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張巡殺妾

張巡殺妾是一則流傳很久的英雄故事,表現了張巡不屈的民族氣節和濃厚的愛國主義。很多人都知道張巡是位民族英雄,但很少有人瞭解張巡殺妾的詳細故事內容。安史之亂爆發後,張巡和許遠一同率兵退守至睢陽城。張巡認為睢陽是保全唐朝政權的必守之地,於是他和許遠一同鎮守着睢陽城。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張巡殺妾

敵軍追來後,他們想要破城,但是都被張巡士兵擊潰了。敵軍死守在城外,等張巡軍隊餓死後,他們便不攻而破。張巡軍隊吃完了糧食後,便食用樹皮、老鼠來充飢。張巡為了給唐朝大軍爭取時間,他決心殺掉自己的愛妾,來讓士兵和青壯年充飢。張巡殺妾後,他強行士兵吃下人肉。隨後,許遠也將自己的家僕殺掉,以供士兵裹腹。據不完全統計,張巡和許遠共吃了睢陽城上萬人肉,聽到這個數字後,讓人不寒而慄。安史之亂中,張巡無疑是位民族英雄,他想盡辦法為保全唐朝政權而作鬥爭。從張巡殺妾這一事件來看,張巡有些太過殘暴。張巡殺妾只不過為張巡吃人開了一個頭,為了守住睢陽,張巡殺掉睢陽城中的老弱婦孺來食用,從某一方面來説,張巡吃人和屠城性質相同,都置百姓性命於不顧。

安史之亂平息後,朝廷大力褒獎張巡英勇抗敵的愛國主義精神。如果從人道主義和仁義方面來看待張巡殺妾這一事件的話,張巡是位極端殘忍而自私的人。

唐朝張巡

唐朝張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張巡生於公元708年,卒於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濟人。張巡自幼飽讀詩書,希望自己長大後能幹成一番大事業。張巡為人正直豪爽,喜歡結交有志之士,討厭和庸俗目光短淺的人做朋友。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唐朝張巡畫像

公元741年,時年33歲的張巡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進士,併入朝為官。當時,張巡的哥哥張曉已經位居監察御史,張巡身兼太子通事舍人和清河縣令等職位,兩兄弟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張巡擔任清河縣令時,將縣區治理的井井有條,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愛戴。任期結束後,張巡被唐玄宗召回了朝廷。當時,唐朝政權都被楊國忠兄弟把握在手,同僚勸告張巡投靠楊國忠,卻遭到了張巡的拒絕。不久之後,張巡被調往河南鹿邑縣擔任縣令一職。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身為文臣的張巡卻要肩負起首領的職責,他率領士兵對抗敵軍,並且屢次獲得了勝利。張巡雖然是文臣出身,但是他在軍事上的謀略絲毫不亞於武將。張巡曾用計謀擊敗了令狐潮大軍,讓他們退居至陳留,不敢再向前攻擊。説起張巡最出名的事件,莫過於他鎮守睢陽一事。757年,安祿山的兒子聯合突厥、同羅等部落進攻睢陽,張巡在沒有充足兵力和糧草的情況下,仍誓死抵守了數月。不久後,敵軍破城而入,張巡兵敗被殺。張巡去世後,統治者感念張巡的愛國情操,追封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張巡人物評價

張巡是唐朝名臣,並世人尊奉為通真三太子。客觀全面的來説,後人對張巡人物評價是什麼呢?唐代詩人杜牧曾説:“張巡亦進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雎陽城凡週歲,拒賊十三萬兵,使賊不能東進尺寸,以全江淮。”從中可以看出杜牧對張巡英勇抗敵精神十分推崇,那麼除此之外,關於張巡人物評價還有什麼呢?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張巡畫像

首先,張巡是位聰明機智,文武雙全的人。早年間,張巡參加科舉考試,因取得進士名次,得以入朝為官。張巡任官期間,他將自己所管轄的範圍治理的井井有條,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後,張巡優秀的軍事才能便顯現出來了。他用誘敵、智取等多種方法,大破令狐潮大軍。面對13萬叛軍,張巡用幾千士兵前去迎敵,並取得多次勝利。

