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教改的實行,“大語文”時代正式到來了,家長們對語文越來越關注,孩子們也正面臨着全新的挑戰!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9年最新修訂版)中的要求,孩子在小學期間的課外閲讀總量至少要達到145萬字,其中:
1-2年級,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3-4年級,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5-6年級,擴展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雖然課文總數相比之前少了,但每一單元中都增加了“口語交際”“和大人一起讀”以及“讀書吧”等閲讀、口語交際類的新欄目。
部編版語文課本總主編温儒敏教授對此強調:
在小學初中階段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那麼也就可能打好一生髮展的底子。所以新編的小學、初中語文教材是很注重激發閲讀興趣和拓展課外閲讀的。
可以説,大語文時代下,對孩子的閲讀量尤其是課外閲讀量要求越來越高,只讀課本就輸了!
尹建莉:做好這件事孩子成績不會差
著名的教育學家、作家尹建莉老師曾算了一下孩子的閲讀量。
她認為一個四年級的兒童一學期的閲讀量應該達到80-100萬字,而一本四年級的教材大約只有兩三萬字,也就是説,從學生的閲讀量來説,教材所提供的閲讀量遠遠不夠!
同時,尹建莉還強調,小學期間孩子閲讀量的多少對孩子成績的影響可能不大,有些不閲讀的孩子照樣能有好成績,但那並不代表孩子的“語文水平”足夠了,只能代表孩子的“課文水平”不錯。
到了高年級或者中學之後,語文考卷對“語文水平”的考察越來越多,不再侷限於“課文”中了,閲讀量高的孩子的優勢也就越來越明顯了!
所以尹建莉認為,孩子在課堂中缺少的閲讀量,是一定要從家庭中補足的。能堅持閲讀的孩子,成績是不會差的。
就像中國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獲獎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軒説的:語文課堂不只在一本語文教科書上—— 如果你想把語文學好,你必須閲讀。
於是,很多家長開始犯愁了,孩子不喜歡閲讀怎麼辦呢?
其實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還是要從父母開始改變:
1、抽時間為孩子講故事或者讀書
講故事是孩子最開始接觸文學的一種方式,家長可以抽時間給孩子讀書中的故事,或者在家中舉辦“故事大會”,大家做在一起分享自己從書中看到的有趣故事,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
2、不要有過多要求
孩子剛開始閲讀時,正是決定能不能入門的時候,家長先不要急着給孩子加上過多的限制,讀什麼書、怎麼讀、讀多少、是否需要記筆記等都不要管,讓孩子自己從書中找到興趣吧!
3、閲讀要廣泛
既然是課外閲讀那就沒必要非要讓孩子讀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書,就讓孩子去讀他喜歡的漫畫、百科書、童話故事、卡通繪本就好。
每個孩子的喜好不同,給他自己選擇的自由,他就會喜歡上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