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回答學生課後提問,這位大學教授做了一番嘗試,希望改變這種風氣……
進入21世紀的短短二十年間,人類的知識及知識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更新與迭代不斷加速,尤其是新知識對於舊知識呈現出的,並非積累性突破,而是顛覆性刷新,往日的重要知識甚至被拋棄得無影無蹤。這對於傳承知識與培育人才的教育系統更是巨大的考驗。
在大學,通識課程的靈魂就是打破學科限制,開拓視野,融會貫通,領悟創見。
為什麼要打破學科限制?實際上,所謂的學科只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時候自己給自己細分的視角,以利於專業的探究。久而久之,學科成為一條探索的途徑,卻同時帶來畫地為牢的副作用。所以,人們一方面在強化學科的專業性,一方面也希望儘可能消除學科的盲點。
通識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從狹隘的學科中跳出來,從更大的視野去重新認識世界。也正是因此,通識課程往往把學科貫通作為基本理念,要求歷史系的老師不講純歷史,物理系的老師不拘於物理,這才有了《東亞文明的歷史進程》、《人文物理學》等一批課程的誕生。
課堂鴉雀無聲,不説話成了“最聰明”的選擇?
通識教育讓學生的視野打開了,但是學生的思維和行動卻不一定跟得上。尤其是經過高中強化的學科應試訓練後,學生的頭腦被緊緊地“框”住,因此,通識課程的關鍵是如何激發和調動學生去思考和主動探索,而不是被動接受,亦即啓發式教育。
學校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最主要的是教會學生獨立思考的方法,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因此不應該有框框和限制。世界的無限性決定了探索的多樣性,既沒有範圍,也沒有答案,一切皆有可能,唯須勇於探索,敢於思考,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教育的真諦正在於此。
有範圍有答案的知識傳授不是教育,而是訓練。用訓練取代教育是應試教育對人造成的最大傷害。習慣了應試教育後的學生在通識課程的課堂上,放開想象力的時候他不敢向前邁進,望着老師的臉,困惑於知識的無涯,渴求唯一正確的答案。大庭廣眾,只想説正確的話,害怕答錯扣分,甚至被老師同學看低。這時候,不説話成為“最聰明”的選擇,滿堂鴉雀無聲。
上課不提問下課提問?是時候打破提問的“畏懼心”了
學生果真腦子一片空白嗎?大概未必。
我發現老師不在場的時候,學生髮言踴躍;下課以後,問題多多。如何調動他們敢想敢説,是應試教育之後急需修復並激發的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
我認為,應該對學生提一個要求:有問題就在課堂上提出。我也嘗試着拒絕在課後回答同學的問題。實際上,個別學生的問題很可能是大家共同的問題,即便是個別的問題,也可能激發起同學們的思考,引起討論。只要有同學提出問題,其他同學的畏懼心就被打破了,上課提問形成風氣。
同學敢提問了,他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什麼想法,在課堂上隨時舉手發言。教師根據課程的內容進行講解,覺得講得很明白了,實際效果如何呢?我曾經讓同學複述講課的內容,發現和我講的意思相差不小。顯然,老師講了什麼不等於同學聽到了什麼。因此,讓同學隨時發言,可以縮小講者與聽者之間的誤差,讓知識傳播得更加準確。
更重要的是,教育的着重點在於啓發,因此,教師必須把握學生在想什麼,才能有的放矢。一堂課成功與否,在於能不能解決學生所思所想,引起他探索的好奇與熱情。教師是問題的提出者,同時應該是探索問題的協助者,而不是無所不知的“聖人”。滿堂灌無異於越俎代庖,言者諄諄,聽者昏昏。
讓更多學生因教師的啓發而“登堂入室”
調動學生思考,隨堂發言,對於教師是嚴峻的考驗。學生會發現並提出許多盲點,出乎意料,讓教師措手不及。這時,如果教師轉換角色,和學生並肩去探索,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須知,高高在上的“訓導者”遠不如同行的嚮導來得親切,給人的啓發更多。
回想我們的一生,還記得老師曾經傳授的哪些知識?大多忘記了。然而,讓我們眼睛發亮的啓發,或許就那麼一句話,我們卻因此踏入知識殿堂的大門,人生從此不同。因為那一句銘刻於心間的話,那位老師成為我們一生的指路人。
因啓發而登堂入室,那麼,要啓發什麼呢?領悟知識的能力。
領悟知識的關鍵在於明瞭知識的來龍去脈,無非是“因何而生,如何存在,向何而去”。首先,一切的知識都是過去的結論。因此,不要把知識視為確定的真理而囫圇吞棗,時過境遷,知識也在變化,一定要弄明白知識形成的環境與條件。不明白這一點而死記硬背的人,記得的越多,人越固執,墨守成規,甚至成為繼續前進的障礙。因此,必須把知識如何產生的背景講清楚,同時也就懂得了知識變遷的要竅在哪裏,靈活地、發展地掌握知識,這是需要啓發的。
其次,過去的知識為何如今仍有意義?那是因為古今所具有的環境與條件的共性,其變化則是條件使然,由此瞭解知識的內在結構,及其適應性,從而學會如何運用知識,以及進一步拓展知識的能力。所有的知識都在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切忌故步自封,裹足自詡。
為什麼理工科變化迅速而人文學科變化緩慢呢?那是因為科學研究的條件在加速變化,因此其知識更新也同步加速;人文學科所研究的人及其品性變化甚少,因而呈現相對的穩定性。因此,變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基於空想的促變只能是災難性的失敗。弄清楚知識在今日的存在樣態也是對人自身的認識,至關重要。
再次,今日的知識用於解決未來的什麼問題,並將如何隨着時空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對於知識的展望,從而瞭解發展的趨勢。知識的連續性乃至顛覆性都有跡可循,因此,其未來的發展也具備預測的根據。但是,知識只有不斷的深化,而沒有絕對的死活。許多知識的再生得益於打破人類曾經行之有效的學科限制,因此,跨學科的前景十分寬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凝固的思維框框。
打破框框,才能迸發奇思異想
所有的知識都是人類對於自身、以及從人類的角度對於世界的觀察和解釋,同時也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對於世界的規定。在人類思考面前,所有的學科本質上都是相通的,殊途同歸。文理科之分,表明各類人更擅長從何種角度去觀察世界。通識課程在學科限制的意義上,正如學生所言,“通識通識,通通不識”,不識的是套在我們頭腦中的框框,見到的是更接近於整體的世界。
框框打破了,奇思異想便迸發出來,討論課因而顯得十分重要。
上好討論課的關鍵在於引導,確定好的專題,進行無拘無束的思想交流乃至交鋒。在這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助教的作用。當然,教師不能對助教放任不管,而應該同助教密切溝通,確定討論的主題以及方向,交給助教去主持。沒有手握判分大權的老師在場,氣氛變得十分輕鬆,知識的探討變得活躍起來。
討論必須做好事前的功課,必須對專題有預習,並且配上大量專題性的閲讀,做足功夫,否則會流為臨時起意的漫談。尤其是讓學生課前作專題性PPT非常有益,讓學生像老師一樣去備課,組織知識,學習層層深入的講解方法,當一回老師。知識只有講得明白的時候才算有所掌握,所謂聽懂了其實不是真懂。一門通識課,必須打破學科的限制,還要打破讀書與實踐,乃至課堂與社會的區隔,才能層層深入,層層貫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通識課程。
作者:韓昇(作者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