、校園氛圍產生擔憂,並進而損害了人們對良好社會風氣的信心。
國家設立教師節,要求全民尊師重教;政府給教師漲工資,使教師的合法收入明顯增加;老百姓也認可這樣的理念:再窮不能窮教育……可是一些教師對此並不珍惜,以至於讓教師的職業神聖感受損。
教師應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肩負着開啓民智、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如今,“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訓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操守,這些光環都哪裏去了?有人辯解説,社會風氣如此,又如何叫教師潔身自愛?但我們不能為某些教師的不良行為辯解,因為這關係到社會的未來。改造社會須從重建師德開始。
第一,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一個社會道德基因的傳遞者。
第二,要建立起對教師腐敗的監察機制。2014年教育部發布《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就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並建立問責機制。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對於規範師德可謂三令五申。健全師德懲處機制,也可以參考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做到面向全體,公開透明,程序公正,對有違師德師風的行為嚴肅查處,要將師德不合格的人員清理出教師隊伍。尤其要切斷教育與權力場的關係,將現實社會對權力的迷信、對金錢的追逐,屏蔽在教育領域之外,以保持一個社會“心靈工程”的純潔性。
第三,提高教師待遇,切實兑現“薪酬福利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水平”的承諾。教師也是人,教師這個職業需要尊嚴和體面,不能一味地用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來要求教師,也需要給予優秀教師以物質鼓勵。
總之,雖然有違師德的只是一部分人,但應該堅決遏制住這樣的苗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文明的傳承者,對其應有更高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