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毛文龍到底是奸臣還是忠臣?袁崇煥矯詔前最想給他的出路是什麼?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經典

明朝崇禎二年,明朝的皮島總兵毛文龍被新上任的薊遼督師袁崇煥矯詔殺掉,這件事引起的連鎖反應很嚴重,也很深遠。

從近的來説,毛文龍死後的當年,後金皇太極就無所顧忌的帶兵入關了,這次入關讓明朝對後金強勢的遮羞布徹底被掀開,袁崇煥也因此被殺。

從遠的來説,毛文龍被殺,導致他的一些部下被歧視,喪失了在後金的大後方牽制敵人的動力,也對崇禎皇帝和文官集團產生了不滿。

崇禎四年時,原毛文龍部將孔有德帶着皮島殘部在山東發動兵變,讓整個山東亂成一鍋粥,崇禎五年時,在朝廷軍隊的包圍中,孔有德率部渡海投降後金。

因為孔有德去後金時,帶走了明朝在登萊作坊精心打造的紅衣大炮和製造紅衣大炮的人才,以及指揮和訓練人才,讓後金皇太極實力大漲,從此不再畏懼明朝嚴防死守的堅城。


清朝入關時,有四位異姓王都是原明朝降將,除吳三桂外,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都曾經是毛文龍的部下,這也是毛文龍被殺引起的嚴重後遺症之一。

毛文龍被殺一事頗多爭議,袁崇煥是忠是奸?毛文龍是忠是奸?都是明朝歷史愛好者或歷史軍事愛好者因為各自不同的觀點,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

毛文龍和袁崇煥之間的這一段公案沒有公認一致的答案,雙方的支持者都不少,本文也以小編個人的觀點來闡述一下毛文龍被殺是否冤枉?


毛文龍的作用和缺點,作用大?還是缺點大?

毛文龍自從軍始,就在和後金軍隊作戰,可以説是一輩子抗金,後來在天啓年間的遼東巡撫王化貞的提拔下,在皮島開鎮,成為總兵。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毛文龍在皮島有了根基後,就一直不停的偷襲騷擾後金,年年不斷不絕,後金無比頭疼:

四年五月,文龍遣將沿鴨綠江越長白山,侵大清國東偏,為守將擊敗,眾盡殲。八月,遣兵從義州城西渡江,入島中屯田,大清守將覺,潛師襲擊,斬五百餘級,島中糧悉被焚。五年六月,遣兵襲耀州之官屯寨,敗歸。六年五月,遣兵襲鞍山驛,喪其卒千餘。越數日又遣兵襲撤爾河,攻城南,為大清守將所卻。七年正月,大清兵徵朝鮮,並規剿文龍。三月,大清兵克義州,分兵夜搗文龍於鐵山。文龍敗,遁歸島中。時大清惡文龍躡後,故致討朝鮮,以其助文龍為兵端。

因為《明史》是清朝修纂的,所以我們在記載中看不到毛文龍勝利的記錄,全是失敗,一直敗也一直幹,樂此不疲。


即便史書上記載的是真的,不停失敗的毛文龍如此頻繁的偷襲後金,也足以證明他的作用了,起碼牽扯了後金不少的精力。

而史書上記載的毛文龍的缺點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糜餉無算”,另一條是“販易禁物”,兩條其實都是在説毛文龍貪財。

毛文龍貪財的可能也有兩條,一條是他喜歡錢這東西,真的貪財,另一條是他需要錢財來維持治下的穩定和軍備,在明朝支援不夠的情況下,只能搞點小手段。

不管毛文龍因為哪一條原因貪財,這個缺點不算是什麼大事,在能不停的騷擾後金,幫助明朝牽制後金這件大事上,貪財只能算是虧點小節,他的作用大過缺點。


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殺掉後得到了什麼好處?

還是以《明史》中的記載來做參考,袁崇煥要對毛文龍下手的初始動機就是嫌棄他消耗的軍費過多,當然,更多的可能是,袁崇煥要以文制武,這個是當時的行規。

袁崇煥在當上薊遼督師後不久,又被崇禎授予兼管登萊的權限,而毛文龍部的軍餉就是由登萊巡撫劃撥。

等於是説,袁崇煥在崇禎的默認下,得到了遼東和皮島的軍餉管理權和分配權,但袁崇煥明顯的偏向遼東,畢竟是他提出來的“以遼人守遼土”。

袁崇煥他希望能多拿出一些軍餉給遼東,假設本來遼東佔據袁崇煥掌管的總軍餉數量的百分之六十,皮島毛文龍佔據另外的百分之四十。

但袁崇煥希望給遼東百分之八十的份額,減少皮島的軍餉數量,毛文龍肯定不幹,袁崇煥就只能把他調離或幹掉,因為調離沒成功,就只能幹掉了。


根據《明史》的記載,袁崇煥在矯詔殺毛文龍之前,其實最想給他的出路是離開皮島就行,他也知道殺毛文龍是犯忌諱的,但毛文龍始終不願意接下袁崇煥給出的通牒:

至是,遂以閲兵為名,泛海抵雙島,文龍來會。崇煥與相燕飲,每至夜分,文龍不覺也。崇煥議更營制,設監司,文龍怫然。崇煥以歸鄉動之,文龍曰:“向有此意,但惟我知東事,東事畢,朝鮮衰弱,可襲而有也。”崇煥益不悦。

袁崇煥最後的努力失敗,於是採取了最激烈的行為,也就是暴力清除,但是袁崇煥殺掉毛文龍後,發現自己有可能衝動了。


因為他沒有準備好毛文龍的替代者,一般來説,袁崇煥應該安排一個從遼東培養出來的心腹,或者提前收買對毛文龍不滿的部下,來幫助他善後,可他什麼都沒準備。

這樣一來,即使殺掉毛文龍,袁崇煥也無法掌控皮島,或許他以為,憑藉他的身份就能鎮住桀驁不馴的皮島諸將?結果是不行,最後,為了避免皮島駐軍和忠於毛文龍的部下們不鬧事。

袁崇煥被迫在減少皮島駐軍的情況下,反而增加了給皮島的供給,他一心想給遼東增加的軍餉份額在皮島增加的情況下,反而要減少。


可給皮島加了軍餉,還是沒能穩住皮島,皮島此後持續的動亂就是證明,等於殺掉了毛文龍,袁崇煥啥也沒得到,還被崇禎把這事記在了小本本上:

帝驟聞,意殊駭,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

在毛文龍被殺後,唯一得到好處的反而是看熱鬧的後金,討厭的蒼蠅終於被幹掉了,還不費自己一兵一卒和一絲一毫的錢糧,爽死了。


所以,綜上所述,毛文龍不是奸臣,以明末的大環境而言,武將貪財也不是必殺的罪過,他起到的作用遠遠大於貪財的毛病,他的被殺其實很冤。

袁崇煥想以文制武也沒錯,畢竟是當時的士大夫們的普世價值觀,看不起武夫,希望把他們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來搓圓捏扁。

只不過袁崇煥的善後工作沒搞好,殺掉了毛文龍後,還能讓皮島為自己所用,能繼續完成騷擾後金的職責,才算是完美。


可袁崇煥沒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殺掉毛文龍就相當於作了無用功,因此,毛文龍是忠是奸不重要,袁崇煥廢掉了皮島才是罪過,雖然他本心未必想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