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沙俄的擴張路線,大抵是遵循彼得一世制定的路線:一路向西,佔領芬蘭、波蘭和東波羅的海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獲得波羅的海出海口;一路向西南,佔領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獲得地中海出海口,還有一路一直向南,奪取波斯帝國的印度洋出海口。
如果仔細看,就會注意到,這裏面有個關鍵詞,那就是“出海口”。
圖一:可以看出,沙俄對於出海口非常執着
對俄羅斯而言,由於其身居內陸的地理特點,獲得出海口比其他國家更為困難。
而且麻煩的是,由於位於歐洲東部,而歐洲比較優良的出海口大都聚集於西歐、南歐(例如法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這也使得俄羅斯陷入一個尷尬局面:在航海時代開始後,俄羅斯長期處於邊緣地帶。
為了獲得優良的出海口,歷代沙皇不惜發動戰爭:為了波羅的海和北歐出海口,不惜和當時的歐洲列強之一瑞典發生戰爭(大北方戰爭),而為了地中海出海口,不惜和南邊的奧斯曼土耳其進行200多年的拉鋸戰;為了印度洋出海口,沙俄不惜和波斯帝國進行爭奪。
圖二:大北方戰爭,沙俄奪取的出海口,在此地建立了海港城市聖彼得堡
其實,沙俄侵佔中國東北地區的出海口,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沙俄對於出海口幾乎到了病態的執着。
圖三:東北吉林出海口被沙俄颳得真乾淨!
注:沙俄之所以要把吉林的出海口搶光,一寸也不留給中國,有一個説法,是因為沙俄想要據此獲得和朝鮮的接壤,然後順勢吞併朝鮮,因為沙俄看上了朝鮮的蔚山港(今韓國蔚山),實際上沙俄並不滿意海參崴,因為海參崴冬季有幾個月的封凍期,並不十分利於發展海貿和海軍,但蔚山港沒有這個問題。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沙俄擴張尋求的是“出海口”,那他們為什麼對於新疆的國土也那麼執着?有人也許可以説這是俄羅斯民族“擴張”天性使然,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麼沙俄要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向新疆,而不是投向繼續爭奪東亞出海口的地方(比如徹底吞併中國東北)。
這裏,筆者經過思考,認為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沙俄需要在重要獲得一個穩固的擴張基地。
這裏話不多説,先上圖。
圖四:中亞形勢圖 製作:王升
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整個中亞,幾乎就只有圍繞天山一圈有些許綠色,例如葱嶺地區、七河地區、費爾幹納盆地等;而河中地區、阿哈爾捷金綠洲等地,環境次之;剩下的就只有黃色的乾旱區和棕色的半乾旱區了。
也就是説,整個中亞,只有天山地區具有不錯的環境,其他地區水準都比較一般。
也許有人問,這和“擴張”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關係大了。
要擴張,就必須要有軍隊征服;而軍隊要征戰,就必須要有足夠糧草。
在封建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時代,軍隊的作戰,糧草往往是一個大難題。
諸葛亮出祁山北伐,主攻方向並不是關中的核心——長安,而是天水郡,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天水郡是當時隴右地區的產糧中心,有了天水郡,才能有蜀軍長期作戰的本錢,否則跨過秦嶺運糧,由於路線漫長、時間太久、一路上人吃馬嚼、加上糧食運送中的損耗(如黴爛、滅失、發芽等),能送到前線的糧食十不存一。
而一支軍隊,“斷糧”的影響,可以説是災難性的,軍隊裏會瀰漫恐懼情緒,以及對未來的擔憂,軍心會渙散。
所以,穩定的糧食供給,是一支軍隊獲勝的必要條件。
沙俄明白這一點,所以,沙俄擴張的方式,經常是以“哥薩克”騎兵打頭陣,佔據一個好位置後,立即建立營壘,之後哥薩克移民跟上,建立移民村,於是漸漸變成一個據點。
沙俄吞併西伯利亞、中亞、中國外東北,都是採取這個步驟。
圖五:哥薩克騎兵 中國史書中説的“羅剎兵”實際上指的就是哥薩克騎兵。這是沙俄擴張中的“急先鋒”
這個步驟的好處是,穩紮穩打,一旦據點建立,就變成立足點,為下一步擴張提供跳板,這一招,對於邊界不清晰、邊界管理模糊的政權,尤其有效,可以起到“蠶食”的效果。
但是,這一套方法,在對上有強大軍隊、對邊界管理較嚴的國家時,就會失效,例如沙俄可以吞併奧斯曼帝國的屬國克里米亞汗國,但是繼續南下就會碰到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最終沙俄200多年也沒有佔領君士坦丁堡,俄國至今也沒有打通前往地中海的出海口;而波羅的海出海口雖然打通,但是波羅的海仍舊是個半封閉海,這對於一心想要一個面向廣闊海洋的暖水港的沙俄,是絕對不滿足的,可是繼續向西,又被德意志(普魯士)堵死了道路。
可能也正因如此,沙俄才會對面向開放海的出海暖水港垂涎三尺,所以沙俄一心想要中國的旅順港,後來蘇聯企圖繼續佔據旅順(在毛主席的堅持下最終失敗,旅順港被迫歸還中國),可能也是源於對俄國開放暖水港的興趣使然,不過這是後話。
言歸正傳,沙俄向西的道路德意志(普魯士)堵死、向西南的道路又被奧斯曼帝國擋住,那麼向南奪取印度洋出海口就要集中精力。
圖六:在向西和向西南兩條路都堵死情況下,向南就更顯得重要了
