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人深省的養娃7大定律,太真實了
作者 | 素衣回中原
一個小男孩,到3歲才學會説話,語言發育遲緩、有閲讀障礙,“笨”到10歲才去上學,一度被校長認定為“幹什麼都不會有作為”。
這個小男孩,是愛因斯坦。
所謂的“3歲看大,7歲看老”的説法,其實並不絕對。
然而,放眼望去,身邊有很多焦慮型父母,過度教育,盲目攀比,勢必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馬上又陷入更大的焦慮。
教育學家洪蘭教授認為,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
人終其一生,都在不停地用新的經驗重塑大腦。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了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要永遠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及時讚美
教育家黑幼龍9歲時,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家,他第一次主動去洗碗。
媽媽回家後,他很興奮地説:“媽媽,我把碗洗了!”
媽媽反問他,“你為什麼沒有把地板也拖乾淨呢?”
後來他再也不洗碗了,更不會拖地,功課也變得不好了。
他説,如果當時媽媽説的是:“哎呀,真的,你怎麼這麼棒!”
或者,直接問他:“你怎麼會自己去洗碗呢?你是不是覺得媽媽很累,很辛苦啊,真好,過來,讓媽媽抱一抱。”
那麼,他還會繼續洗碗,也許還會去拖地板,功課也會變得更好。
有很多父母,真的不太捨得讚美孩子,明明心裏覺得孩子還不錯,就是不願意開口讚美,害怕一句讚美會讓孩子變得得意忘形。
養育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及時反饋。
當孩子嘗試努力的時候,父母要對他的行為給與及時的讚美。
就算他做得還不夠好,也可以對孩子的動機給予肯定。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孩子不知不覺就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耐心教育
一個小男孩不會吹蠟燭。
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幫他把蠟燭移得近一點,告訴他要對準火苗的位置。孩子也一遍又一遍,認真的學習,但就是無法吹滅蠟燭。
爸爸乾脆直接托起孩子的下巴,幫他固定好位置,教他把嘴巴圈起來,從中間吹氣,還在旁邊輕輕地,給他做示範。
可是一連教了5遍,都失敗了。
這時,爸爸沒有生氣,也沒有罵孩子。他只是站起身,讓孩子等一下,就走開了。
聰明的爸爸拿來了一根吸管,讓孩子含着吸管,對着蠟燭吹氣。這次,火苗一下子就被吹滅了。
這位爸爸用極大的耐心和智慧,真的幫助孩子,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能在家裏被這樣耐心温柔善待的孩子,長大後也一定是自信和快樂的。
不攀比
每個孩子天生不同。
這是4個雙胞胎的大腦顯示圖:
同樣的父母,用同樣的教育方式,但他們的大腦結構卻完全不同。
上天是很公平的,計算能力好的人可能語言能力不怎麼樣,語言能力好的或許邏輯思維有欠缺。
很少有人能夠得天獨厚、樣樣都好,所以我們不必去苛求孩子。
多去了解孩子的長處,接納孩子的短處。
天才愛因斯坦説,“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
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
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值得鼓勵。
允許犯錯
把犯錯,當成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不曾犯過錯的人,説明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錯之後,如何教育和引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兩個小男孩在打架,趕緊過去制止,並要求打人的孩子到辦公室找他。
等他到了辦公室,發現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他笑着給了孩子一顆糖,説:“這顆糖是給你的,因為你很守信,沒遲到還提前到了。”
孩子都懵了。
然後他又給了一顆糖,説:“我讓你住手,你就馬上住手,説明你很尊重老師。所以,這顆糖也是獎勵給你的。”
接着,又給了第三顆糖,他説:“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這説明你很有正義感,所以我再獎勵你一顆。”
孩子聽了,又高興又慚愧,説:“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動手打他。”
陶先生掏出了第四顆糖:“你知錯認錯,非常難得,我再獎勵你一顆。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回去吧!”
普普通通的四顆糖,到了陶先生的手裏,就有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輕鬆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憤怒、恐懼、羞愧和自責。
這個故事放到今天,依然是教育史上的經典案例。
允許孩子犯錯,教孩子在過錯中學會成長,遠比雷霆萬鈞的懲罰有力量。
不打罵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給兩個3歲的孩子做了大腦掃描。
結果發現,右邊的孩子大腦中的黑色區域變多,也就是腦容量明顯變小了。
兩個孩子的年齡、性別、家境都一樣,為什麼大腦卻發生了這麼驚人的變化呢?
真正的原因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待他們的方式。
左邊的孩子有一位很疼愛她的媽媽,常常對她的言行給予温柔的回應。而右邊的孩子,經常被媽媽忽視和打罵。
有研究表明,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在成年後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這個區域和言語智商有關。
也就是説,被長期吼罵的孩子,可能難以發揮正常的智商水平和語言能力。
父母的情緒,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不隨意打罵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執着於讓孩子在能力達不到的地方拼。
培養樂觀的思維
一家有兩個男孩,哥哥天生悲觀,弟弟則是樂天派。
家人希望改變他們的性格,就為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生日禮物。給哥哥的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卻是一盒馬糞。
到了拆禮物的時候,所有人都等着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盒子,看到禮物後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
弟弟拆開盒子後,突然兩眼放光,開心得跳了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裏了?”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心理學家馬丁·賽格曼認為,具有樂觀情緒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他曾對一家公司新招的5000名推銷員進行樂觀心態測試。有幾位員工在公司的常規知識測試中不及格,但在樂觀素質測試中得了最高分。
他稱這幾位是“超級樂觀者”。第一年,他們的銷量比那些“悲觀者”高出了20%,第二年高出57%。
學會堅持
心理學家安吉拉·達科沃斯做過一項長期跟蹤調查:
決定一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她選擇的調查對象有美國西點軍校學生、常春藤大學學生,還有商業、藝術、運動、新聞、學術、醫藥、法律界的諸多領袖。
結果發現,無論在哪個領域,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也不是人脈,而是毅力。
她説,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最終你能在聰明人中贏,是因為你比別人更加堅毅。
只有堅毅的長期主義者,才能成為時間的朋友。
格拉德威爾提出的一萬小時定律,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培養孩子再多的技能,都不如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
懂得堅持的孩子,具備一種神奇的“內驅力”。主動學習,永遠比被動學習更有效。
養育孩子,不在一朝一夕。孩子們有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不需要急於一時一刻,更不要相信“3歲定終身”。
相信孩子,永遠比否定孩子管用。
—— End ——
作者:素衣回中原,一個村姑,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