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廣的詩
李廣家族世代為將,到李廣時期,是西漢朝代,匈奴來犯,李廣帶兵抵禦被俘後炸死而得已逃脱。後來李廣立志討伐匈奴,多次英勇征戰取得勝利,匈奴也因為懼怕李廣再也不敢侵犯中原了。後代許多詩人都喜歡寫詩稱頌這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尤其是李廣的特長箭術。
李廣畫像
唐代詩人寫了一首關於李廣的詩,描述了李廣神奇的射箭。“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中。”這詩歌第一句林暗草驚風,交代了事件的時間背景,李廣打獵的時候騎馬進入樹林,林中光線陰暗,林風陣陣,氣氛一下子就緊張起來。第二句緊接着交代了人物的出場和動作:將軍夜引弓。李廣騎馬在林中射箭。其實這個夜應該有暗指樹林光線暗,又因林風陣陣看不清楚對面的動靜是老虎還是石頭,而使得李廣拉弓射箭。這個夜並非就是指黑夜。第三句四句,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直接揭露了射箭的結果,第二天早上去找昨天射出的箭羽卻發現箭被李廣射進了石頭裏。雖然就短短四句,卻活靈活現的描述出了樹林昏暗風吹草動李廣一箭射出,沒入石頭的情景。這個詩歌講述的是李廣把箭射入石頭的故事,據説李廣後來再試着射第二次卻沒有辦法把箭射入石頭,這説明一個真正的將領在警覺發現獵物的時候那種本能的射箭殺敵的英勇。
這首寫李廣的詩字詞緊湊,文字平實易懂讀來朗朗上口,押韻工整,意境險奇,轉折對比都非常引入入勝。這首詩也廣為流傳。
李廣將軍列傳
《李廣將軍列傳》又稱為《李將軍列傳》,是西漢司馬遷所寫的一篇文章,收錄於《史記》一書。《李廣將軍列傳》是《史記》中的傳記名篇,講述了飛將軍李廣的生平故事。這篇文章,注重以細節展現李廣的戰鬥史。
李廣將軍列傳
除此之外,司馬遷在《李廣將軍列傳》一文中通過講述李廣將軍的生平故事,來展現他驍勇善戰的一面。通過對人物細節刻畫出李廣的特點與魅力,比如文中寫到,李廣率領百位騎兵機智的迷惑了匈奴大批士兵。以及,李廣身負重傷,在在匈奴抓捕後,李廣以假寐騙過了匈奴兵。接着,乘匈奴兵不注意時,一個鯉魚打挺奪了一匹快馬疾奔,匈奴軍們看着李廣飛身離開,都面面相覷。通過這些小故事展現了李廣機智善戰的能力,並表現了李廣智勇雙全的一面。眾所周知,李廣是位神射手,司馬遷為了突出李廣箭術的高超,在《李廣將軍列傳》中屢次講述了李廣騎馬飛奔射殺匈奴、射殺敵軍首領等場面。通過對李廣拉弓射箭,箭術精湛的特寫,展現了李廣武藝高超的名將風采。在《李廣將軍列傳》中,司馬遷通過敍寫李廣生平經歷,表達了自己對李廣的同情,同時也流露出對朝廷人士的憤慨之情。李廣一生征戰七十多回,但是統治者卻沒有給李廣拜相封侯,這讓司馬遷非常憤慨。李廣迷路自殺後,司馬遷用“無老壯皆為垂涕”來展現世人對李廣的愛戴之情。這篇文章抒情與敍事俱佳,所以《李廣將軍列傳》在《史記》中享有很高的名氣。
李廣巧計退兵
李廣巧計退兵講述的是飛將軍李廣的一則小故事,通過“李廣巧計退兵”這一事件,展現了李廣臨危不亂、智勇雙全的美好品質。漢景帝年間,匈奴進攻上郡,漢景帝讓他的心腹宦官監督李廣訓兵實況。
李廣畫像
一天,這位宦官帶着幾十名騎兵在野外馳騁,恰好碰見了三名匈奴人,併發生了交戰。宦官倉皇而回,將這件事情告知了李廣。李廣帶了一百名騎兵,前去包抄匈奴,不一會兒李廣追上三人,並射死了倆人,並留下一名俘虜。等李廣將俘虜綁在馬上時,看見前方有數千位匈奴騎兵。此時,匈奴大軍也看到了李廣,以為他們是誘敵的士兵便不敢輕舉妄動。李廣身後一百名騎兵非常驚慌,李廣告訴他們説:“匈奴肯定以為我們是誘敵的士兵,不敢輕易襲擊我們。”隨後,李廣命令全體士兵前進,大約與匈奴還有兩公里處,李廣便停了下來,並讓騎兵解鞍下馬。匈奴軍看見李廣隊伍鎮定自若的樣子,更加堅信李廣一行人是誘敵士兵,更加不敢輕舉妄動。隨後,一個騎白馬的匈奴將軍出來監護他的士兵隊伍,李廣和騎兵們立馬追上前去射殺了這名白馬將軍。隨後,李廣又解鞍下馬,側卧在土地上。天漸漸地黑了,匈奴以為埋伏在周邊的漢軍會來襲擊他們,於是便撤兵。等到天亮時,李廣率領一百名騎兵安然無恙地回到了駐兵處。這便是“李廣巧計退兵”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出李廣智勇雙全的一面。
李廣難封
李廣是一名出色的將才,中華民族在漢武帝時期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統一,作為漢朝歷史中最出色的武將之一,李廣為大漢王朝與北方匈奴戰鬥七十多場,在戰場上連連告捷的李廣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軍功卓越而被分為王侯,相反,最後還選擇自殺;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令北方遊牧民族聞聲喪膽的飛將軍為什麼沒有受到漢武帝的受封?自漢朝之後,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俠客都會吟唱李廣難封,暗喻自己的仕途不得志。
李廣劇照
李廣一生征戰沙場,雖然沒有獲得王侯爵位,但是史書記載,李廣在軍事方面的才華確實讓人欽佩,自發組建的李將軍在與匈奴交戰過程中也是發揮巨大作用,李廣及其李家軍是漢武帝平定北方匈奴戰亂的主要力量;李廣難封,對於一名忠君愛國的將軍而言,國家平復戰亂或許比任何君王獎賞都要重要,李廣是文帝、武帝時期最優秀的將軍,先擔任過御林軍統帥以及征伐匈奴左前鋒,仕途最得意的時候,擔任邊關太守,保得一方數年平安。
