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印發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並且上了《新聞聯播》。
《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這意味着,從此以後,專碩將會以絕對優勢壓倒學碩,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的“新霸主”。
專碩擴招看似突然,細究也是必然。從表面看,是教育本身變化的結果。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首次跨越50%這個關鍵門檻。象徵着我國已經完成高等教育大眾化,進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基數的擴大,勢必要求作為金字塔塔尖的碩士和博士數量相應擴張。
中國老百姓儲蓄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子女教育。在經濟低迷的時候,自然要靠擴張教育讓老百姓主動把錢掏出來,加入到社會經濟的大循環中。這種基於經濟的擴招,勢必有可能進一步拉大社會階層的鴻溝。
反過來,為了抗拒這種鴻溝,將會有更多的家庭和學子投身於考研,也將會更加地助長學歷競爭的升級化。那麼,在這種背景下,對考研將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能感知到的變化主要有三點:
首先,原來考研比較難考的專業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像醫學、計算機、會計、法律、工程等“技術含量高”“職業性強”的專業,原來考研比較難考。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我常向考生和家長建議,如果孩子將來有志於學術,可避開這些考研難考的專業。但由於專碩是面向特定的職業背景的,估計隨着專碩的擴招,原來所謂難考的專業難度會大大降低。
其次,在進行專碩和學碩抉擇的時候,許多同學常猶豫專碩是否能夠繼續讀博。他們既想利用專碩好考的便利,又不想放棄將來考博的可能。從原則上講,專碩和學碩具有同等考博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專碩考博的難度要比學碩大很多。但這是以往的情況。專碩擴招後,這種局面將會得到很大改觀。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提到,要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領域和數量。原來我國只有工程、教育、獸醫、口腔醫學、臨牀醫學等五個專業博士。今後將在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公共衞生、公共政策與管理等職業領域,擴大博士專業學位的設置和招生規模。這意味着專碩將和學碩具有同樣的通向博士發展的空間。考專碩的同學不必再在這方面糾結。
第三、專碩擴招意味着“學歷競賽”的一次大升級。今後,專科將只是藍領的門檻,而本科則更多是一個過渡性的學歷。要想進入中層以上層級,碩士將成為白領職場上的必備器,考研可能會因此成為新常態。同時,專碩也會成為研究生大家庭中的“新常態”。社會對學碩和專碩的地位也必將進行新的評估。對此,無論家庭、學生還是社會,都應該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