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城濮之戰,楚國打了敗仗。自那以後,各種正經、不正經的軍事著作無不將楚國責任人成得臣劃到失敗典型的類別。實際上,直到決戰前夕,他做得並不賴。
史載,成得臣本來的任務是攻打宋國,可宋國實力並不弱,在城濮之戰39年後,楚國國王親自帶隊傾巢而出攻打宋國,也未能得手。兵力顯然少得多的成得臣能把宋國打得招架不住,而且任憑晉軍步步緊逼,依舊死咬不放,不論他的軍事素質還是軍事眼光,都是值得豎一下拇指的。
晉文公帶領全軍增援,接連打下楚國的盟國曹國和衞國,成得臣在不利局面下能接受部下建議,提出用從宋國解圍換晉國從曹、衞撤軍,其政治頭腦也算不糊塗。雖然老謀深算的晉文公最終沒有上當,但戰後不久,衞國親晉傀儡政權就覆滅了,而曹國也局勢不穩,楚國在吃敗仗後並未完全失去地盤。這位敗將沒有功勞,也有些苦勞。
很多軍事著作都説城濮之戰晉軍以少勝多,其實大錯特錯,史料中晉軍兵力是有明確記載的—兵車700輛,戰鬥兵應有52500人,不但君晉文公親自出馬,而且晉軍全部三個軍、六位正副主將都到齊。而成得臣所指揮的,只有申、息兩個縣的地方軍和自家家丁,外加楚王調撥的一小半衞隊、親兵和“若敖六卒”。再看看兩國的盟軍,楚國這邊是陳國和蔡國,在當時都是芝麻大的小國,而晉國那邊卻是秦國、齊國和宋國,最小的宋國也比陳、蔡二國加起來大得多。
照這麼説,難道成得臣死得冤枉、敗得委屈?當然不是。他的確敗得悽慘,死得活該,但不是因為他輸給了晉國,而是因為他根本就弄錯了“主攻點”。
楚國是當時唯一敢自稱“王國”的諸侯國,能跟周天子叫板幾百年不掉鏈子,那國力、軍力自是不用説,如果全力以赴跟晉國打這一仗,勝算並不小。而晉國野心勃勃,一旦坐大,楚國北上爭霸的國策就要受挫,可以説,晉國救宋已經觸及楚國的戰略核心利益,打比不打有利,趁晉國對楚國還有三分害怕,早打比遲打有利。
但當時楚國缺的,就是一個能把“這仗非打不可,非全力以赴不可”的道理跟楚成王説通説透的人。從公元前633年冬天晉國出兵到公元前632年四月城濮開戰,成得臣有半年時間去做這項工作,他做得如何呢?
他既沒有説服楚成王,也沒有被楚成王説服,結果楚軍既沒有如成得臣所計劃的全軍和晉國決戰,也沒能如楚成王所盤算的全部撤回,而是成得臣帶着嚴重“貧血兼營養不良”的一部分楚軍傻乎乎地待在前線,楚成王出於維護成得臣的面子,湊了一點援兵充數。史書上説的援兵,有楚王的衞隊“西廣”、東宮之兵和“若敖六卒”。“西廣”據説只有一千多人;“若敖六卒”連軍官算上也不過六百多人;東宮之兵數量不詳,大概也差不多。加在一起滿打滿算不過三四千,哪有半點跟超級大國決戰的意思?
面對一場決定命運的生死之戰,成得臣的“主攻點”不應是對面的晉文公,而應是自己的領導楚成王—兩國實力相當,楚國還略強,楚成王只要被他成得臣“攻克”,也像晉文公那樣來個傾巢而出甚至御駕親征,城濮之戰的結果就可能改寫,至少不會大敗。搞不定老大,卻偏要帶着半拉部隊跟人家全軍死磕,那不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決策、謀劃,必須先把主攻點給看準了,千萬切記,有時候這主攻點並不在對面的敵陣,而在自己的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