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2年高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關於大學專業選擇、志願填報等內容備受關注。中國教育在線五一期間選取部分專業解讀、就業前景等“乾貨”文章,推出系列【五一高考特輯】,為高考學子報考服務,為高考助力加油!
編者按
Editor's Words
網上關於大學專業介紹的信息非常多,但遺憾的是,要麼是正確的“廢話”,普通人完全看不明白,幾乎無法給讀者帶來任何有效的信息。要麼是拼湊的大雜燴,錯誤百出。鑑於此,我們動員了來自清華、北大、上交、人大、北師大等著名高校的五十餘名同學,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推出了這套專業探索文章。
文章覆蓋了目前高校的大部分專業,每篇4000字左右,讓學習這些專業的同學回答:“專業是什麼”,“專業學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如何”這三個主要問題。
前幾年的一個暑假,筆者報名參加知識分子公眾號的線下活動,偶遇了一位來自河南的高中生。這位同學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中考出了文科全省排名二十幾名的高分,在出成績後專程來到北京諮詢專業選擇。
但隔行如隔山,在場的北大教授也不瞭解其它專業的本科課程設置、就業出路等學生關心的問題。我加了這位同學的微信,希望能幫助到他。很湊巧,我有一位在北大讀書的中學校友當時在招生組工作,我就把這位同學的微信推給了他,由他再去聯繫北大相關專業的在讀學生諮詢。最終,這位同學選擇了法學,目前已經保研。
—Σ—
這位同學無疑是幸運的,他碰巧遇到了我,我又碰巧認識北大元培的同學,同學又熱心幫助他人,經他介紹最終成功瞭解到相關專業的具體情況,並最終做出了最優選擇。這位同學專程到北京找人詢問的原因,是網上相關專業信息太“專業”,幾乎都是無效信息,還是要找“懂行的人”詢問過,心裏才有底。但大部分考生可能沒有他這樣幸運,上網,託人,花錢,最終也沒問到多少有效信息。
這件事情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一方面是震驚於如今的高考生對志願選擇的重視程度:為了獲得幾句可靠的建議,居然專程從河南趕到北京。另一方面也同樣震驚於獲取專業、志願相關信息的困難程度:為什麼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我們還找不到相關的有效信息?
獲取精準、實用信息困難重重
文章開頭的故事是高中生與家長在填報志願時面對的困難的一個縮影。在高考結束後,從單調的課本中解放出來的學生們要面對的是14個學科大類,百餘個學科專業與各學校五花八門,總計超過千餘個的招生專業。
在填報志願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將這些大部分都僅聽過名字的專業瞭解清楚,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緊迫的時間壓力之下,有效資料的缺乏更使得志願填報的準備工作雪上加霜。
即便互聯網時代早已到來,志願、專業相關信息的傳播方式仍然非常“傳統”,通常只有官方的志願指南或大型門户網站、商業化的志願填報機構、專業相關的熱點討論、大學招生組這四類來源。
上面四類來源中,每一類所能提供的信息實際上都相當有限,先不説大學招生組往往對自家專業的報喜不報憂已是人盡皆知的現實。對其它三類渠道而言,在一個簡單的調查之後,也很容易發現它們都沒有提供真實且有效的信息的能力,或者説接地氣,讓大家看得明白的信息。
01
官方指南與門户網站
市面上相對權威的志願填報指導手冊對每個專業的解説通常是寥寥幾行的官面文章,對高考生選擇專業的幫助聊勝於無。現在各大提供志願服務的門户網站也繼承了這種風格的解説,比如説下面這個截圖就來自某大型高考志願網站上的專業介紹頁面:
上面這段話裏對物理學的描述非常準確,但它基本上可以被歸類在“準確但無用的廢話”範疇,看起來很可能來自某個百科或大學官網上的簡介.對志願選擇也很難提供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實際上,每個將物理專業作為備選項之一的高考生最關注的問題都是“高中物理學得比較好就適合物理專業嗎?”,而上面這段介紹對這個最重要的問題卻完全沒有涉及。
這樣的介紹存在於每一本指南與每一個門户網站裏,多半隻是因為那裏需要一段有權威性的介紹來充數,和服務考生、家長沒什麼關係。
02
商業機構的專業介紹
最近幾年,網上開始出現一些由商業機構整理出的,對各專業的詳細介紹。這種介紹文章提供的信息更多,但常為追求宣傳效果和性價比走入另一個極端。
為節省成本,這些文章從網上到處扒下不知真假的內容,又為宣傳效果將這些水平難辨的文章包裝成“最大最全”,以此獲取學生與家長的信任。
若説官方指南與門户網站給出的權威介紹是專家寫出的不痛不癢的説明,這類專業介紹相比之下則充斥着一股急於交稿拿錢的槍手味道,更像大雜燴,難稱準確。
事實上,對一個專業的系統、準確的瞭解需要長期的學術訓練作為基礎。而這恰恰是市面上大部分半路出家的“專家”所不具備的。
商業機構在介紹專業、志願相關信息時,常用“專家”名號包裝自己。這些專家的志願諮詢服務收費高昂,動輒成千上萬,號稱靠着這種高價服務可以幫助孩子選對專業、贏下人生。
然而術業有專攻,這些自身從未接受過學術訓練,甚至沒怎麼學過本科骨幹課程的“專家”又怎麼可能瞭解清楚了幾十個一級學科的內容骨幹與畢業出路,給出的內容又有多少真實性擔保,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03
網絡上的熱點話題
因為缺乏關於專業與志願的成體系介紹,來自網絡熱點的風言風語不得已而成為了很多考生報考志願時的重要參考,“勸退專業”或“進大廠”,“年薪百萬”等模糊而誇張的修飾詞左右了許多人的志願選擇。
“
都是標題黨
一些典型的網絡熱點
金融專業畢業過三到五年年薪百萬?
