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點】
作者:張衝(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與心理特教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初高中銜接階段會出現種種不適應,被稱為“高一現象”,如思想懈怠、跟不上節奏、找不到方法、成績大幅滑坡、心理失落、人際關係緊張、異性交往困惑等。這主要是由於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心理水平和能力之間的巨大差異造成的;同時,初高中屬於不同的教育體系,功能不同,初中屬於義務教育承擔教育普及性功能,而高中帶有選拔性功能,導致初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不能有效銜接,出現斷層。
做好初高中銜接有以下建議:
●做好學習生活的銜接
初中生抽象邏輯思維水平較低,其知識學習起點低、內容少、難度低、節奏慢,屬於“台階多、步子小、走得慢”教學方式;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日益成熟,其知識學習起點高、內容多、難度高、節奏快,屬於“台階少、步子大、走得快”教學方式。因此,在初三快結束和高一伊始,教師要專門拿出學時讓學生了解高中知識體系、結構特點、任務和要求;對於高一年級來説,各學科的“開學第一課”要把課程內容、學習方法、進度和要求講清楚。高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使學生順利完成高中適應期,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和效能感。
●做好學習方法的銜接
由於不適應,剛入學的高一學生前幾次考試成績容易出現大幅滑坡。應建立初高中教師一起備課説課評課、培訓、研修的制度,相互熟悉各自學段的教情學情考情,儘早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班主任可利用班會課請科任教師或高年級學生專門介紹好的學習方法;科任教師在新學期初始也要有目的地對學習方式方法做出示範、提出要求;教師要隨堂勤測驗、勤反饋、勤輔導,幫助高一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做好職業規劃的銜接
“學什麼”“怎麼學”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學”。高中是“三觀”初步形成時期,初三到高一是自我意識快速發展階段,對今後從事什麼職業、成為什麼樣的人至關重要。可提前體驗高中節奏和生活,瞭解自己的適應能力;與高中教師和學長進行深入交流,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瞭解往屆學長的畢業去向和職業,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進行職業傾向能力測試,把握自己的職業傾向和潛力。
●做好異性交往的銜接
調查表明,80%左右的高中生都有過異性交往問題的困擾。首先,應正確看待異性交往。高中生屬於青春期青少年,知慕少艾、對異性有好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而且既有同性朋友也有異性朋友的學生,個性更完善、心理更健康。其次,注意異性交往要有“度”。異性交往要適度、適時,要多交些朋友,保持好必要的距離,切忌越過“雷區”。最後,發揚異性交往的激勵作用。雙方可以共同制定遠大的人生理想,互相監督,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做好家校社合作的銜接
班主任要做好家校溝通的橋樑。班主任可以利用電話、微信羣、家長會等機會,及時把學生學習情況和學校要求傳達給家長。家長應切實履行第一監護人職責。主動學習提升知識和素養,切實做好學生的堅實後盾和教師的好助手。家校社要聯合起來,加強初高中健康向上生活和榜樣的積極示範作用。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8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