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在京落幕

北京2021年5月31日 -- “用我們發明的這種防雨水倒灌裝置,可以很好的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並且有很好的經濟性……”5月29日,第十九屆“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決賽在北京落幕,近90萬觀眾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決賽。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廣東實驗中學的詹瀚楚、黃皓星憑藉“語音智能節水控制器”項目摘得特等獎。

本次大賽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全球水夥伴中國委員會以及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來自全國7個省、市、自治區的15個發明創新類優秀項目團隊入圍總決賽。這是評委們從全國十餘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件作品當中,層層選拔、優中選優而來。

總決賽現場,由於疫情防控原因,選手們以線上方式,通過網絡視頻演講、答辯評審等環節,圍繞“水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水污染治理”等諸多話題,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水科技發明PK大賽。

本次決賽的評審專家來自中國水科院、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以及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朝陽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以及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除了考察入評項目的立意、形式、方法以外,還着重考察選手的創新思維和應變能力。

入圍決賽的15件作品也都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不僅體現出與“水”有關的內容,還能做到因地制宜、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不僅發現了問題,更提出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些優秀的作品受到了專家評委的一致肯定。

本次獲得特等獎的參賽項目《語音智能節水控制器》,其立意就來自於日常生活當中接觸最多的水龍頭,本着“節約資源節約用水”的目的,參與項目的同學自行研發了一套語音控制系統,替代傳統水龍頭手動出水的方式,推廣應用也能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些參賽作品來自於書本知識的延伸,很好的體現了同學的創新精神:北京一六一中學的馬南翔同學,通過思考化學課本知識,研究了一種新型複合材料,在海水或者鹽湖水當中,表現出優異的提鋰功能。這為鋰離子可視化傳感、檢測及富集應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是水科技應用的典型代表。

當然,除了關注生活和資源問題,不少參賽作品也把目光投向了與水資源有關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紅樹林是生長在我國華南地區沿海灘塗上的一種木本植物羣落;來自廣西北海一中的四名同學,關注的正是紅樹植物對於水體當中重金屬元素的富集和耐受力。他們研究發現,紅樹植物能夠通過自身機制,將污染物吸附後沉積在植物體內,淨化被污染的海水,這對於治理水體污染有非常重要的生態環境價值。

決賽評委,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徐琳瑜在點評比賽時表示,今年的決賽讓人耳目一新,因為作品不僅更加契合水科技的主題,也更加關注綠色環保與能源節約問題。徐琳瑜強調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碳中和碳減排的目標,如果能把“水”和“能源”相結合,鼓勵同學們在這方面進行科技創新,把課本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知識轉化應用到生活當中去。不僅對於專業課知識學習更有幫助,對於中國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也一定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三大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瓶頸之一。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科技創新,特別是“水科技創新”的支持與引領。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最富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羣體,是國家科技創新的活力所在。通過水科技大賽,引導更多青少年產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瞭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使命和意義。

2003年至今,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九年,旨在培養國內青少年水資源節約、水生態與水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科技創新能力。隨着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活動得到了國內眾多學校和師生的積極參與,成為品牌活動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3 字。

轉載請註明: 第十九屆“賽萊默杯”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在京落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