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歲失聰,到成為清華大學一名博士研究生……如今,29歲的她立志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造福更多人,“如果我能夠做些什麼,讓別人不再那麼辛苦那麼艱難,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面對面》專訪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研究生江夢南,聽聽她的故事。
半歲失聰
她靠“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
半歲時,江夢南因肺炎誤用耳毒性藥物而失聰。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着鏡子學口型、摸着父母喉嚨學發音,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説”。
從小到大,江夢南沒有上過特殊教育學校,一直在公立學校讀書。憑藉優秀的學習成績,她成為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一個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
江夢南考入清華時,人工耳蝸技術已臻於完善,但由於害怕手術帶來的風險,江夢南一直在糾結是否採用這一技術重獲聲音。然而,醫生的一句話讓江夢南下定了決心:“難道你不想看一看你未來的人生有多少種可能,有多少潛力可以挖掘嗎?”
“聽到這句話,我內心動了一下。”江夢南説,“之前在沒有聽力的情況下,我一步步走到現在。我想看一下,如果我做了耳蝸手術能夠聽到聲音,我的學業和事業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2018年7月中旬,全家人慎重考慮後,江夢南接受了右耳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她的世界從此有了聲音。
26歲第一次聽到鳥叫聲
“好神奇,很幸福”
2018年8月,26歲的江夢南走進清華大學,開啓了全新的、有聲的人生。在校園中,她第一次聽到了布穀鳥的叫聲。
“我居然能夠聽到鳥叫聲,覺得好神奇,就在那站了很久,聽了很久,很幸福。而且當時天氣也很好,陽光也很充沛,又聽到鳥叫聲,又看到校園的美景,是一個很美好的早晨。”
江夢南説,如果把聲音比作顏色的話,她以前的世界是霧濛濛的,有了聲音以後,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身體力行普及無障礙理念
她立志解決生命健康難題
來清華之前,江夢南説一直沒把自己往殘障人士這個方面去靠攏,因為之前更多專注於個人,“哪怕聽不見,也要跟其他的同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如今,她意識到,我國有幾千萬殘障人士,要開始考慮其他人。“如果無障礙做得非常完備,殘障人士也能跟健全人一樣生活,我覺得這才是更美好的世界。”
2020年,江夢南當選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第五任會長。籌備協會活動、組織參加無障礙論壇、舉辦無障礙理念體驗活動……江夢南通過各種方式,身體力行地向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
江夢南説,無障礙不是殘障人士的專屬,它是有通用性的。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不用刻意去問他們需要什麼,這會讓他們有一些心理壓力,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把障礙剷平了,這是讓他們覺得比較體面的幫助方式。
按照計劃,江夢南將於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研究的是和免疫相關的機器學習建模課題。從本科報考藥學開始,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如果我能夠做一些什麼,讓別人不再那麼辛苦那麼艱難,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付出一點點努力,這個世界肯定是非常美好的。”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唐聞佳
綜合:央視新聞綜合《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