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的大學士是什麼官職,他們在朝廷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明朝的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朱元璋自丞相胡惟庸被殺之後,便罷中書省,廢除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統轄六部,然而由於皇帝工作量實在太大,他不得不設立大學士擔任顧問,協助自己處理朝政,並最終形成了內閣制度。明朝大學士最初只是皇帝的高級幕僚,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明朝大學士的權力卻一度超越了曾經的丞相。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但因工作量太大設立大學士
明朝初期,延續了元朝的制度,設立中書省,並分置左、右丞相。然而,丞相制度自設立之日起,便始終存在着相權和皇權之爭,而朱元璋又顯然是個極為強勢的皇帝,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之後,朱元璋便廢黜了中書省和丞相,將中書省職權歸於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務。
如此一來,皇帝便等於兼任了丞相職務,從而將集權統治推向了巔峯。但是,權力高度集中的同時,皇帝的工作量卻驟然加大,朱元璋每天都要批閲兩百多件奏章,處理四百多件政務,就算是朱元璋這個工作狂,也實在有些受不了。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元璋便設立了四輔官輔佐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龔斆為春官,杜教、趙民望、吳源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
要知道,皇帝批閲奏章可不是個簡單的工作,乃是一件極為費時費腦費力的工作,那些請示報告之類的奏章還比較好辦,可一旦涉及到朝廷決策之類的大事,只要皇帝不想天下大亂,就必須慎之又慎、三思再三思。
例如,某地上報本地區受災,皇帝就需要了解受災情況,然後指定救災計劃,是該地方自救,還是需要朝廷調度,是需要從就近省份調撥,還是由國庫直接撥付,其臨近省份是否有負擔能力,國庫又是否充足?需要派何人主持賑災事宜?賑災成效如何?朝廷還需要哪些善後措施?這些問題可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而是需要縝密思考並查閲大量數據後才能決定的。
有丞相時,小事丞相可以自行決定然後報之皇帝知道,大事丞相也會與相關部門商議,通盤考慮之後再交由皇帝拍板,如今沒有了丞相,那麼皇帝就必須自己來協調、考慮、決策,治理如此大一個國家,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年),老朱同志實在有點頂不住了,不得不設立殿閣大學士來擔任自己的顧問。《明史·職官》有載“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
大學士最初只是高級幕僚,但後期權力卻一度超越丞相
朱元璋設立的大學士,其實已經形成了明朝的內閣雛形。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任命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始設內閣,內閣制度就此建立。
內閣制度確立之後,明朝的最高決策層權力就此大致得以確定,皇帝仍然牢牢掌握着最終決策權,從而保證了權力的高度集中;內閣則掌握着議政權,他們可以針對朝廷政務提供可行性建議,然後交由皇帝決策;而六部則掌握着行政權,即皇帝決策之後交由六部具體實施,而地方的三司也直接對六部負責。
正如“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所言,最初的內閣,其實只是皇帝的秘書部門,而大學士便是皇帝的高級幕僚。
內閣確立之後,明朝的權力運行機制也就此誕生。凡是朝廷的重要文書,先由內閣負責擬定幾條意見,以筆墨寫於票簽上,然後與奏摺一起呈送皇帝批准,這個過程被稱為票擬。然後,皇帝根據內閣擬定的意見最終拍板,以紅字進行批示,這被稱為“批紅”或“硃批”。這便是明朝特殊的“票擬製度”,簡單來説,就是內閣針對某些事件分析之後提供A、B、C、D幾個選項,然後交由皇帝最終選擇,如此一來,皇帝的工作量便大大降低了。
?這種制度下,明朝初期的大學士雖然能夠充分參與朝政,但因為職位不高,又沒有最終決策權,因此權力其實並不大。他們對於朝政的參與程度,往往決定於皇帝對他們意見的採納程度,這一方面由大學士本人的工作能力決定,另一方面則由其受皇帝寵信的程度決定。
仁宣年間後大學士權力開始增大,到萬曆初年一度達到巔峯
明初的大學士雖然職低權輕,但自仁宣年間開始,內閣大學士的權力卻開始不斷加大,並在萬曆初年一度達到巔峯,已經遠遠超出了曾經的丞相職權,對皇權形成了極大的壓制,而這也造成了明朝中後期皇帝與外廷關係緊張的局面。
明仁宗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因楊士奇、楊榮等人乃是東宮舊臣,因此對他們極為信任,兩人不僅得以擔任內閣大學士,而且均兼有尚書職位。如此一來,兩人不僅掌握了議政權,而且擁有了一定的 行政權,再加上由於深受皇帝信任,他們甚至一定程度擁有了決策權。
自仁宣年間之後,大學士兼任尚書便已經成為了定製,因而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幕後走向台前。不過這一情況在明英宗早期曾出現過反覆,當時因太監王振深受寵信,內閣權力被嚴重削弱,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爆發後,以兵部侍郎于謙為首的外廷官員才重新接手權力,而且由於武將功勳集團在這次災難中損失慘重,文官集團得以迅速崛起。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變”中因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明代宗朱祁鈺得以登上皇位,在位期間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此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自此內閣開始將議政權和行政權牢牢攥在了手心,六部則成為了內閣的下轄部門,大學士則成為了外廷領袖,而內閣首輔便是實際上的百官之首。
不過,到明憲宗時再度出現反覆,其統治初期三位權力較大的大學士李賢(死於1467年)、陳文(死於1468年)和彭時(死於1475年)相繼去世後,他雖然將劉定之(死於1469年)和商輅(1477年退隱)等賢良增補進內閣,但同時也起用了名聲不佳的萬安(死於1489年)和劉吉(死於1493年),再加上他對萬貴妃的過分寵溺,導致內閣權力曾一度大為削弱。
然而,到了明孝宗時期,內閣權力卻再度開始加強,劉健、李東陽、謝遷等賢良先後擔任大學士,且深受明孝宗朱佑樘信任,再度確立了內閣大學士為百官之首的態勢,而團結在內閣之下的外廷,也就此擁有了對抗皇權的實力,這在正德年間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到嘉靖年間,明世宗朱厚熜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至此,明代內閣大學士雖無無宰相之名,卻已經實有宰相之權。到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除了沒有最終的決策權之外,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別無二致。
明世宗朱厚熜
歷經嘉靖、隆慶兩朝,到萬曆初期,內閣首輔的權力開始達到巔峯。由於皇帝年幼,身為帝師的張居正很容易影響皇帝的決策,再加上代為批紅的宦官馮寶也與張居正關係不錯,於是內閣首輔張居正便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寫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擬”贊同,最後再由皇帝同意。如此一來,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全部操之於張居正之手,內閣權力達到頂峯。
張居正
事實上,到了萬曆初年張居正執政時期,張居正的改革讓內閣成為朝廷運轉的中樞,張居正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然而,也正是由於內閣權力過大,他們不僅決定着朝廷的重大決策,更是對皇帝本人形成了極大壓制和干預,進而導致明朝中後期皇帝與外廷對抗加劇,明朝宦官的崛起同樣與此密切相關。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