傳統工科畢業就只能進廠?
轉CS是所有冷門專業的最終出路?
清北學生都在卷選調?
……
對現在的高中生而言,提及生化環材就想到勸退已經是常態;聽信網上傳言而認為只有計算機、金融專業出路較好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這些簡單的修飾遠不能涵蓋一個本科專業的全部,依靠它們做出的志願選擇往往只能成為悲劇的搖籃。
拿計算機類舉例,“二本計算機優秀畢業生出路優於211傳統工科”的熱點話題曾一度引爆網絡。然而許多人僅在宣傳中看到了計算機類專業的光鮮一面,卻忽略了計算機科學作為一個與數學、物理學類似的基礎學科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極高要求。
“二本計算機優秀畢業生”即便不是偽概念,也是鳳毛麟角,是和“考上北大物理研究生的二本物理系學生”類似的極端小眾的羣體。很多盲目進入計算機類專業的考生本以為在選擇專業時拿到了一張通往高薪職位的車票,最終卻只能面對每聽一節課、寫一次作業都是折磨的現實。
—Σ—
從公開平台獲取的志願、專業相關信息大多質量堪憂,哪怕是付費購買服務也難逃被割韭菜的命運。這樣的背景之下,選擇專業、志願時通過私人關係“找個懂行的人問問”這一與網絡時代有些格格不入的方案反而成了最優解。這些“懂行的人”或是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或是畢業幾年內的年輕從業者。
作為考生與家長青睞的諮詢對象之一,每年志願季時,筆者都要回答一籮筐的各類專業、志願選擇相關的問題。而問題的內容也大同小異,無非是“物理專業畢業出來是不是隻能搞科研?”,“數學、物理專業好轉行嗎?”一類老生常談。
如果來問我的學弟學妹再多一些,或許我已經寫好了一套用於回答這些問題的模板。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諷刺的對比。一方面,像筆者一樣有能力與意願提供關於志願、專業的優質信息的人實際上廣泛分佈在各大高校之中;另一方面,如今能在互聯網上被搜索到的相關信息仍然質量很低,可靠性缺乏保障。
而在這道信息不對稱的巨大鴻溝上則盤踞着無數所謂“專家”,如同娛樂圈裏包裝出來的流量明星,以慘淡的專業水平和高昂的收費大發橫財。
而筆者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召集一批就讀或畢業於各著名高校的同學撰寫這一套覆蓋大部分學科與方向的專業探索文章,正是為了打破這荒誕而諷刺的現狀。
一套專業、詳細、開放的介紹
筆者與團隊計劃推出的專業探索文章覆蓋40餘個專業類目,以細分方向的形式包含了大部分一級學科。這些介紹各個大學專業的文章由各專業的在讀本科生、研究生、或畢業數年內的從業者撰寫。
藉助知乎、掌上高考等平台的高考志願填報相關大數據,我們精準定位了高考熱門專業以及熱門專業裏學生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同時動員了以清華,北大為主,包含上交,人大,北航,北師,央財等院校的50多名同學,撰寫了四十餘個專業介紹合計近20萬字,覆蓋了主要的大學專業。
聚焦
專業探索文章包含哪些內容?
1
專業是什麼:闡述每個專業的主要脈絡與面向的實際問題,澄清常見的誤解(比如説,金融專業不教如何炒股)
2
專業學什麼:包含各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專業細分方向與交叉學科,以及一些學科哲學上容易混淆的問題(比如説,物理和數學是不同的)
3
專業前景:包含對專業主要出路的簡單介紹與分析,如大體對口的行業,哪些細分方向在業界好找工作,出國讀研時的對口專業,國內保研率等
我們推出的專業探索文章將以每篇4000左右字的篇幅,從經歷過高考的前輩角度出發,仔細梳理高中生與家長們面對各專業時的常見誤區與困惑,獲取選擇專業、志願時所需要的重要信息。
—Σ—
這套文章會在今年高考前在本公眾號上陸續發出,供所有學弟學妹與學生家長免費閲讀。希望這些來自我們的經驗,能夠成為你們選擇志願、專業、以及人生路徑時的一盞指路明燈。
當然,關於志願與專業的信息浩如煙海,這些幾千字篇幅的文章難免有缺漏之處,也無法覆蓋所有學生與家長的個性化需求。我們也計劃同步推出更加個性化的諮詢服務,由系列文章的作者與作者的同學直接解答各位學生、家長的疑惑。
我們將要推出的介紹文章包含但不限於下列專業: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計算機、電子、軟件工程、自動化、機械、儀器、核科學、航空、航天、建築、電機、土木、水利、能動、環境、化工、材料、農學、金融、經濟、國際經貿、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會計、中文、歷史、哲學、政治學、外國語(英語)、外國語(小語種)、新聞、教育、心理、法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
若各位學生、家長、老師有其它任何想了解的問題、對我們提出的建議;或是志同道合的同學希望加入我們的知識分享社羣,也歡迎致信我們
請有興趣的同學與家長保持關注。
系列文章主編:陳鯤羽,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在讀
系列文章主編:陳健坤,康奈爾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來源|集智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