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漢五虎上將中,張飛和趙雲都以戰鬥作風悍勇而名震天下。但我們通常提到兩人的時候,還有所不同,對張飛,我們的定義是“猛”,所以稱之為“猛張飛”;而説起趙雲來,定義是“勇”,正所謂“子龍一身都是膽”。非常有意思,“猛”和“勇”還是有區別的。
從字面上我們就能感覺出來,“猛”就如一柄千斤大錘,以摧枯拉朽之勢摟頭蓋頂地掄過來,敢於阻攔者必粉身碎骨;而“勇”則如一柄閃耀着寒芒的利劍,電光火石之間就刺到了面前,雷霆萬鈞,鋭不可當。
“猛”,就是橫衝直撞,大面積殺傷,所到之處雞飛狗跳;“勇”就是一劍封喉,直線衝擊,寒芒閃過屍橫一路。
張飛最兇悍的一次突圍是在徐州城外。曹操率大軍來攻,桃園三兄弟商議對策,張飛認為敵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必然疏於防範,應當乘機發動夜襲,一舉成功,劉備覺得張飛這個主意非常好,“今獻此策,亦中兵法”,於是決定半夜時分,關羽守城,劉備與張飛率兵前去偷營。
但老奸巨猾的曹操早料到有此一招,將計就計,提前虛立中軍,外設八面埋伏,專候敵軍上鈎。夜半時分,劉備和張飛兵分兩路殺到,張飛先至,突入寨中,“但見零零落落,無多人馬,四邊火光大起,喊聲齊舉”,張飛知道上當了,慌忙退出,而曹軍張遼、許褚、于禁、李典、徐晃、樂進,夏侯惇、夏侯淵等八路人馬殺來,圍得水泄不通。張飛“左衝右突,前遮後擋”,在重圍中奮力而戰,“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十騎跟定”,逃往芒碭山當土匪去了。
面對曹軍八將,張飛能夠憑着舉世無雙的悍猛之氣,突出重圍。那麼如果換成趙雲,能否殺出重圍呢?
其實三國迷們心裏都有答案:只要是別人能夠突出去的重圍,趙雲也毫無疑問能夠衝出去,別人突不出去的重圍,趙雲依然能夠衝出去。
如果僅論突圍能力,毋庸置疑。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時代還沒有誰敢説在趙雲之上。天下第一勇士呂布不行,“英風震於華夏”的關羽不行,“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張飛也不行。
突圍對一個戰將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僅僅需要具備高強的武藝,更要有超羣的膽氣,同時還要有敏鋭的觀察力,冷靜的頭腦,迅速的判斷和反應,出色的把握機會能力,超強的體能,鋼鐵般的意志,關鍵是戰鬥技術必須全面,各方面都很平衡,不能存在有短板。
呂布雖然武藝天下無敵,是三國時代第一勇將,但其悍勇之氣不足,這是他最大的弱點;關羽雖然力大刀沉,衝擊力極其強悍,但他防禦力太低是致命缺憾;張飛性情兇悍無匹,敢於搏命而鬥,但他應變能力不足,突圍能力足夠,但扭轉局勢的能力是弱項。
就拿張飛的幾次突圍來舉例:徐州遭呂布夜襲,張飛“酒醉不能力戰”,在十八騎燕將的保護下突圍而出,“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顧了”;呂布與張遼、高順分兵三路,攻打劉備駐紮的小沛城,三兄弟突圍而走,“只得棄了妻小,穿城而過”;曹操兵至徐州,劉備、張飛分路劫寨遭到八面埋伏,張飛殺出重圍,“玄德匹馬落荒望北而逃”;雒城之戰,張飛與張任交鋒,張任詐敗將張飛誘入重圍,張飛“圍在垓心,進退不得”,後趙雲殺到,將其救出。
張飛突圍的特點:只管自己衝出去,其他人都不管不顧,所以屢次將劉備家小失陷。這次徐州城外八面埋伏之下,甚至連大哥劉備都丟下了。
而趙雲的突圍特點是“斬將破圍”,不但要殺出重圍,還要救人,還要斬殺敵將,甚至還要發起反擊。比如磐河之戰,“戰不數合”槍挑麴(qū)義,反攻袁紹中軍,保護公孫瓚突圍;穰山之戰,匹馬衝陣,“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再打跑張郃,救下劉備;長坂坡之戰,草叢中救下受傷的簡雍,又“大喝一聲,挺槍縱馬”刺死淳于導,救下被俘的糜竺;再懷抱阿斗,直透重圍,“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雒城破圍,“只一合”生擒吳懿,救出張飛;馬鞍山突圍,“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救下劉備、關興、吳班等人。
那麼根據趙雲這種突圍特點,如果在徐州城外遭到八面埋伏的是趙雲,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戰鬥結果無疑比要張飛好得多。
不但趙雲自己能夠殺出重圍,而且能夠保護着劉備一同殺出去,不至於兄弟離散,更有可能的是,曹軍敢於包圍趙雲的這名八名戰將中恐怕有一兩個要倒大黴了。于禁一向膽小,李典有自知之明,他們倆應該不會出事,夏侯惇皮糙,許褚肉厚,他倆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張遼、樂進、夏侯淵這三位勇氣有餘,防禦力較低。而趙雲不但突擊力超強,還有一手好箭法,難保不會來個百步穿胸,幹掉一兩個。