沙俄於是屢次入侵波斯,從波斯手中奪去了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同時在裏海以東,沙俄也在積極策劃吞併中亞三國,然後佔領阿富汗、入侵印度。
圖七:中亞三國,成了沙俄的目標之一
但是,哥薩克人很快發現,吞併中亞三國並不容易,因為如圖四所示,大家可以看出,中亞北部有大片半乾旱區,河流稀少,而建立據點,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水源”,顯然,哥薩克騎兵在中亞北部難以找到立足點。
其實,沙俄在彼得一世出生(1672年)前幾十年的17世紀初就曾派哥薩克騎兵入侵希瓦汗國重要城市烏爾根奇,但是因為缺少據點,只能採取長途奔襲,結果兩次都被希瓦汗國軍民全殲。
1717年,彼得一世撥款25萬盧布,派別科維奇·切爾卡斯基公爵為首的6655人的遠征軍從阿斯特拉罕出發,軍隊遠征希瓦汗國,又一次遭遇慘敗。
俄國人痛定思痛,認為,要想征服中亞,非得采取穩紮穩打的策略,而中亞河流有限、降水稀少,沙漠、戈壁灘、半乾旱草原遍佈,從北邊、西北邊入侵中亞顯然非常困難,這也是前幾次失敗的原因(例如1717年出發的阿斯特拉罕,就位於裏海北岸,正好是從希瓦汗國西北面入侵,中間要跨越大片半乾旱區)。
但是,在勘察過程中,俄國人發現發源於阿爾泰山的額爾齊斯河流經中亞東北面,在這裏可以建立穩固的基地,而順着額爾齊斯河南下,到齋桑泊之後轉向西南,就是中國的七河地區,這裏幾乎是中亞最肥美的地區,可以作為大軍部署作戰的給養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七河地區與浩罕汗國和布哈拉汗國接壤,一旦控制七河地區,就等於獲得了征服中亞的“鑰匙”。
不過,沙俄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是19世紀上半葉了。
1839年11月,俄國奧倫堡總督瓦西里·佩羅夫斯基再次率兵5000餘進攻希瓦汗國,由於暴風雪再次失敗,自此以後,沙俄放棄由北向南征服中亞的策略,改為“由東向西”征服中亞。
所以,從19世紀上半葉起,開始越境進入中國修築據點。
1847 年,沙俄哥薩克軍沿愛古斯河南侵,在中國境內的布什河和庫克烏蘇河之間建立科帕爾城堡;1851年,沙俄沿着額爾齊斯河上溯,入侵中國北疆地區,抵達齋桑泊一帶,企圖在此建立據點,雖然遭到清軍的驅逐,但第二年他們就在中國圖古勒池(今哈薩克斯坦阿拉湖)以北的雅爾地區建立了烏爾扎爾移民村;1854年夏,又佔領了天山北麓吹河(楚河)和伊犁河之間的古爾班阿里瑪圖(今阿拉木圖),在此建立維爾諾城堡,1856年將維爾諾劃為新設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首府,至此,沙俄基本佔領除伊犁九城外整個七河地區。
後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就是按照沙俄的計劃劃分的。
其實説白了,沙俄要吞併中國新疆的七河地區,就是為了獲得征服中亞的跳板。
客觀來説,在中國控制七河地區時,是有實力威脅和吞併浩罕汗國和布哈拉汗國的,但是中國從未想過吞併這兩個國家,而沙俄侵佔七河地區,就是為了吞併浩罕汗國和布哈拉汗國,這一點對比,就能看出俄國的侵略成性。
吞併七河地區後,沙俄獲得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穩固的侵略基地,因此,很快沙俄就把中亞三國相繼吞併。
對沙俄而言,中亞從來不是計劃中止步的地方,實際上,沙俄直到帝國末年,仍在計劃從中亞打出去入侵波斯,但是一直止步於阿富汗。
很多人認為阿富汗成為“帝國墳場”是源於蘇聯和美國先後在此折戟,但實際上,近代最先在阿富汗折戟的其實是19世紀末的沙俄。
雖然印度洋出海口因為阿富汗無法越過而變得遙不可及,但是控制七河地區,仍舊能夠讓沙俄穩固控制中亞,畢竟,中亞的其他兩個地緣政治板塊——河中地區(原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和費爾幹納盆地(原浩罕汗國)不論人口還是環境還是其他方方面都不能與七河地區相比,而更遙遠的阿哈爾捷金綠洲(“汗血寶馬”產地)甚至不能稱為地緣政治板塊(以上幾個地區圖四中都有標註)。
最後,有人可能會奇怪,為什麼沙俄吞併七河地區後沒有繼續往東南吞併新疆,而是轉向了西南吞併中亞,其實答案也很簡單。
因為,吞併新疆太不划算,沙俄的目標是獲得出海口,而非單純佔據土地,就算整個吞併新疆,距離海岸還有幾千公里,除非吞併整個中國,否則還是無法取得出海口,可是沙俄要想吞併中國,根本絕無可能,反而會浪費沙俄有限的國力,不如向南爭取看起來更易獲得的印度洋出海口。
後來,由於阿富汗折戟,和英國的干涉,印度洋出海口也變得不能獲得,但是,此時的沙俄要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亂、實力越來越差的內政,他們已經漸漸喪失繼續大規模擴張的實力。
當然,左宗棠的新疆建省,也可以説是意義非凡,因為新疆建省,標誌着新疆作為一片邊陲之地,開始真正被中國經營,也正是在左宗棠的手上,沙俄的擴張被漸漸擋住,否則最終他們吞併的,恐怕就不僅僅是七河地區、葱嶺地區和齋桑泊東南等地區了,甚至可能還包括伊犁、阿勒泰、塔爾巴哈台、喀什等地。
可以説,左宗棠收復新疆和新疆建省,是一件對中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其偉大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希望新疆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左公!
作者:王升,自由撰稿人。來源:騎士小腿、西域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