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瑞典:從學校的用餐制度中如何體現教育理念?

做準媽媽的時候,時常在書本和媒體網絡上看到各種曬的愛心便當盒:各種美麗可愛的餐盒餐具,各種精心搭配的營養和造型,以及便當盒背後的許多故事。養孩子就好像要做一張張試卷,而這份試卷就好像做足了備考而突然發現考試取消,皆大歡喜——因為在瑞典,從幼兒園到高中,都不需要準備愛心便當盒。這一點被親朋好友羨慕許多年,而我這個做媽媽的,慶幸省心之餘,是在隨着養育孩子的過程,以及隨着對當地文化的融入和了解,對這個社會的各種理念的切身體會,才真正明白一個學校的用餐制度,想必不能完美做到人人滿意,卻從細微處體現出這個國家的教育理念。

新知|瑞典:從學校的用餐制度中如何體現教育理念?

瑞典人的平等觀念 在學校供餐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初來瑞典的時候,瑞典語學習班老師講到瑞典人根深蒂固的平等觀念,尤其在學校餐食供應這個問題上讓我印象深刻。瑞典的學校膳食指南特別指出,瑞典政府於一百多年前引入了學校供餐,就是為了所有兒童無論社會經濟背景如何,無論在家吃得如何,都能在學校裏享受到平等的、營養的健康飲食,無論父母背景如何、教育子女的能力如何,孩子們都可以在學校這個環境裏,一起愉快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餐桌也被當成教育場所 孩子們學習營養搭配和餐後打掃等

尤其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餐桌還是一個教育場所。從幼兒園開始,學校就會有學校廚房派送的早午餐以及下午茶。孩子們會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健康飲食和各種食物的搭配,還會輪流幫助餐前準備與餐後打掃;老師會和學生同桌進食,經常在就餐時和學生就餐桌上的食物進行交流。可以説在進餐時,一堂生動且內容豐富的家政課就上完了。

另外,孩子們經常會被帶到農場參觀,瞭解餐桌上的食物來自哪裏,大一些開始會有家政課,學習基本的廚房手藝、各種營養成分,以及如何在飲食中體現可持續發展這個主題。

學校從小就實行集體進餐也是為了培養人的合作意識

集體進餐更利於政府和學校把控學生的健康營養狀況,也更加環保和減少浪費。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會養成相同的進餐習慣,這種習慣我經常在成年瑞典人身上看到烙印——那種自然而然的集體歸屬感,顯而易見的餐飲習慣共通性。

集體進餐還有一個原因是瑞典的教育中非常注重集體合作,不突出個人主義以及精英主義。我記得在大學讀書的時候,瑞典工科專業有一年可以選擇在其他國家讀,學校經常請高年級學生回來介紹海外學習一年的感受。多次被提到的一點就是——出去學習才體會到,瑞典高校裏特別注重小組工作,並且會經常強迫學生不能自由結合小組。這也是初上大學的女兒經常抱怨的,但是在一次次的被迫小組工作中,作為旁觀媽媽的我可以感受到她從中得到的鍛鍊。對於一個習慣特立獨行的孩子來説,這種鍛鍊彌足珍貴。

所以,在從小就開始的學生老師共同進餐中,也避免了一個個小團體的形成,避免了某些學生被孤立。在瑞典的教育理念裏,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該感覺自己被排除在羣體之外,所以如果父母向學校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感覺被孤立,是一件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事。

對學校餐飲供應保持監管透明 由專門廚房每日現做現派送

學校膳食這個靠各個市政府税收分配來支撐的項目,永遠會收到各種意見和抱怨,不同地區的學校膳食也會因為市政府的税收收入和管理而褒貶不同,但是這種學校供餐的制度始終受到絕對的支持。

對學校餐飲供應的監管是透明的,由專門的廚房每日現做派送,每週的餐單也對家長公開,供餐制度就在政府對每一分錢怎麼分與公眾對學校餐飲的挑剔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文/阿卡(現居瑞典)

編輯/韓世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知|瑞典:從學校的用餐制度中如何體現教育理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