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為何死後37年才下葬,康熙帝都左右為難,原因不可名狀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孝莊太后作為清初的著名政治家,雖為女流之輩,但一生佐助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三代帝王,可謂是居功至偉。
1643年皇太極“端坐而崩”,年52歲。由於去世突然,對於接班人問題也並未指定,因此關於誰將承襲皇位的問題便劍拔弩張起來。當時最有實力問鼎的有兩方,一方是多爾袞,有着兄弟多鐸、阿濟格支持,手下有正白旗、鑲白旗;而另一方則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則獲得了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支持。
但是對於這場皇位的爭奪的結局,卻令人大跌眼鏡。多爾袞、豪格都沒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反而是皇太極的皇九子、孝莊太后的兒子年僅6歲的福臨成為了繼位之君。這裏面作為福臨之母,孝莊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
而在孫子康熙帝登基之時,也是孝莊太后依靠她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利用為康熙帝指定索尼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的契機,實現了對順治帝遺留下的輔政四大臣之間的合縱連橫,為康熙帝除掉鰲拜,實現獨掌大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二十六年,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如果按照清朝祖制,作為皇太極的妃子、順治帝生母、康熙帝奶奶,她當與清太宗皇太極合葬盛京昭陵。但是就在孝莊太后彌留之際,卻下詔“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也就是説孝莊太后要求將她安葬在清孝陵附近,而她給出的理由也頗為充分,一則是皇太極帝陵封棺已久,卑不動尊;二則是若另起陵寢,則勞民傷財;三則“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
孝莊的遺願以及孝莊給出的理由,似乎也都無可指摘。但這顯然與祖制不合,到底是遵從祖制合葬,還是遵從奶奶孝莊遺詔,也讓康熙帝左右為難。無奈只得選擇將孝莊太后的棺槨放置在了暫安豐殿之中,而這一放則長達37年之久。為何如此痛愛康熙的孝莊要為康熙出這樣的難題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直指孝莊太后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孝莊下嫁也成為清宮四大謎案之一,雖然,這段往事因為避諱的緣故在清宮典籍之中並無確鑿的記載,但作為旁證,我們還是能夠窺探其中的端倪。
皇太極作為清世宗,功勳卓著。但在後宮之中,皇太極喜歡的卻是海蘭珠,不僅封她為宸妃,還有在松錦之戰中聽聞海蘭珠去世,大慟,不吃不喝之舉,對於海蘭珠去世後的喪禮也是隆重異常。而對於孝莊而言,則並不上心,二人之間也無太深的感情,反倒是孝莊與多爾袞之間卻不明不白。
作為遊牧民族的傳統,收繼婚制在滿清之中一直大行其道。在兄長死去之後,他的妻子將由兄弟繼承, 而且就皇太極崩逝之後,並無靠山的福臨為何能夠脱穎而出,自然不能少了多爾袞的首肯。
要知道多爾袞並非善類,在清軍入關之後,他在命令豪格征討張獻忠的同時,則利用大權獨攬的機會藉機除之而後快,同時手握大權的濟爾哈郎也被他貶謫,甚至兩黃旗內的鰲拜等人也遭到排擠。
但多爾袞對順治帝態度則讓人覺得匪夷所思。除卻了自己的敕封從攝政王到皇叔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的變化外,縱使多爾袞死後,順治帝開棺戮屍條陳其罪,卻無有提及廢立之舉,但又有一條“又親到皇宮內院”之罪。
這條罪名不僅見於《東華錄》,連帶當時清朝藩屬國朝鮮《李朝大王實錄》也都有記載,又結合多爾袞最後的敕封“皇父攝政王”也基本上坐實了孝莊太后與多爾袞之間有着不可名狀的關係。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