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把教育大業放在了首位。隨着交通便捷,帶來時空距離縮短,越來越多村民意識到,子女若要改變命運,無論如何都要讀書。
近些年社會上似乎流行這樣一句話,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背後,暴露出的是教育資源的不對等,寒門學子要想在高考中脱穎而出,就顯得更加艱難。
大多數農村同學因為沒有考取大學,不得不就此早早地進入了社會打拼。在身無長物與低學歷甚至無學歷的雙重擠壓下,這些在社會上打拼的甫,他們能夠選擇的工作範圍極其狹窄,大多都是服務員、外賣員、快遞員一類的純體力勞動。
極少部分摸爬滾打十幾載進入了較高層次的職場,但遺憾的是多數人都卡在晉升階段,學歷低成為“原罪”。
不過世事無絕對,即便概率小也有可能發生。比如福建上杭縣的有一個村子,就創造了不錯的成績,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33年的時間裏,這個僅僅只有2000多人的小村子,累計有12位博士生,28位碩士生還有眾多本科生、專科生從這個村子走向社會 。
日前,有網友爆料稱,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湖洋鎮古樓村,一個總共才2000多人小山村,竟然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古樓村這一現象,為這個小山村贏得了“博士村”的美譽。
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這個村子並不大卻人才濟濟,12位博士28位碩士!這個小山村為何能走出這麼多的博士及碩士?
古樓村距湖洋集鎮約5公里,距上杭縣城約10公里。其實古樓村這裏曾經是窮鄉僻壤,窮山少水,當時這個村子裏的經濟條件十分落後,交通也相當閉塞。
從恢復高考後,村子裏走出了首位大學生林森春,走出了首位博士梁瑞鳳開始,古樓這個小山村,從此就“一發而不可收拾”,誕生了一批批博士、碩士。三十多年來,村子裏已經先後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
正如畢業於古樓小學的中科大博士梁文淵所説的那樣,村裏能出這麼多博士、碩士,關鍵的是村裏的讀書氛圍好。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古樓村也相當困難。本着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古樓村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來改變當地的教育現狀。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再窮不能窮教育、無論如何要讀書這樣的觀念,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意識。讀書從學校延伸到每個家庭,更延伸到每個村民的心裏。
針對一些距離較遠的自然村,古樓村置了專門的教學點,方便這些偏遠村子裏的低齡學生不用跋山涉水,就近上學。
如果村裏發現有學生無故輟學了,老師們就會主動去學生家裏瞭解情況,動員孩子繼續完成學業。學費方面的問題導致的輟學,村子裏還會想辦法,幫助失學孩子解決這個困難。
為了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村裏從1999年開始設立獎金。村民們自發組織捐款,設立獎學金來獎勵給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讓他們能夠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掙得這些獎金。
古樓村的獎學金制度,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這項舉措就堅持了21年。村子裏,每年都會擠出一些辦公經費購買各類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分別獎勵優秀的學生和老師,以推動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
古樓村的當家人,還把博士、碩士及大學生的名字,刻到宗祠牆上,用來激勵後來的學生。同時在村子的宗祠裏,張貼錄取通知書複印件,以榜樣精神、家族文化激勵後來學子。
成大事者必有遠見卓識,當我們羨慕小山村能人才頻出時,更應看到古樓人創造的“古樓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