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教育專家舒馬赫曾説,"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誠然,一個人總要有些叛逆的遭遇才好,不然人總會不知不覺地消沉。
世上本沒有路,每個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自荊棘叢中開闢而來。李泰伯是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是北京高考狀元,優秀如此的他卻被美國的十餘所高校拒絕,一路走來,如今,他對於曾經的磨難報之以歌。別人家的孩子,人生如開掛
"我的名字取自《論語》第八章,泰伯。"這是李泰伯的自我介紹,自小就博覽羣書的他對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同齡人都在嬉笑打鬧時,他就可以獨自坐在書桌前,捧着一本世界名著津津有味地度過一下午,學習全靠自律,聰明又懂事,小時候的李泰伯便是"別人家的孩子"。
上學後,李泰伯在班上始終名列前茅,對於問題也有着自己獨到的思考角度,不僅成績優異,他的愛好也十分廣泛,畫畫、彈琴都是他閒來的娛樂,高興時便自己寫曲子,家人的手機鈴聲都是出自他之手。
同時他還有着極強的組織能力,他是班長、學校學生會主席、志願者負責人,身兼數職的李泰伯卻從未覺得太過忙碌,對於這樣充實的生活才更有意義。
中學校長曾評價他是,"德、才、貌集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這幾乎教過他的歷任老師對他的一致評價,在老師和同學心中,李泰伯就是一個全能型的天才。
這樣一位各方面都極為優秀的人才自然成為了學校的風雲人物,高三時其他同學為了高考而絞盡腦汁、冥思苦學時,李泰伯受到了國內多所名校的保送邀請,這不禁羨煞旁人。
高三時,李泰伯拒絕了一眾名校的保送,其中清華數學系更是提出全免學費的待遇,但李泰伯仍然沒有答應,用他自己的話來説,"他當時還沒有想好未來清晰具體的規劃,因而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好每一步。"
清華伸來的橄欖枝在旁人看來是多麼寶貴的機會,對於李泰伯而言,高考是證明自己的舞台。
果然天才的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2010年李泰伯以703分的好成績榮獲北京市的高考狀元,一時間媒體瘋狂報道這位傳奇的狀元,猶如眾星捧月般地將李泰伯推着"神壇"。
李泰伯此時對自己下一步的目標有着清晰的認知,他向美國的11所高校都遞交了申請書,滿滿地渴望去海外拓展自己的眼界。
可結果卻使眾人都大失所望,這位全面優異發展的高考狀元,無一例外地被這11所大學拒絕了。家境本不充實的他為出國留學做了充足的準備,父母也選擇全力支持他,但誰都沒有料到最後是這樣的結果。
看着身邊許多遠不如自己的同學都留學海外了,李泰伯百思不得其解,為何自己會被拒絕呢?
李泰伯被美國高校拒絕的消息一經傳出,一時間媒體便開始大肆報道,對他的評價也從少年天才轉變為,只會死讀書、考高分的呆子,各種應試教育的失敗案例等標籤也被瘋狂地貼在他身上。
外界的質疑聲不絕入耳,不明事理的人紛紛嘲笑諷刺他。求學被拒的壓力已經使他無力,媒體的胡亂報道又使他深感自我懷疑。
雙重壓力打擊並未使李泰伯一蹶不振,他以最快的速度調整好情緒,最後選擇了清華大學的電子系,受高中物理老師的影響,因而他對IT有着較強的興趣。同時他認為,將來電子科技一定會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自己可以利用所學報效社會。
進入清華大學後,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第二年 ,他就拿到了香港大學與清華大學聯合培養的名額,進入香港大學學習,校方更是為他提供了高額的獎學金,隨後他申請進入麻省理工繼續研學,獲得了電子科技與計算機雙學位,留學期間更是作為交換生進入劍橋大學、霍普金斯大學深造。
在霍普斯金大學醫學院攻讀時,他取得了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如今的他主要從事神經學領域研究,並表示現在在等待一個良好的時機,之後很有可能回國發展,現在更多時間精力放在研究方面。
這條求學之路看似十分順暢,但其間的苦楚恐怕只有李泰伯清楚,承受滿滿的質疑聲進入清華,期間仍能夠不忘自己最初的目標。
而被問起當年被美國高校拒絕之事,他只是一笑回答,"感謝拒絕。""感謝"背後的磨礪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同樣"拒絕"也使他再次沉澱,思考自己的未來。
李泰伯的豁達笑對是對當年外界質疑的最好回應,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止是天才狀元的傳奇故事,更多的如平常人般的生活,原來他的成就也不是如眾人想象的那般順遂,在面對未知的世界時,他更願意努力去拼搏,而不是站在原地等待時機。
面對生活的打擊,我們都懼怕過,在險峻的峯巒前,我們若因旁人的質疑就望而卻步,那便註定只能徘徊在山巒的雲跡之下,無緣頂峯的美景。
人生本無高低之分,只因無數的歷練才讓人們處在不同的層次上。磨鍊自古便是成才的並經的關隘,但能夠通過關隘而一覽眾山小的只有寥寥數人,更多的人只會望山興嘆。
有一種人,在他的領域,生來就是超越眾生的。再多的磨難、坎坷和曲折,也阻擋不了他的閃耀光芒!命運天然,當承使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他們的每一次蜕變都是承載着滿滿的志向,遇到的挫折只會進一步增長他們的傲氣,對於他們而言,永遠沒有失敗可言,一切的磨難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嘗試,真正的強者,不會因已有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自然也不會因為短暫的失利而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