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儒家文化的發祥地——濟寧,誕生了魏晉王叔和、元代趙鈞、清代張西山、近現代孔伯華等一大批醫學名家,孕育了深厚的儒醫文化。濟寧醫學院是一所在儒家文化滋養中成長起來的醫學高等院校,學校秉承“明德、仁愛、博學、至善”的校訓,將“醫德文化”融入育人體系全過程。“醫者仁心,醫德為先”,以醫德教育為主線,以提升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醫德素養為目標,長期開展醫德教育探索和實踐,構建了具有儒家文化特質、醫學人文教育特徵、濟醫特色的“1+1+N”臨牀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醫德教育體系(“1”即以儒家文化融入貫通研究生醫德教育培養全過程,“+1”即突出醫學人文特徵,“+N”即拓展醫學人文課程、醫德實踐體驗、醫院文化建設、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等醫學研究生全方位醫德教育與培養),着力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身心健康”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在醫德教育平台構建中融入“醫德文化”
學校凝練醫德文化精神,構建醫德教育平台,突出有儒家文化特色的醫德實踐文化品牌和醫院文化建設。建有生命意義展室、遺體捐獻者紀念園、法治教育基地、“醫縷陽光”志願服務基地、醫學倫理學實踐基地等;成立了濟寧醫學院“醫學人文教育中心”,立項建設了“十三五”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濟寧醫學院“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基地”。
學校注重加強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育平台建設,實現專業學習和規培鍛鍊並重,同時積極開展愛心義診等社會實踐,服務地方人民健康,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質實踐教學基地的教育和薰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和醫德修養。
在校園文化構建中融入“醫德文化”
學校將醫德文化融入校園文化與醫院文化建設,打造“大愛濟醫”文化品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大愛講堂”“孔子學堂”“濟醫青年論壇”“相約《論語》在濟醫”“醫學人文與儒家文化進校園”等具有濟醫特色的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德教育品牌活動;打造“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品牌,以“醫學+”實現跨學科交叉融合,培育出“醫心醫路”基礎醫學創新文化節、外語文化藝術節等12項校園精品文化項目;設立名人堂,完善生命科學館、文化長廊等建設。
附屬醫院積極弘揚學校大愛精神,高擎公益旗幟,面向全國開展了“愛心醫療救助工程”、陽光快車白內障復明等活動,打造具有儒家文化特色和“大愛無疆”精神的醫院文化品牌,對提升醫務人員的醫德素養、改善醫患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系列活動營造“崇德尚藝”的良好氛圍,鼓勵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目標和追求,並始終堅守職業道德。
在創新理念構建中融入“醫德文化”
學校積極推進以“醫德文化”為根本的“三全育人”改革,搭建平台,鼓勵創新,提高師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激勵教師積極推進教學理念、方法和手段創新,組織教學改革;明確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強調導師要有仁愛之心,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引導學生,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制定並完善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相關制度,將“醫德高尚”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首要目標,打造特色醫德教育課程模塊,設置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開設《論語導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醫古文鑑賞》《愛心教育》等選修課,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仁愛情懷。
採取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模式,將儒家文化與醫德醫風建設貫穿於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專題講座之中。在研究生的臨牀輪轉期間,每月安排不少於兩個半天的集中學習教育,內容既有專業學習與病例研討,也有傳統文化與醫德教育。積極探索創新理念和形式,強化醫德教育實踐。在創新中融入“醫德文化”教育,營造人人想創新、敢創新、爭創新的文化氛圍。
在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融入“醫德文化”
學校以“醫者,以德先行”為核心,將儒家思想、儒醫文化中的“醫乃仁術”“醫德為要”“救死扶傷”等醫德教育思想引入臨牀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醫德教育中,豐富醫德教育內容,創新醫德教育形式,實現了儒家文化與現代醫德教育的有機融合,教育教學成效明顯,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對醫德教育的培養系統、課程設置及教育方法等進行改革,圍繞儒家文化和醫德教育出版系列教材和著作9部,發表SSCI或CSSCI等相關論文30餘篇,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10餘項,有88項成果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勵,建設“十三五”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濟寧醫學院“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基地”,出台《濟寧醫學院人文教育大綱》,明確了將儒家文化融入醫德教育的醫學人文教育總體目標,規範並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醫德教育教學與實踐的系統實施。
“從醫須心繫千家憂與樂,診治應胸懷百姓暖與寒”。近年來,濟寧醫學院將“醫德文化”融入育人體系全過程,相關研究成果被省內外多所醫學院校和三甲醫院應用,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濟醫學子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深受患者和家屬的信賴與讚揚。一代代濟醫人以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為目標,求精、求實,服務羣眾,為國家衞生事業貢獻力量。
(作者:劉寧 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