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鐵牛:進小學課本,到底有多“牛”?

黃河大鐵牛:進小學課本,到底有多“牛”?

這是鐵牛及其下面的斜柱。 蒲津渡遺址博物館供圖

在蒲津渡遺址博物館,4尊鐵牛排成兩排,面向黃河,怒目圓睜,側耳聆聽,前腿蹬,後腿蹲,好像在進行拔河比賽……千年時光流轉,鐵牛幾經沉浮,每次“面世”都備受矚目。宋朝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故事,因寫進小學課文而家喻户曉。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牛是鎮水神獸。這幾尊鐵牛“生”來就被寄予守護黃河安瀾的美好願望。

山西省永濟市蒲州故城西門外不遠便是蒲津渡遺址。唐開元十二年,唐玄宗傾全國之力,派人鑄造鐵牛為地錨,修建堅固的浮橋,改“竹纜連舟”為“鐵索連舟”。

一時間能工巧匠匯聚於此,熱火朝天地鑄造以鐵牛為代表的鐵器羣。他們以黃蠟雕塑造型,將澄泥塗於蠟模外,用火烘烤,待泥模烘乾後蠟液排出,再堵住排出口,灌入洪流般火熱鐵水,當鐵水凝固後打碎泥範,鐵牛順利成型。

專家測算,這4尊鐵牛每尊重達45噸至75噸不等。“這是一項國家工程,無論鑄造技術還是雕塑藝術,都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曾負責鐵牛考古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劉永生説。

仔細觀察,大鐵牛頭戴漂亮頭飾,骨骼粗壯,肌肉豐滿,牛角形似犀牛角,長尾甩在背上,牛氣襲人,鐵骨錚錚。4尊鐵牛相似中有不同,寫實裏藴含誇張成分。

在每尊鐵牛底板下方,有和牛身相連的6根長鐵柱。它們向前傾斜,牢牢扎入地下,使地面上的鐵牛可以承受來自浮橋的水平拉力。

專家們考證,在對蒲津浮橋不斷維護下,黃河兩岸8尊鐵牛連續“工作”了約500年,直到蒲津浮橋被金元戰火毀掉,它們才卸下肩頭重擔。

隨着黃河逐漸向西改道,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鐵牛也漸漸沒入泥沙。

永濟市博物館原館長樊旺林堅信鐵牛的存在。他深入黃河灘塗探查、到民間走訪,1988年開始正式尋找鐵牛。一年多後,黃河東岸的4尊鐵牛,連同鐵人、鐵山、鐵柱等面世。由於臨近黃河,空氣潮濕,地下滲水不斷,出土後的鐵器腐蝕嚴重,鏽跡斑斑。黃河西岸的4尊鐵牛仍埋在泥沙裏,沒有被髮掘。

黃河大鐵牛的發現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經過兩次考古發掘,人們將鐵器羣在發掘原址上提升了12.2米進行保護展示。

“考古發掘印證了宋代懷丙和尚撈鐵牛,重建蒲津橋的真實性。”劉永生説。

如今,卸下重擔的鐵牛們依然膘肥體壯,一幅“滄桑未改牛脾氣,進退還憑鐵骨頭”的氣勢。中國橋樑專家唐寰澄認為,唐開元鐵牛是有實際功能的藝術珍品,是世界橋樑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記者王學濤)據新華社太原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0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河大鐵牛:進小學課本,到底有多“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