其次,張巡還是位偉大的愛國主義人士,身上具備頑強不屈的民族主義氣節。張巡自幼學習的是儒家思想文化,三綱五常的倫理思想早已深入到張巡的內心。面對來勢洶洶的叛軍,張巡憑忠君、忠國的思想來告誡自己奮起抵抗叛軍。即使張巡被捕,他依然不肯為叛軍效力,最終死在了叛軍刀下。

第三,張巡還是位愛惜士兵,沉着冷靜的人。張巡守衞雎陽時,因為士兵沒有食物,他便將自己愛妾殺害,讓士兵裹腹充飢。有人認為,張巡太過麻木,為了守衞江淮一帶,他不禁殺掉雎陽城中老弱婦孺來充飢。當張巡做出殺人充飢這一決定時,想必他的內心也十分痛苦吧。常言道,忠孝不能兩全,張巡為了大義,最終捨棄了小義。


張巡守睢陽

張巡守睢陽發生在公元756年,講述了張巡率兵守衞睢陽一事。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兒子集結了突厥等部落對唐朝領土發生了猛烈的攻擊。睢陽位於睢陽渠首要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張巡從雍丘撤兵後,前往睢陽城和睢陽太守許遠會和。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張巡畫像

當時,張巡只有三千兵力,到達睢陽城後,張巡、許遠和縣令姚閻集結了全部兵力,打算誓死守衞睢陽。不久後,敵軍前往睢陽,張巡派遣雷萬春、南霽雲等大將率兵北上攻打叛軍。隨後,雷萬春和南霽雲擊敗了楊朝宗,並且殺掉了一萬多名叛軍。楊朝宗乘着戰亂逃跑,僥倖保住一命。皇上得知張巡取得勝利後,封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後來,這場戰役被稱為睢陽保衞戰,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張巡守睢陽仍在繼續。第二年,安祿山的兒子率領同羅等部落和楊朝宗部隊進行了會和,他們率領着十幾萬兵力浩浩湯湯地進攻睢陽。張巡面對來勢洶洶的兵力,只能拼盡全力誓死抵抗。張巡和許遠等將領激烈士兵們奮起抵抗,每天都要和叛軍對戰20多次,在張巡、許遠的鼓勵下,士兵的士氣高漲。為了進一步安撫士兵的抗戰決心,張巡殺掉了田秀榮等內部叛軍,然後帶兵出城主動攻打叛軍,斬殺了很多叛軍,並且收穫了大量牛羊。張巡面對日益增多的叛軍,有些心有餘力不足。援兵遲遲未到的情況下,睢陽被叛軍攻破,張巡最終被殺害。

聞笛張巡

聞笛是唐朝名臣張巡的代表詩歌作品,寫於安史之亂時期。詩歌作品《聞笛》表達了詩人張巡慷慨悲涼的抗敵精神。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下《聞笛》的詩歌內容:“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門開邊月近,戰苦陣雲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聲。”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聞笛張巡欣賞

賞析詩歌作品時,先要了解詩人創作詩歌的時代背景。安祿山爆發叛亂後,張巡立馬率兵守衞雍丘,因不兵力強盛的敵軍,張巡只好退守至睢陽,和朝中大臣許遠一同抵抗敵軍。張巡在睢陽城中巡查時,聽見了悠遠飄揚的笛聲。笛聲引發了詩人複雜的內心情感流露,隨後便寫下名篇《聞笛》。張巡在首聯交代了自己所處的位置,即站在高樓上。此時,詩人看着城下兇猛的敵軍,內心非常憤慨。張巡用“虜騎”兩字表達了自己對胡人的憎恨與蔑視,在張巡眼中,安祿山等叛軍發動政變,侵犯大唐河山,本就是一件不可饒恕的事情。隨後,詩人指出睢陽城面臨的困境,即敵軍已經滴水不漏地包圍了睢陽,這讓詩人張巡非常焦慮。頷聯中,詩人張巡用反問句形式,表達了自己對抗擊胡人的信心和決心,以此展現了張巡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頸聯中,詩人描繪了一幅“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危急戰況,表現出詩人軍隊兵力單薄情況。尾聯用笛聲兩字昇華了詩歌聞笛的主旨,表達了詩人沉重的心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2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巡殺妾是怎麼回事 聞笛張巡賞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