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從來不乏英雄好漢,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戰場上。但也有少數人,他們年紀輕輕就達到別人一輩子都拿不到的成就,比如漢朝名將霍去病。

他的舅母是長公主,姨父是漢武帝,而他自己十八歲那年剛上戰場就一戰成名。

漢朝初期,匈奴鐵騎頻繁騷擾我國邊境,一連幾任皇帝都束手無策,只能彎腰哈氣的和親。直到公元121年,漢武帝命霍去病為主將征討匈奴,兩次河西之戰殲敵近四萬餘人,徹底把匈奴趕走。

而他拿下的大面積土地,被漢武帝劃分為四個重鎮且親自命名,直到今天還在為我國帶來利益。大家知道這四座重鎮都位於現在的哪裏嗎?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霍去病為主將征討匈奴劇照

雖然霍去病徵討匈奴的戰役叫做河西之戰,但其實河西地區原本不是中原王朝的領地,而屬於遊牧民族。按照現在的地圖來看,河西地區介於內蒙、新疆和青海三省之間,處於三大高原和新疆地區的結合部。

而河西走廊,則是我國古代溝通西域的唯一通道。因為河西走廊原本就屬於遊牧民族,所以漢朝要是想避開匈奴的威脅,必須要收復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發起第一次河西之戰,只用六天時間就斬殺匈奴兩個首領,並且全軍幾乎毫髮無傷,在敵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大挫匈奴士氣。

隨後,在匈奴還未回覆過來時,霍去病又帶兵發起了第二次河西之戰,重創匈奴,佔領了河西的大部分地區。第三次河西之戰,其實已經不算是作戰了,就是接受匈奴的受降。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河西之戰

戰後,匈奴氣數已盡,匈奴單于派出的兩名主將渾邪王和休屠王,前往漢朝向霍去病投降。為了彰顯我朝禮數與天威,漢武帝先是以禮相待,後又將他們安置在沿邊五郡,實則有藉此震懾匈奴的意思。

拿下河西走廊,就意味着東亞地區在橫斷山和大漠中,開闢了一條對外交流的通道,漢人把它稱為“玉門關之路”,西方人則叫它“絲綢之路”。

對於霍去病打下的河西領土,漢武帝將其規劃為四大重鎮,並且親自賜名。它們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四個地名一直沿用到2100多年後的今天,並且未來依舊會在我國地圖上閃閃發光。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地圖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

“武威”是漢武帝為了彰顯漢朝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命名的,為了紀念當時的將士們和霍去病的赫赫武功,以此讚揚他們馳騁疆場的雄風。

它是現在甘肅省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中國著名的葡萄酒城,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自從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以來,有很多王朝都在這裏設郡置府。

它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要衝,境內有許多的名勝古蹟。比如我們熟知的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都能在這裏見到,有很高的文化旅遊價值。

另外,武威的地理位置也很優越,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臨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處於亞歐大陸的咽喉地位和西隴海蘭新線的中心地段。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武威地圖

“張掖”得名於“張國臂掖,以通西域”,意思是漢軍佔領了河西走廊以後,就等於砍下了匈奴的右臂。它也是現在甘肅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甘肅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段。

這個地方古時候也叫做“甘州”,也是現在甘肅省名字的由來,這裏土地肥沃,風水養人,素來有着魚米之鄉的美稱。

張掖有着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無數詩人在此留下名句。市內現存的景點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等名勝古蹟。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張掖地圖

所謂“酒泉”,顧名思義是像酒一樣的泉水,據説酒泉當地有一條甘美的泉水,喝起來就像美酒一樣。

關於這個地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據説霍去病在帶兵打到酒泉這個地方時,恰逢軍糧斷絕,全軍的士兵們餓着肚子也沒有精神繼續作戰。

就在這個關頭,霍去病慷慨拿出皇帝御賜美酒倒入一處泉水中,和將士們共同分享。喝了美酒以後,所有士兵的鬥志又燃了起來,一鼓作氣破了匈奴。

漢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愛兵如子的精神,所以把這個地方取名為酒泉。酒泉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它自古就是中原和東北通往新疆以及西域的交通要塞。

酒泉還是中國現代航天的搖籃,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從古至今,它一直都在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酒泉地圖

説起敦煌,大家肯定更不陌生,它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畫”聞名於天下。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現在由甘肅省酒泉市代管。

在古漢語中,“敦”是大的意思,而“煌”則意為興盛。漢武帝以此為名,意在向全世界説明大漢朝的實力。因為絲綢之路的交流互通,敦煌還一度成為東西方文明彙集的地方。

連大文豪季羨林都曾説,敦煌是中國、印度、希臘和伊斯蘭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來源於網絡:敦煌地圖

漢武帝為河西四郡起的名字,證明了漢室的強大,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匈奴的後患。自此以後,各王朝獲得了邊境的和平,也結束了和親的屈辱。

2100多年過去了,當年打下江山和命名的人早已不在,但是這四個地方依舊赫赫有名。

雖然漢武帝當時設置四郡的做法飽受爭議,但以長遠目光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他決策的受益者。我們能有漢武帝這樣的大謀略者,和霍去病這樣英勇的軍事家,真的是民族之大幸。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圖片:英勇的霍去病劇照

我們都知道,中國現在正實施着“一帶一路”政策,正在通過河西走廊打通亞歐大陸的橋樑,把中國的商品和文化輸送到西部。為的就是宣揚我們的中華文化,重回漢唐時期的風采。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好好繼承先人們的文化自信,把它發揚光大。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新説團隊製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1 字。

轉載請註明: 霍去病三場戰役打下四座重鎮,漢武帝親自賜名,中國人至今仍受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