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應試教育,在這兩年不斷遭到詬病,原因是通過統一的考試來培養人才的方式,最後培卻是養出了許多“高分低能”,沒有實操能力的人。為了讓大批的學生通過考試,老師們在課堂上傳授了“答案唯一”的死板教學內容,僵化、束縛了學生們的思維,這一切都是為了“應付高考”而產生的弊病。
全國的學生、家長以及老師,都把“高考”當成一個跳板,把985、211的學歷,當成學生將來工作的介紹信。但是,這樣並不能給社會培養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許多本來有潛力的學生,就因為不能適應“填鴨式”的死板教育,最後被“高考”機制踢出局,這就是許多人反對應試教育和“高考”的初衷。
前幾天在頭條看到一則報道:有一個孩子報了某特級語文老師的作文課,結果發現老師傳授的全是“套路化”的寫作方法。孩子不能接受,因此故意不按老師的要求寫作文。
特級語文老師十分憤怒,告訴這個孩子:你必須照我教授的方法來寫,也許這不是最好的,可它已經無數次被證明:在“高考”中,這樣寫是最有用的!
孩子的家長聽了十分生氣,他説:這難道是在教學生“八股文”的做法嗎?像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考試成績是很好的。但是將來出了社會,很難競爭得過有真本事的人。
還有那些理科的學生們,演算公式的時候,確實是十分厲害。但是也有較大一部分人,因為缺乏素質教育,離開考場就什麼也不是了。更別説因為缺乏素質教育,要麼怯於人際交往,要麼缺乏生活常識。畢業之後,他們要如何適應社會,也讓家長十分憂心。
有了以上理由,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反對應試教育和高考的聲音越來越大,有人提議乾脆取消“高考”。但是在這個時候,白巖松卻站出來替“高考”説話,提出了他的不同看法。取消了“高考”,就沒有了“應試教育”。但是假如沒有“高考”,寒門的學子,難道要去和富二代們拼爹嗎?
“人才”的水平通過短暫的接觸,憑藉肉眼是很難分辨的。沒有“高考”的量化標準,企事業單位和國家根本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識別出人才。而失去“高考”這一條“通天大道”的學生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一個人才呢?
中國古代的“高考”叫作“科舉考試 ”。一般認為,中國在隋唐時期才興起“科舉考試”制度,並面向普通的寒門,為國家選拔人才。在那之前,比如在魏晉時期,國家人才上升的方式就是通過“九品中正制”之類的制度來“舉薦”。要麼就像姜太公一樣,等着被帝王們自己發掘。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一般只舉薦門閥貴族。家庭背景好,有良好的品行,才有可能當官。普通的寒門根本沒有任何渠道“上升”。自隋唐之後,“科舉制度”興盛,才打破了古代貴族世家對“上升渠道”的壟斷局面。窮家子弟通過考試,也能到朝廷上當官,建功立業。
但是與此同時,很多人才,的確也遭到了埋沒。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詩文書畫樣樣奇絕。可是他連續二十多年參加科考,一生都未曾中過進士,這就是因為他完全不能適應科考制度的緣故。
徐渭當年不能中舉,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思想太過離經叛道,不能適應正規考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和他的家鄉,浙江紹興當年的科考人數與錄取比例有較大的關係。他的遭遇就和今天部分地區“高考”學生的情況相似。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徐渭最後依然憑藉真實的才學揚名。
古代國家通過“科舉”選拔人才,的確會漏掉很多真正的人才。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通過“科舉”實現了從布衣到宰相,鯉魚躍龍門的夢想。宋代的王安石、明朝的第一才子解縉,都是其中的典範。
現代的“高考”,是寒門學子唯一的“通天之路”。即使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途許多人被擠到橋下摔死,也比完全沒有橋更好。學生們和家長們應該多思考一下,怎樣讓大家成功地擠過獨木橋。
怎樣看待“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呢”?我們應該把“應試教育”當成“外功”來看待,那麼“素質教育”其實就是“內功”。雖然辛苦,但是必須內外兩手一起抓。對於有一些人來説,可能需要先修好外功,先擠過了獨木橋再説其他。因為假如過不了橋,你的“內功”練了,也沒有地方施展。
前幾天網上有一個八卦:某外企準備錄取一個上海交大畢業的碩士,但發現他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學校的,於是把他勸退了。這個八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説明現代社會某一些企業看重學歷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
可見,現在不只是國家非要大家去“高考”,而是社會上對“高考”、對學歷的重視,也是一個極其重要原因。當然,不參加“高考”,也有很多人混得風生水起,只是他或將會面對更多的困難。
白巖松説得沒錯,沒有高考,寒門學生怎麼也拼不過富二代。“高考”雖然有利有弊,但總體上來説,對社會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它雖然可能會埋沒一些人才,但是卻能夠最大限度地覆蓋到社會上更多的人才,這無論對國家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