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日本侵華期間發生在國內的一件事。
①事發→互毆
1933年6月17日,日本第4師團8聯隊一個名叫中村政一的二等兵,在假日裏開車外出看電影,途經大阪市區天六交叉路口時,或許因為視線被遮擋,或許因為自己壓根就無視,開車直接闖紅燈橫穿了馬路。
在路口執勤的巡查、大阪府警察部曾根崎警察署的户田忠夫立即用話筒喝止,把他帶到轄區的天六派出所處理。
中村認為,自己是一個軍人,除了天皇和上級軍部命令,誰都無權管他,一個街頭警察算個什麼東西?當即在派出所和户田打了起來,中村耳鼓膜受傷,户田下嘴唇受傷,兩人都住進了醫院。
(配圖)
②聲明→互懟
雙方的上級領導知道了,都很生氣,軍人所屬的憲兵隊立即去搗毀派出所,接走中村,走時還揚言:“竟然在公眾面前如此侮辱身着軍服的軍人,這事兒咱沒完!”
事情很快上報到軍部師團。(師團是日本軍隊基本建制單位,當時全國一共17個師團。)
4師團參謀長井觀隆昌對外發布聲明,“此事絕非一個士兵和一個警察的普通事件,而是關乎到皇軍威信的重大問題……警察應對此事道歉。”
大阪府(相當於我們的省級政府)警察部部長慄屋仙吉也針鋒相對地提出,“軍隊是陛下的軍隊,警察也是陛下的警察,根本沒有謝罪的必要。”
(1930年代日本街頭信號燈)
③高層→對抗
對抗繼續升級,此事上報到中央軍部。
當時的陸軍大臣是軍內激進派首領荒木貞夫,他認為此事讓陸軍名譽大損,一個地區的曾根崎警署道歉已經不夠,必須由“省級”的大阪府警察部出面道歉。語氣強硬,近乎命令。
到陸軍大臣這裏,已經到了軍部最高機關。陸軍大臣一言九鼎,事情應該説就此定性了。但日本內閣中還有管警察的內務大臣,他和警保局局長一致對抗荒木,説:
“無論軍方施加多大壓力,想讓我們道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此事就這樣呈現對抗無解狀態。
(1930年代的日本街頭)
④訴訟→死人
軍部必須找回顏面,他們走向了法律訴訟程序,把户田警察以“傷害罪、名譽損毀罪、職權濫用罪、對公職人員施暴罪”等多項罪名起訴。
司法調查期間需要證人,一個重要的目擊者高田善兵衞,因為軍方警方不斷對他施加壓力,自己頂不住了,選擇了路上碾斃自殺。
事發地的直接負責人曾根崎警察署署長高柳博人,也因為此事焦頭爛額,一病不起。4師團還派參謀來探望他,但效果還不如不探望,幾天後高柳博人因病暴亡了。誰知道是不是軍部“探望過度”。
(配圖)
⑤民間→八卦
一時間,朝野轟動,經久不息,持續升級的街頭紅燈事件,演變成一場全民關注、舉國八卦的熱點新聞,各大新聞報紙競相刊登後續,堪比小説。
民間公眾支持軍警各有粉絲,此事成功娛樂了大眾,有人甚至把它編成站台喜劇,在車站演出。
檢方調查期間,軍警還各派“私人偵探”跟蹤對方,極力挖掘對方黑牆角。
軍部發現户田警察户籍有問題,實際名字與户口簿上的不一樣;警方查中村二等兵的老底,發現他有多次交通違法記錄。
事情由事件變鬧劇,由鬧劇變醜聞,辦案的大阪地方裁判所(法官)和檢事正(檢察官)紛紛感嘆:任何一方勝訴,損害的都是國家威信,兩敗俱傷又何必?
(1390年代的日本。配圖)
⑥天皇→調解
此事發生在1933年7月,經過幾個月的發酵升級,層層對抗,仍然無解。
天皇裕仁當時32歲,攝政繼位後短短几年,發生了大地震、皇姑屯、九一八、刺殺首相等震驚國內外的大事,作為君主立憲制的天皇,他不直接插手管事,但警察軍人PK鬧得舉國風雨,他怎麼也坐不住了。
他找到4師團師團長寺內壽一的好友、兵庫縣(省級)的政府知事白根竹介,讓他從中調解,和平解決此事。
軍部和警察部聽説天皇為此事“憂勞揪心”,紛紛不安自責,對他們來説,天皇就是他們名副其實的神。於是態度大轉變,軍方主動向警察示好,雙方在檢事正辦公室握手言和。
一場鬧劇就此收場。
(天皇裕仁)
⑦真相→解讀
此事由街頭交通違法鬧到省市中央,驚動天皇親自擺平,看似小事,實則絕非偶然。歷史從來沒有偶然。
裕仁攝政、繼位的1920、30年代,正是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高速發展後的軍部崛起時代,軍人涉政得寸進尺,幹掉了短暫的大正民主,刺殺了原敬首相,結束了政黨內閣,軍部與內閣一直呈博弈狀態。
二等兵和警察分屬兩大系統末梢,相互不服,自然有頂層原因。一個普通的交通違法,現場警告也就算了,警察要治軍人,上層有精神。
(1930年代日本人過馬路)
掌握槍桿子的軍部武裝事件時有發生,1931——1936年發生5起以下克上。此事發生的1年前,制約軍部的首相犬養毅被軍人刺殺,即1932年的“五一五事件”。
此後天皇為制約陸軍鬧事,專門找海軍大將齋藤實當首相控制軍方,不料2年後就被軍部倒閣下台。之後天皇又選一個海相岡田啓介當首相,2年後齋藤實和岡田全部被軍人刺殺,這就是著名的1936年二二六兵變。
二二六兵變後,政府內閣徹底被日本軍部控制,走向法西斯。
這起軍警pk事件,在日本被稱作天六事件,又稱大阪GO-STOP事件,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註腳。
====================
文獻參考:
薩蘇《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2006年10月4日《大河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