李廣難封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廣的個人問題,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實行軍功制,李廣一生雖然與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勝利數不勝數,但是在大規模的五次戰鬥中,李廣並沒有為漢王室帶來勝利,三次在沙漠迷路,兩次因為寡不敵眾而失去勝利,所以在以軍功制選拔王侯的漢武帝時期,李廣確實沒有得到爵位。
李廣數奇
李廣是漢朝最出色的將軍,作為一名駐守邊關的武將,李廣通過自己的實力讓北方匈奴聞之變色,即使是對手,遊牧民族也稱其為飛將軍”;漢朝是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完成統一的時刻,漢武帝時期,北方匈奴多次侵犯大漢王朝領土,李廣一生與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屢次邊關告捷,李廣先後成為御林軍總管、先鋒將軍和邊關太守,但是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人才,李廣一生也沒有獲得封侯的機會,在晚年因為在征戰匈奴之戰中,在大草原迷失方向,生怕耽誤軍機,李廣斷然以死謝罪,漢武帝在其陵墓之情哀嘆,李廣數奇,指的就是人生多舛。
李廣雕像
李廣先後輔佐過文帝和武帝兩代君王,雖然一生戎馬,最終如願戰死沙場,但是對於一名有着無數軍功的李廣而言,最終還是沒有獲得皇帝的封賞;李廣數奇在漢朝之後就成為很多懷才不遇的人抒發心中感慨的暗喻,想起曾經征戰沙場的“飛將軍”自己確實沒有什麼可以埋怨的,雖然李廣一生沒有獲得爵位,但是民族統一的願望最終還是實現。
李廣數奇除了針對李廣本人之外還與大汗王朝當時的用人制度與社會現狀有關,漢朝開國之時就提倡“家天下”,雖然漢武帝推出軍功制度,但是家族觀念依舊沒有淡化,王公大臣通過自己私下底買通官僚,在朝廷中組建小集體,像李廣這樣沒有背景的將軍只能成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李廣是個什麼樣的人
後人通過王昌齡所寫《出塞二首其一》一詩中,知道了“飛將軍”李廣。但是李到底廣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思考。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李廣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首先,李廣是個驍勇善戰,智謀雙全的人。
李廣畫像
李廣曾在漢文帝年間、漢景帝年間、漢武帝年間任職,先後率領士兵平定過吳楚七國之亂,在雁門、代郡等地打擊匈奴。據不完全統計,李廣曾率兵征戰七十多回,並立下多次戰功。李廣曾率領數百個騎兵用智謀矇騙了上千匈奴大軍,並且全身而退。匈奴人一聽到李廣的名字,都十分害怕,連匈奴單于都很敬佩李廣的才智與謀略。
其次,李廣還是位持之永恆,敢於追求夢想的人。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名將李信,所以李廣在小時候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即要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將士,為保衞國家而努力。因此,李廣從很小時候起便練習射箭,無論嚴寒酷暑,李廣總能堅持不懈的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廣精湛的射箭技術終於練成,併成為西漢時期著名的神箭手。
除去上述的優點,李廣還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事實上,李廣還是位心胸狹隘,錙銖必較的人。李廣為人比較小氣,如果別人得罪了他,李廣一定會想辦法報復回來。比如,李廣殺霸陵尉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李廣報復心比較強。李廣在貶謫期間遭到了霸陵尉的奚落,等他再次受到重用時,毫不猶豫地便殺掉了霸陵尉,足以看出李廣是位心胸狹隘的人。
李廣後人
李廣是大家熟悉的“飛將軍”,因為大家太熟悉他的名節了,因此也想要知道他的後人的結局。但其實,李廣後人的結局並不是很好。在李廣之後,李家基本上就是一派衰落氣象,在史書上都沒有留下幾個名字。值得一提的,也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了。
李敢劇照
這個兒子叫做李敢,一聽這個名字就能聽出這個人的膽子很大,膽子也的確是大。那個時候衞青已經成了駙馬爺,春風得意,又有赫赫的軍功在身,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朝廷大臣追捧的對象。可是李敢覺得衞青和自己父親的自殺脱不了關係,都是衞青的錯,於是就想要暗殺衞青。雖然沒有成功,衞青為人厚道也沒有計較,皇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衞青的小外甥不幹啊。都欺負到自己的舅舅頭上了,於是在打獵的時候一支箭射過來,李敢就此英年早逝。
那個孫子叫做李陵,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大家一定對另一個名字爛熟於心——司馬遷。李陵是特別有李家骨血的孩子,英氣,皇帝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曾經那個自信的自己。就這樣,皇帝特別的喜歡這個孩子,也希望看着他重新掛起李家的招牌。於是,李陵就帶着軍隊打匈奴去了。但是也是時運不濟,因為帶的人太少,被困住了。沒有辦法,只能投降。司馬遷就是為他説情,才被“宮刑”的。
之後,李家被滿門抄斬,再無後人,這就是李廣後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