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這是一個家喻户曉的歷史典故。戰國時期,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之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面對藺相如的不斷升遷,武將廉頗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説:“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大局為重,儘量不與他相見。後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後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對於趙國來説,藺相如、廉頗這一文一武之間的和睦,顯然有助於增強趙國的實力。與此相對應的是,將相之間的失和,無疑會削弱自身的實力。在戰國時期,秦國就出現了將相失和的問題。在這場最慘烈的將相之爭中,可謂沒有贏家,並且還損秦鋭士二十萬,推遲了秦朝的建立時間。
一
首先,秦國最慘烈的“將相之爭”,發生在白起和范雎之間。一方面,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名將, “兵家”代表人物。另一方面,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秦昭襄王這位君主在位時,白起、范雎這兩人可謂左膀右臂,成為秦昭襄王開疆拓土的重要幫手。
不過,在長平之戰後,白起和范雎的關係逐漸惡化,乃至於走向了對立。眾所周知,在長平之戰中,不僅趙括被殺,趙國的40多萬精鋭士卒,也被白起坑殺了。在趙國元氣大傷的背景下,白起本來準備趁機消滅趙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國再次平定而來上黨郡,後兵分兩路進攻韓國和趙國。
二
面對秦國大軍的步步緊逼,韓國和趙國都非常恐懼,派蘇代用重金打遊説秦國宰相范雎,並且向范雎傳達“白起如果消滅趙國的話,那麼他的地位就會超過你”的意思。在此基礎上,韓國和趙國還表示願意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對此,范雎也嫉妒白起的功勞,擔心白起會壓制自己,於是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聞知此事,從此與范雎結下仇怨。
對此,在筆者看來,長平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確實是一個消滅趙國的機會,這樣可以不給趙國喘息之機。不過,對於宰相范雎來説,顯然是因私忘公了,也即因為個人利益上的計較,阻撓了白起消滅趙國的計劃。進一步來説,由於范雎沒有以大局為重,不僅導致秦國將相失和,還讓秦國在接下來的邯鄲之戰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三
公元前259年1月,秦昭襄王停止了繼續攻打趙國的步伐。不過,到了同年九月,秦又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正趕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動。公元前258年1月,王陵攻邯鄲不大順利,秦王又增發重兵支援,結果還是沒有收穫。白起病癒,秦王欲以白起為將攻邯鄲,白起卻認為不應該發兵攻打趙國了。也即在白起看來,秦國已經錯過了消滅趙國的最好時機。現在趙國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已經恢復了一定的實力,再加上戰國七雄可能干涉,所以不應該繼續攻趙。
不過,秦昭襄王不聽,改派王齕替王陵為大將。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從而取得了邯鄲之戰的勝利。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邯鄲之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國軍隊接近20萬人的傷亡,推遲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進程。等到邯鄲之戰失敗的消息傳來後,秦昭襄王強令白起率軍攻趙。白起仍稱病不起,後來才迫不得已,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任家咀村)時,白起迎來了賜死的詔書。
四
最後,對於白起之死,宰相范雎可謂難辭其咎。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最終,白起選擇自盡,時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對此,在筆者看來,秦昭襄王最終賜死白起,范雎的意見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范雎的讒言,加深了秦昭襄王和白起之間的誤解,導致君臣失和,並讓秦國損失慘重。一方面,白起這位名將的自盡,導致秦國的精鋭之師不在百戰百勝。如果白起再多活十年的話,秦朝的建立時間完全有可能提前。另一方面,在長平之戰後,范雎因為妒忌白起的功勞,所以阻撓其消滅趙國的計劃。結果,錯失良機的秦國發起了邯鄲之戰,敗給了趙國、魏國、楚國這三國大軍,一下子損失了20萬秦軍。
雖然白起和范雎之間的將相之爭,不能完全歸結為某一方的錯誤,也即一個巴掌拍不響,但是,不得不説的是,相對於寬宏大量的藺相如,秦國宰相范雎顯然不能説是“宰相肚裏能撐船”。換而言之,在白起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如果宰相范雎能夠繼續支持其建功立業,而不是妒忌生恨的話,秦國顯然會在戰國中後期更加強大。此外,在白起自盡後,范雎因為自己舉薦的武將表現令人失望,從而失去秦昭襄王的信任,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